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通行的新加坡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飞机一起飞就进入别人的领空”。这就是新加坡——一个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00万的小国家,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占地还不及北京市区面积的“城市国家”,自2006年开始实践“智慧国2015计划”以来,已拥有45家电信设备供应商和超过1000家电信服务提供商,成为全球电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找政府办事,上网搞定

  6月20日,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新加坡财政部和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联合发布了新加坡下一阶段电子政府总体规划——“电子政府2015”。其旨在将系统、流程和服务的整合由政府内部扩展到政府外部,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表示,随着新的信息通信科技崛起,新加坡需要彻底改变构筑“电子政府”的思维和运作模式。

  “新加坡电子政府将向政府2.0迈进,无论技术发生什么改变,新加坡电子政府的目标已经明确,不会改变。”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局长戴荣利少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不是在政府内部做技术搭建和整合,而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明确政府定位,建立政府与企业、国民沟通的渠道。现在新加坡每个国民和永久居民都拥有唯一的新加坡通行证,直接连接到55家政府机构的300多项需要身份验证的公共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新加坡每家企业也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通过这个号码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注册登记、税收等各类事项,而不再需要逐个部门分别申请。”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政府首席资讯办公室助理局长江永元这样描述“电子政府”。

  早在1981年,新加坡政府已经认识到电信产业的巨大潜力,时任贸易与工业部部长的吴作栋指出:“信息服务业的推行发展将对国家经济重组项目形成一个整合,计算机的应用可以提高其他经济领域的科技和生产力。”

  为此,新加坡政府当时特意增设了一个新的部门——国家电脑局,并决定实施为期5年的“国家电脑化计划”。随后,新加坡政府在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建设和完善上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1986年提出为期5年的“国家IT战略计划”、1992年提出为期8年的“IT 2000”计划、2000年提出“信息通信21”蓝图、2003年提出“全联新加坡”计划以及于2006年6月推出为期10年的“智慧国2015”,“电子政府2015”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变更,但是依旧会按照计划执行原定政策和方针。政府在这30年间一直不断增加投入力度来保证其顺利执行。”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驻中国区司长李斯勤表示。

  智慧国计划刺激国家经济

  新加坡近年来面临着经济负增长的“天花板”瓶颈,尤其是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很大,为了突破瓶颈,新加坡政府曾两次出台总值相当于其全年GDP总值8.4%的配套计划刺激经济,同时提出要攀登知识经济的新高峰,“打造新的新加坡”。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加坡推出“智慧国度”计划是希望能够借助信息通信的倍增效应,找到新的增长点来更好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比尔·盖茨称新加坡政府一系列的信息通信战略举措是“惊人之举”,势必对新加坡的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5年过去,“智慧国2015”使新加坡信息通信产业的收入从2005年的379亿新加坡元增长到2010年的703.9亿新加坡元(约3732.2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86%;信息通信产业的出口额也从2005年的221亿新加坡元增至2010年的466.3亿新加坡元(约2472.4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11%。在过去两年中全球经济遭遇寒流,新加坡信息通信产业逆市高速发展。2010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从前一年的-0.8%跃升至14.5%。

  江永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政府希望通过建设、建立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产业,支撑起金融、制造、物流、医疗、教育、旅游以及数字媒体等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