宜都市“六个体系”推进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宜都是湖北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市,也是全省连续多年县域经济先进县市,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中居第二位。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泉是坚持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宜都市委以“六个体系”(职权目录体系、运行流程体系、制度规章体系、公开平台体系、监督保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为抓手,有效推进了市委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

  一、建立职权目录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勘界”

  市委组织力量对多项权力进行了梳理,编制了市委职权目录,对多个方面的权力进行了界定,以便在权力行使过程中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根据《党章》、《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本市工作的实际,将市委职权划分为全局工作、经济发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等10个大类,对超越职权范围的予以纠正,对职能交叉的予以明晰,对权责不清的予以明确,初步形成了市委职权构成基本框架。共确定了市党代会职权5项、市委全委会职权6项、市委常委会职权8项、市委常委职权103项。与此同时,对每一项权力进行了风险排查和防范。按照“描绘线路图、排查风险点、设置监控器、明确责任人”的要求,认真查找市委及其成员在从政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分级管理。市委查找出廉政风险点38个,制定防控措施75项。 

  二、建立运行流程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铺路”

  宜都市编制了权力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的路径。重点围绕“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编制流程图,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条件、运行步骤、完成时限、监督措施等。将重大决策的程序细化为决策议题、决策准备、决策方式;重要人事任免程序细化为职位空缺公示、初始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征求意见、常委票决、任前公示、任职谈话、正式任免等环节;重大项目安排细化为规划评估、提出议案、集体议决、听证公示四个步骤;大额资金使用细化为酝酿准备、集体决策、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完备的决策程序使决策内容一目了然,程序严谨科学。 

  在抓好市委权力运行流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该市延伸推进了党委各个部门、市直各个单位工作流程建设。纪委制定了案件查处、监督检查等流程,组织部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发展、党组织建设等流程,宣传部制定了突发事件对外宣传等流程,政府办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置等流程,财政局制定了政策资金发放等流程,民政部门制定了民生保障政策落实等流程。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场所都制定了各项办事流程。全市上下基本建立健全了各项权力运行流程,流程体系基本建成。  

  三、建立制度规章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设防”

  为规范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该市建立了十四个方面的制度和规章。这些制度规章主要包括:党代会常任制、市委常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的管理规定;重大决策事项与人大、政协沟通协商通报制度;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列席、旁听”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

  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规范了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界定了四个方面的决策程序,减少了决策的随意性,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规定副科级以上干部职位空缺情况都要向社会公示,以避免超职数配备情况发生;乡镇及市直单位党政正职人选初始提名,都要召开全体市级领导干部会进行无记名推荐,在得票相对较多人选中确定考察对象,避免了用人问题上的个人说了算;干部提请常委讨论之前,要书面征求纪委意见,以防止“带病提拔”问题;常委讨论干部任免时,全部采用“票决制”,每个常委都能充分表达个人意愿;正式提拔任用前,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重大项目决策管理上,按资金规模大小界定各类重大项目范围,规定了决策程序,凡属重大项目,都应由集体研究决定。决策之前都进行充分酝酿和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决策时邀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和旁听。与市民关系密切的项目,决策前要召开听证会进行听证,决策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执行。在大额资金使用管理方面,专门制定出台了《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财政年度预算资金、市财政单项支出在100万元以上的预算追加、上级拨入用途宽泛数额较大需要本级安排的资金都要纳入大额资金管理范围。对大额资金使用坚持科学合理、效益优先、集体决策的原则,对年度预算资金、预算调整、上级拨入的资金安排程序都作出了明确具体规定,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 

  四、建立公开平台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搭台”

  该市设立了公开网、公开刊物、新闻发布会、电视专题节目等平台全面推进公开。

  一是创建公开网站。4月18日正式开通了“宜都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暨党务公开网”,网站设置领导之窗、市委职权、党务动态、政策法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部门工作、乡村在线、监督评议等板块。为了拓宽网上公开领域,投资了100多万元,开通了全市152个村和社区电子政务网。全市所有村民均可在本村察看市委权力运行情况。

  二是创办公开刊物。创办了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杂志《公开》期刊。《公开》每季度编发一期,免费发放到全市村级党组织和市党代表。该刊物全面系统介绍领导信息、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党的惠民政策及落实情况等权力运行情况,最大限度地扩大老百姓的知情权。

  三是加强公开栏建设。市委在人民广场设立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并拟在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立高标准公开栏,全面系统公开市委权力运行和党务情况。各乡镇、村、市直各单位都建有公开栏,定期向群众公开相关情况。全市共建公开栏200多个,每季度对内容进行一次更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

  四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每半年举办一次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各部门分管领导为该单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定期向社会发布市委各个方面权力运行情况。

  五是建立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和重要活动直播制度。在广播、电视台开办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专题节目,每月一期。建立党代会、全委会及重要活动电视直播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重大事实的相关信息和进程。

  五、建立监督保障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哨”

  该市出台了《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督办法》。办法规定,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督工作由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方面作用。监督遵循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有错必究原则,重点对七个方面情况实施监督,通过备案、受理、举报、回访等八种方式进行监督。努力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应公开而不公开、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并出台了四种追究方式。对于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口头告诫或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纠正。对于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给群众造成较大损失的,对部门或单位提出批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奖资格。对于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对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取消其年度评优、评奖资格;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免职或调离工作岗位。责任追究由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办公室提请市委决定;涉嫌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建立组织领导体系,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给力”

  该市形成了“市委领导、纪委主抓、部门联动、镇村跟进、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市委领导、纪委主抓。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任副组长,市委办、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市委权力公开内容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纪委。同时为纪委调剂增加了两名行政编制和干部,负责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及日常具体工作。

  二是部门联动、镇村跟进。按照“市委示范,带动各级”的思路,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进一步向10个乡镇处、65个市直单位、152个村和社区党组织延伸,要求各地各单位全面抓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暨党务公开网上,开办“乡村在线”栏目,分村级组织建设、三资管理、民主监督等板块,推进乡镇和村级公开工作。

  三是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凡关系全市长远发展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视情况采取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论证会、市民互动等形式集思广益,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凡不涉及党内秘密的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都要予以公开。同时在电视台、《公开》杂志、公开网、公开栏,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办理结果公开反馈,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