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概述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府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虽然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都
是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说,电子政府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可以说,建设电子政府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政府协调和控制各种社会活动的职能。

  "电子政府"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具体层面: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业务信息;二是政府机构的信息放到网络上,供社会了解和使用,即政务公开;三是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处理。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其具体化的产物就形成了电子政务。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得以实施的背景下,技术成为一种资源,它的优化配置会使政府可以向公众提供更好、更有效、更便宜的服务。
 
  尽管电子政务的实施得到了绝大多数团体和个人的赞同和支持,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怀疑、批评电子政务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

  反对电子政务的人认为,电子政府只不过是一个假想的主张,和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并没有多大实际的关系。因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基本的经济需要都还没有得到满足,更奢谈不上什么电子政务。

  此外,即使电子政府是一个好的主张,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官僚主义和政治体制的原因,它的成功实施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例如,在印度,政府运行计算机化的早期尝试就由于官僚主义的漠然视之和缺乏基本的实施能力而以失败告终。

  更有甚者,在一个缺乏公众积极参与机制的政治体制下,电子政务中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的角色也许会发生不利的转换,因为个人数据的全面计算机化可以使政府变得几乎"全知全能"。那么,如果所有决策都机械的建立在政府对数据的解释和估算的基础上,老百姓更有可能失去听到公民呼声的机会。

  所以,批评者有理由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谈电子政务就好比对一个没有吃饱喝足的人高谈法国大餐的精美。张维迎教授(2001)称之为"要跨越数字鸿沟,首先必须跨越制度鸿沟。"

  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美国美国是Internet的发源地,美国政府不仅在建立和推动Internet的发展方面不遗余力,而且已经在WWW网上建立了大量的政府网站。美国目前已有超过2500个州政府部门建立了互联网站。在过去的几年内地方政府建立的网站更是不计其数,平均每月有2.65个州政府部门建立自己的网站。

  美国政府网站的成熟性在全球是最高的,表现在: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已经全部上网,所有的州一级政府也全部上网,而且几乎所有的县市已经建立有自己的站点;政府网站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效,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甚至到县一级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包括当地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口组成等等。

  最著名的政府站点是美国白宫站点:www.whitehouse.gov。白宫站点实际上是所有美国政府站点的中心站点,在该站点上有一个美国政府站点的完整列表,可以链接到美国所有已经上网的官方资源。同时白宫站点一级所有内阁级(相当于我国部委级)的站点都提供了文本检索功能,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这些站点上的所有文献和文章。检索既包括对单一站点的检索,也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可以一次检索所有官方站点。白宫站点首页十分简明扼要,没有太多华丽的设计,内容既包括正式严肃的最新新闻、最新联邦热点事件、联邦统计数据,也包括较为轻松的总统、副总统的各自的家庭介绍等。

  美国电子政务的筹划和实施是由美国联邦政府统一发起,并组织和进行调控的。在联邦政府下面共组成10个监管政府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全称为政府技术推动组(见图1)。电子政务所需涉及到的各种日常事务,包括技术推进、法规政策建议、管理投资、改善服务、业绩评估等工作均由政府技术推动组担当。

  美国政府开展电子政务较早,因此成效也比较显著。例如:

  内部收入服务系统的建立,允许个人纳税者通过电子途径同时向联邦和州政府缴纳税金。该服务于1998年在美国31个州已经全部开通。

  环境保护机构将与位于不同州的五个区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文件交换以推动空气净化法律条款的贯彻执行。

  国家犯息信息中心于2000年实现了超级图像处理、指纹辨析、管理自动化等功能。普通用户在任何微型电脑或移动广播中均可链入该信息中心,及时获取各种有关犯罪的信息。

  美国农业部的信息服务已给各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保证公众及时平等地获取信息,已成为一种制度。

  以前由于信息渠道的不通畅,使得流通领域信息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了产品的积压和过剩。为改变这一局面,各州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保每个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理由及时知道整个市场的价格和其他信息。如今美国的AMS局(农业市场服务局),由政府出资,在全国收集产品价格,每天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公布农副市场的信息,目的是使公民(特别是农场主们)了解市场、平等竞争。  
  英国

  据德勤公司的调查显示,英国已经有60%的政府机构的互联网服务网站已经开通或正在建设。去年开通的英国在线网站将1000多个政府机构的信息送上了互联网,用户可以从这个网站获取就业、理财、旅行、生活等政府信息与服务。英国政府还在去年宣布,将投入15亿美元,计划到2005年将政府服务全部搬上互联网。德勤公司预计,到2002年将有41%的英国公众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

  法国

  法国目前在WWW网上大约有60个政府机构站点。已经入网的政府部门包括教育、电信、环境等部门。法国政府建有一个政府部门各站点的索引站点,各政府部门站点均在左上角有一个该索引站点的标志,可以点击访问该站点。该站点提供了按名称、按职能等检索方式来查找政府机构。比较著名的有爱丽舍宫站点和总理站点,是两个最高级政府首脑站点,用户可以发送Email和总理联系。总理站点包括内阁成员、年度工作情况等。

  新加坡

  新加坡的政府站点www.gov.sg,像一本政府白皮书,完全代表政府,而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在用户交互性方面,新加坡政府在其中心站点有一个统一的接受用户反馈的部分,用户发往政府各个部门的意见、建议、反馈等都通过这里的统一格式进行。与美国、法国单独设立总统的电子信箱的做法不同。新加坡政府网站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善的在线服务功能,比如在其中心站点上,用户可以查到新加坡任意一个注册医生和诊所。中心站点内容包括政府各部门、政府公告、事件焦点、政府在线服务、政府服务一览,站点搜索、用户反馈等。各个政府网站内容一般包括自我职能介绍、服务介绍、相关最新动态、常见问题解答等。

  日本

  日本政府为推进办公电子化进程,从2000年3月开始正式启动"电子政府工程",以实现政府部门办公电子化、无纸化.主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系统办理各种申请、申报、审批手续,并实施政府网上采购计划。该工程计划在2003年前投入实际使用。

  日本政府希望在2003年以前,申报税金、递交有价证券报告、核电站建设、出口产品审批等政府各部门的3000多项业务均可以通过网络办理。除了政府的行政管理业务之外,各项政府采购活动也将通过网络进行。

  从国外电子政务的进程来看,总体而言,发达国家要远远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例如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努力就卓有成效。

  三、中国电子政府实施状况

  "政府上网工程"启动

  1999年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宣布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www.gov.cninfo.net和导向站点http://www.gov.cn也正式开通。政府上网是指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ITERNET/INTRANET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节选自《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至此,我国的电子政务从计划酝酿走向全面实施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相继走向网络之路。

  "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目标:i. 1998年实现30%以上的部委和省级政府(争取实现到市县级政府)在163/169上建立站点,并树立政府站点样板。ii. 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与部委合作发起其管理范围内的行业上网工程。iii. 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应用项目的实施进入良性循环。"政府上网工程"初见成效,部分政府站点的运营进入良性循环。资料来源:《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

  据统计,全国目前共有包括甘肃、内蒙、宁夏、西藏等偏远内陆地区在内的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拥有自己的政府站点。经与中国政区图比照,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均已有自己的政府网站(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在网上可查的各级政府站点达457个,其中最小区划已达区(乡)。如南海市桂城区办事处www.guichengz.nanhai.gov.cn、北京大兴县金星乡政府www.jingxingxiang.com

  目前,已有1000多个国家级政府部门申请了域名,其中200多个投入正式运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和农业部等各部委外,各地政府也相继在网上亮相,其中,上海三分之二的各级政府机构已上网。这些网站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进。如南京市人民政府的网站(http://www.nanjing.gov.cn)就有政府公告、投资指南、市场信息、人才信息、市民信箱、电子商务等各项内容,方便了有关方面获取信息、市民了解政府及参政议政等,同时在该网站上市民还可以找到市政公用局、物价局、人事局、组织部等各市属机构的网站,为各机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供了方便。

  四、电子政务如何成为互联网宠儿

  电子政务使互联网在发挥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面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知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显得重要。

  打破行政垄断,更高的效率、更大的透明度

  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将使政府达到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透明度和更具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提供的政府服务将大大增强。人们将不再需要为了办理一些公文工作而浪费时间去排长队,四处走动、到处寻找他们需要的合适的办事处和等待公文的发放。所有的工作都将在网上进行,从更换一张丢失的身份证到机动车牌照的登记。

  例如美国纽约市政府各机构全都有自己的网页,内容不仅是刊登一些文告和规定,更包括多项切实为公众服务的项目,像查询各项社会福利、申请停车免税、登记驾驶考试、交付房屋税等,此外还有不少供居民下载的报表。现在如果要办理汽车过户登记手续,从交通局的网页进去,不到一分钟就可找到相应的表格,比原先节省了大量时间。

  其他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像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一种满足所有公民需要的网上便利店(one-stop shop)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像中国和印度--也正在试图模仿。

  电子政务为什么能够大大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政府结构多是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如图2所示)。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各级政府的各部门拥有了统一的服务平台(见图3)。公众在这个电子服务平台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一体化的政府,他不必关心自己打交道是哪一级政府的哪个部门,只要获取服务就可以了。这样就使公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来要数天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事情,政府也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向公众提供政府的各种服务。这就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为公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图2:现实中的政府结构图3:实施电子政务后的政府结构

  


  (北大网研编制)

  对于偏远地区和乡村地区来说,如果基础设施是完备的,电子政务的这一优势就更为突出。由于数据都是采用统一的电子化报表形式,多个部门可以同时工作,这样就节省了周转的时间,使政府内部协调统一,减少工作压力和费用,使政府各部门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功能。

  电子政务还使公众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服务,例如公众可以通过家用电脑、公共图书馆内的电脑和专门的自动柜员机获得各式各样的政府服务,从而政府的服务范围大大拓展,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提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电子政务的高效。

  除了服务,电子政务还为公民参加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和监督政府运行创造了机会。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日益被广泛的运用,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降低传统体制中的专断和不公平的程度。比如,中国前几年实施的"金"系列工程,"金税工程"就把信息通信技术用于税收管理;"金桥工程"就将数以百万的中国公民连成全国范围的金融网络;"金卡工程"则使用智能卡以简化金融交易和对政府的支付;"金关税工程"简化了关税的征收。这些努力正在被亚洲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所效仿。

  节约资源成本,政府一本万利电子政务的实施当然需要较大投入,但这笔账到最后一算,对于政府而言,肯定是节省大于支出。

  据美国环保署计算,如果将一些环保资料送上网络,就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通过邮局发送,一年可节省大约500万美元。政府一些机构还可通过减少人手来节省开支。据统计,由于实现政府信息化,1992年至1996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作废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页规定。在美国,全国雇主税务管理系统、联邦政府全国采购系统和转账系统等网络的建立,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力。

  在欧盟,早在两年前就建立了竞标网站。电子政务的实施至少可使欧盟国家的政府预算每年减少20%。欧盟国家每年的预算总额约为7000亿欧元,20%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数额。

  最典型的是西澳大利亚的电子政府,它们的网上订购信息公告栏每天更新信息服务,公布有关近期政府购买合同的信息。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西澳大利亚就有超过25000家小企业通过政府网站获得了技术合同,而这只用了不到100万美元的政府开支。目前西澳大利亚正在展开全面的网上采购(e-procurement)战略,使政府可以用低价在网上采购大量的用品,这种创新被称为政府电子市场(GEM,government electronic market)。GEM节省了交易过程和产品定价过程中的费用开支,政府采购的交易成本将因此而节省70%到90%。

  网络平民化:减少贫困,弥和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的另一项优势是由于它的实施可以拉近公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使得互联网更好的为平民阶层服务,这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弥和由于网络应用水平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

  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印度的知识信息计划(Gyandoot)。Gyandoot是印度一项独特的电子政府计划,这个计划在1999年11月开始启动,主要为Dhar地区的农村与部落服务。很多当地重要的人口信息如收入、阶层、籍贯、土地所有权、债权等都被存入电脑,实现计算机化管理。这个网络系统贯穿地区首府与21个独立运营的信息中心,这些信息中心多设在村镇中心人们常走过的路旁,进出都非常方便。在那里,每个村民可以享受各种服务,如原产地证书的提供、房屋所有权证书、当地福利及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

  在这个计划实施之前,农民要得到任何证书都非常昂贵且耗时,他们往往要到地区首府好几趟才能办成,不是办事员没有时间空闲,就是他们想索取贿赂,农民为通过不得不花费200卢比或更多,还不算损失的工作时间。有了信息中心之后,村民可以仅花费15卢比就当场可以得到所需证明材料,也可以花小笔费用随时在线接收,丝毫没有时间限制。

  另外,农民仅花费5卢比就可以获得每日更新的当地各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如谷物、蔬菜、西红柿、土豆、大豆等。如果Bagadi村的当地商人向农民报价每公担土豆300卢比,而农民从信息中心得知在Indore市场每公担土豆400卢比,他们会马上把自己的土豆销往Indore。所以,多花5卢比在中心查询价格比在中间商手中损失100卢比要好的多,除去运输费用,他们仍有丰厚的利润,这就使得农民有了上网的积极性。即使有的农民不认字,也可以通过操作员的协助了解屏幕上出现的价格数字。

  除上述服务功能,村民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地区高层管理人员反映情况,申诉问题,如缺乏老师,水泵发生故障,官员渎职,以及商人销售假种子,劣质化肥等,而且在监督之下,七天之内必须有答复。

  电子政务计划怎样才具有可操作性?首先,信息中心的首期资金2,500,000卢比(约合55,000美元)由村议会来承担,这笔钱投资建设了21个信息分中心,由Madhya Pradesh政府承办。挑选出的服务机构设施、操作人员及计划、网路测试,均由当地居民先试验,并定期检测。而操作人员均由村议会从本村青壮年中挑选与政府雇员共同担当。他们被训练操作、运营这些设施并自负盈亏(设备包括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台打印机)。每个点定期向村议会交纳收入的10%。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使用者交付的费用。一些年轻的操作人员还可以依靠自己的经营技术与创造力,通过购买的电脑教授本村儿童基础知识,从而找到了一条共同致富的新路。

  这种公私共享(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合作模式保证了电子政务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和使用者的本位性,由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001年1月,Madhya Pradesh政府发布了一个大范围的招标书,在全邦范围内建设信息中心。为将全邦联网起来,政府继续采用这种公私合伙的形式,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应该说,印度的邦政府的确在整个计划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除了致力于发展当地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邦政府也做了大量努力促进软件工业的发展,并投资建设电信系统,能源工业基础建设,为私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否则,电子政府就只能是雾中看花,中看不中用的。

  电子商务的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电子政务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搭建一个国际化的或者是全国和地方性的电子商务平台(视政府信息来源和开展电子政务的范围而定),而中小企业最有积极性去利用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所带来的便利条件,比如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建立网站、数据网页管理系统,以及电子社区的管理。这至少可以通过四种渠道对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使手工业者与中小型企业更容易的进入B2C国际市场;

  可以使农产品与热带产品更方便快捷的在全球市场交易;

  将允许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进入B2B和B2C供应链中;

  将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供应商更有效的运作,同时为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户提供切实直接的服务。

  例如印度的Craftslink向低收入的妇女及手工艺品制造者传授IT以及电子商务技能,为他们配备了数码相机并教导他们使用,并通过互联网展示他们工艺品的源远流长,同时帮助他们交易产品。在这个计划中,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手工业者在后勤保障、质量检测、包装及出口方面都提供了帮助和支持,使大量的中小企业不会因地理位置上的限制而被孤立,也不会因价格信息不畅或在运输货物去市场的过程中的后勤保障问题而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这也是电子政务的作用。

  五、中国电子政务:任重而道远

  打破数字权力化,警惕权力数字化

  数字权力化主要体现在一些数字领域中存在着严重的进入壁垒,例如电信、通讯等,唯有握有权力者才可以进入。因此,本应体现自由竞争的数字领域成了权力者独享的利益平台。

  权力数字化,按照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部部长王耀的说法,就是"权力的网上平移,比权力平移更可怕的还有权力借助数字手段被扩大化。"结果,政府的上网工程虽然把一部分行政职能放到了网上去实现,但交易成本并没有降低。相反,新的技术使交易双方比传统方式还要多打通一个环节、多支付一笔费用。

  如果说数字权力化还可能是由于某些数字产业(例如电信)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的性质,那么,权力数字化则完全是人为垄断的结果。例如,前一阵子山西省政府明言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要用行政手段明令省内8大矿务局的煤炭交易在省政府的煤焦网上进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称这种做法"无疑剥夺了市场机制下企业的自由签约权"。

  权力数字化必然导致各种角色划分不清,企业要帮助政府实现管理社会的功能,而政府往往又承担着商业利益的诉求。政府的计划功能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配置资源,数字交易市场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但这种赢利是依靠权力在电子政务交易中架设起一道数字壁垒,以保护那些代表政府甚至权力者个人利益的企业在交易中获得最大利益。只要权利者在扶持代表其权力和既得利益的企业,就不可避免地对扶持范围以外的企业造成了歧视。这是与公平交易和自由利益的市场追求根本冲突的。

  因此,电子政务要得到顺利实施,政府要想和企业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就必须打破数字权力化,并警惕利用电子政务来滋长权力数字化。

  强有力的内容提供商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普遍接入的基础设施上大下功夫,但不能忽视的是,普遍接入必须要转成切切实实的为大众服务,就必须使服务于民的信息流确实能够与物流相匹配,使信息真正体现出增值。只有这样,信息对于公众,尤其是对于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即使是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农民却宁愿将电话放置在牛棚里,所谓的信息化对农民并未落实了多大的增值。

  因此,电子政府要成功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内容提供商,为公众带来切实可行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电子政务才能获得使用者的支持,才能有长生不衰的生命力。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前文中所提到的印度的Gyandoot计划。

  教育必须先行

  目前,数字鸿沟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且弥漫在各级层面。国家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力曾指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由于获取信息能力不同,乡级政府很难及时获取和中央政府一样程度的信息。所以,即使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数字鸿沟的问题,这对于我国各级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教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比任何现有的其他技术都要关键。一个文盲或半文盲可以打电话,甚至发传真,但不可能使用好计算机。由于目前许多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是用文本形式或英语表达的,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农村人口是文盲或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在初等教育的层面上,大量的农村人口不能获取或者无法理解基于web页面的信息。所以,教育的分化将导致经济的分化,由此也将严重抵消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正面效益。电子政务的开展对于互联网信息的获得、检索、加工和利用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好的电子政务必须是与教育和培训配套进行的,甚至要以教育先行。

  跨越制度鸿沟

  由于原先体制配置的影响,我国国有经济成分享受的信息远较个体、私营经济要多,个体、私营等经济成分很难享受到同样数量和同样质量的政策和社会信息。电子政务的实施可望部分解决微观层面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政务作为全球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进一步促使甚至强迫各地政府重新审视既有的旧体制,寻找新的体制来减少干预、促进信息市场化的改革。总而言之,开展电子政务还必须跨越制度鸿沟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