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艳
“反腐还是应该大胆、自信运用网络,畅通网络反腐渠道。反腐机构利用网络搜集、监控官员操守。”中央学校教授辛鸣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8月19日新华网)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更快捷、更方便。近些年,网络把我们这个社会从层级式的金字塔型,转换到了扁平式的社会,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参与监督。从近几年率先从网络上爆出的反腐败案件来看,网络如一场 “龙卷风”,荡涤着人们的所有感官,对整个反腐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一些人对网络持一种怀疑态度,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人人都说”恰恰说明了“人人都没说”,如果有人提到信息来自网络,得到的回答是:“网上哪有真的?骗人吧。”的确,虚假消息在网络上确实存在,也不乏恶意造谣中伤。但这不能成为停止网络反腐的理由,有关部门应该做的,是积极引导网民进行规范化举报。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网络反腐已形成四种渠道:官方网站举报反腐,一些地方的纪检检察机关开设了举报网站,接收举报线索,2005年原苏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原副处长郑大水收受贿赂一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突破的。民间网络反腐,“中国舆论监督网”就是民间反腐的典型网站,近些年诸如性爱日记、官员艳照门等事件的主角,多是先在网络上被炒热以后,被反腐机关锁定落马的。阳光政务反腐,近年基于网络的电子政务如雨后春笋,以政府采购、网上招投标、行政审批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使政务运行仿佛成成了一个透明的鱼缸,权力运作纤毫必现,成为反腐工作的一把“利剑”。廉政文化反腐,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网络廉政文化宣传已成为重要的反腐形式,如果说官方举报网站和民间反腐网站重在“治”,那么电子政务和廉政文化宣传则重在“防”,全国各地的廉政文化网站,是反腐败工作中的一朵奇葩。
官员的腐败,来自权力的“脱缰”。虽然说网络反腐不是万能的,但在现实语境下,封堵网络舆论则是万万不能的。网络为反腐工作造就了一个新的环境,也为党员干部队伍的“正本清源”提供了良好机遇。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反腐机构应该做的,是乘势而上、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其正面效用,把负面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网络反腐”与“官方反腐”的良性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权力野马”的缰绳正被网络勒得越来越紧,逐步走上规范化、阳光化的道路。(陈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