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为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意见》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内容,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一些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是事业单位,《意见》将其定位成行政机构。这位负责人解释,各地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性质并不一致。这也是中心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中心如何定位,履行职能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商中央编办等相关部门,在《意见》中专门对中心管理机构的机构性质、规格、人员编制、经费等内容作出规定,希望解决这些难题。
就下一步工作打算,这位负责人介绍,要通过推广“制度+科技”、权力阳光运行等成功经验,提高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使大部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在县本级能够依托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公开、提供服务,并且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
此外,还将研究政务公开工作检查评估暂行办法,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考核和检查。下半年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将组织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情况进行一次专门督查,重点督查各地对《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
专家观点
微博倒逼政府信息公开
被动解释公信力将下降
今年以来,在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温州“7·23”动车相撞事故、故宫瓷器损坏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对信息公开的质疑不绝于耳。
“不可否认,行政决策不公开、权力运行不透明等是导致这些事件的重要因素。这个文件选择这个时候颁布,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回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重大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部门总习惯于遮遮掩掩,这份文件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很明确。同时,以两办名义发布文件,也体现了中央打造 阳光政府 的持续决心和战略考量。”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汉华说。
“把 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写入文件,明确政务公开的方式、手段、程序、流程,强调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必须公开,这些既是文件的 亮点 ,也是政务公开深化的必然要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当前,微博等新媒体正在倒逼政府信息公开,但事后的被动解释,往往是越描越黑,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需要在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上下工夫,确保执行不走样。”汪玉凯建议说。新华社电(记者 周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