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勇毅
计算机的大范围使用还不到10年的时间,却已经迅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组织单位的生活状态、工作模式。然而当我们越来越依赖PC机这一工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被紧紧拴在了显示器、键盘、网线上——我们因此失去越来越多东西,而那正是我们所要的自由、思想和价值。
而如今一直在飞速发展的移动无线技术,正将把我们传统的沟通方式、管理模式从固定、死板、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3G时代到来,昭示了移动政务的广阔前景
移动信息化意味着使用者同样可以利用手机、PDA等这样的移动通讯终端来实现今天在PC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无线化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尤其是iphone、ipad的横空出世,更使今天的管理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实现任何事情,实时准确获得各种运作信息,而再没有固定线缆的束缚和限制。移动信息化通过为行业单位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一点结算,全天待命”的服务,正在根本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也将革命性改变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组织运营的方式。
因此正如手机在移动商务大展身手一样,各类移动通讯终端亦将在电子政务互动和办事等方面发挥了“轻骑兵”的作用,其“多点互动、随时接触、随时传播、随时反馈”等特点,将解决以往电子政务受囿于固定PC所面临的“互动不便、渠道不畅、更新不快、办事不利”等老大难问题,更大体现出“小手机大用途”。
早在2009年1月,我国正式发放3G牌照,这是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3G的无缝漫游、多媒体的数字通信时代,数千亿的3G市场商机一触而发。3G时代即将到来,加上各种强大智能手机的助推,将大大提高了手机数据传输的速度,为用户单位提供更好的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而对于移动(无线)电子政务而言,3G则昭示了一种更美好的希望与前景,无线电子政务将迎来井喷的时代。
所谓移动(无线)政务,就是应对移动性诉求及移动交互提供的机遇,响应公共服务一线及公众本身的信息及服务需求,利用各种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Wi-Fi终端、蓝牙、无线网络及其他移动和无线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础设施更好地为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单位和公众提供公用信息和服务。
时下无线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一是基于消息的服务:典型代表是短信息,这类似于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是门槛最低、应用最多的移动政务应用。各地出现的大多数萌芽初级应用,例如短信预警(京广桥)、短信公告(哈尔滨水污染)、短信对内通知(广东一些政府开会通知用短信)、短信对外通知(海关发送申报业务反馈通知)以及北京市开通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手机短信平台”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移动互联网,是指将GPRS、CDMA乃至今天的3G数据传输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很多现场办公,例如北京的城管通、各地的警务通,是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除了政府服务人员移动办公的需要,移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远程数据自动采集,例如用于环保部门、安全保卫部门或者危险品监控部门。城管通、警务通等远程数据自动采集属于“小众”的应用,如深圳市环保局使用“无线远程图像传输系统”、厦门交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等,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另外,联接机关内部与手机的移动办公也将推广普及,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应用。如今年合强软件推出的iPhone版手机办公系统,已陆续在厦门、上海一些集团企业、党政机关单位应用。
还有WAP网站这种大众服务。包括香港、内地一些政府单位在内的一些政府推出WAP门户网站,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GPRS、CDMA1X上网访问政府网站,属于这一范畴。而今随着3G全面应用甚至4G时代的提前到来,今后通过手机也能访问象在电脑一样高速访问WEB网站,WAP与WEB将融合。
在服务方面,公民和企业的各种证照办理、税费缴纳,甚至物价查询在未来都可以通3G 手机来实现;在信息发布方式的多样性方面,3G 手机的多媒体特性,使得政府信息发布还可以通过声音、视频等进行传播,大大方便了一些有识字障碍的弱势群体,使得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同等的信息权。
三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基于位置服务,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特定物体的地理位置,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比较典型的就是追踪——车辆追踪、人员追踪等,这在公安、市政、军队等上也有较好的应用。
今天,无线电子政务在3G手机支持下,得到广泛应用,突飞猛进。中国移动TD网络10个试商城市厦门、深圳、北京等城,在无线电子政务应用较好,无线电子政务从应用的宽度、广度和深度都有较大的拓展、突破。
如今在厦门、深圳等国内一些城市,TD无线城市的建设为广大百姓带来了更为便捷的生活方式,当地市民已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收看“两会”现场直播,并进行现场政务咨询;拍发彩信即可处理交通事故、全天远程监控工地噪音等一系列全国首创的新业务纷纷造福百姓;物价、人事、卫生、国土、劳动等各机关单位也都借助TD-SCDMA搭建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移动政务空间拓展自己的“阳光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