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风
引起国人高度关注的7·23浙江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日前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解答:上海铁路局表示,初步分析,动车追尾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且不论这一解答真实与否,也不论铁道部如今受到的广泛而且强烈的质疑、指责,至少有一点,公众是普遍认同的:中国铁路的全面提速显然过于仓促,因此导致了诸多缺陷、故障、错漏、过失乃至事故的发生。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信息化,同样也不能为了速度忽视质量。
发生7·23事故的“甬温线”,是被国家发改委纳入中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这份规划就像是一枚红色按钮,启动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2008年10月,该规划进行了调整,不仅将原来10万公里的目标提高至12万公里、将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建设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以上,更是明确提出了“铁路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规划目标。由于这份调整规划的出台恰逢经济危机,中国高铁建设此后像是被打了“兴奋剂”,在“更长里程、更高速度、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轨道上开始了一路狂奔。
然而事实是,京沪高铁从7月份运营伊始,就不断发生各种停车、延误、停电故障,7·23特大事故更是提醒我们,号称运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科技的中国高速铁路,或许还没有达到可以让我们安全乘坐的水平,这也直接证明了,目前中国的铁路建设,需要的不是提速再提速,而是冷静再冷静。温家宝总理也表示,这起事故使我们更加重视铁路的安全,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而“不是越快越好”。
中国的信息化从最初的“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开始,到后来的企业信息化大潮、信息化下乡、信息化大篷车、村村通电话工程,乃至最近的“两化”融合,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吃透信息化的意义,大批量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不计代价购买国外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一大批虚有其表的政府网站被建立起来然后闲置,一大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被签订然后成为废纸,一大批配备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的高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后成为“空巢”……又比如最近发生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采购iPad当做U盘用的新闻,更是讽刺性地暴露了信息化建设中急功近利的问题。
如今,“两化”融合正在向深度迈进,三网融合虽然面临困局,但毕竟有国家下定决心的大力推动。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政策的扶持不能从“鼓励”变成“鼓吹”,信息化建设不能简单地看成购买设备、软件和培训人才,它还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长期见效性,对于这一点的认识,看来很多地方政府还有缺失。动车追尾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信息化需要的不仅仅是提速,还需要更多的细则、更多的标准、更多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只有这样,我们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稳,脚步才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