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信息“高速路” 构筑监管“新模式”
——广东检验检疫局信息化建设助推检验检疫工作提速
2010年9月9日,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电子监管推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主席台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010年1月19日,广东检验检疫局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进出口货物中的应用。图为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延辉(前右一)在出席签字仪式后考察广州市RFID科技园区。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文锦渡牲畜查验站工作人员通过手持式阅读器抽查扫描电子耳标,快速确定了活猪来源的合法性。
在新世纪之初,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无时无刻不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作为质检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推动质检事业创新突破的重要手段。
广东检验检疫局一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工作,作为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强有力的助推器,着力建立强大灵活的信息化手段、可靠安全的信息化平台和健全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加快了信息化发展,提高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全系统率先建设完成了覆盖范围最广、规模最庞大、结构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广域网和局域网系统;率先建成容量最大、处理能力最强的数据中心,实现了省域CIQ2000数据大集中;率先建立起覆盖所有下属分支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率先构建覆盖辖区全部76个口岸、517个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网络;率先打造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内外结合,集广东局政务网站、内部网站和各分支局子网站于一体的广东局电子政务平台;率先成功开展电子监管、“金质工程”等检验检疫应用系统试点,逐步形成了具有广东检验检疫特色,集检验检疫业务管理、行政管理、信息服务、视频监控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为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创新、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安全、稳定、有效的技术支撑,在信息“高速路”上创造出广东检验检疫“发展模式”。
长期不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广东局信息化工作获得系统内外高度评价——
在电子监管、“金质工程”、12365指挥中心等项目的开发、试点和推广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广东局党组和一把手亲自部署,各级领导认识到位”,“准备工作做得很好,值得肯定,值得其他试点局学习。”
科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标准与技术法规信息快车”成为全国系统功能最完善、信息最齐全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首页登录人次已突破48万,全国系统各局下载标准超过14万件。
《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的研究》荣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专利3项。
《基于RFID技术的粤港物流流通资讯平台》荣获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专利3项。
检验检疫电子收费系统、检验检疫数据中心系统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广东局政务网站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检验检疫政务网站评比第一名。
主题词 核心竞争力
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说到底首先是一项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次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发展的原则,广东局在统筹兼顾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保障、安全保障和应急保障的全面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由被动式“救火”向主动出击、创新发展转变,为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解读: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致力于构建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李延辉担任组长的“广东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归口管理全广东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2006年向质检总局申请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广东局信息中心”,配备了专业技术人才,负责辖区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工作。2009年,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原电子监管推广办公室职能并入信息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工作机构。
及时编制了《广东检验检疫信息化工作(2008~2012)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围绕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工程工作重心,实现管理模式、运营机制、能力建设三项升级,构建信息技术核心治理、基础管理和辅助服务三大体系”的发展目标,为信息化发展明确了目标方向。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应用及研发管理、业务系统运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网络系统及防病毒管理等六大类共20多项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坚持适度优先投入,致力于信息化发展基础建设。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广东局34个分支局151个分支机构共194个网络结点的骨干广域网、视频专网和备份广域网三套网络系统,实现了全网数据传输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优化,确保了网络可靠稳定。
建立了以40余台高性能微机服务器、4台高性能磁盘阵列及1台带库组成包括数据库集群、应用服务器集群在内的数据中心系统。通过集中管理的数据中心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域范围的核心业务系统全省大集中。建设完成了机房同备和异地灾备两级备份体系,实现了核心业务系统突发性故障或计划性停机时的本地或异地灾备接管,确保了检验检疫业务的稳定可靠运行。2010年,完成了机房扩容改造工程,确保未来5至10年的广东局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在全系统率先建立起覆盖全省34个分支局并与国家质检总局直连的视频会议系统,率先建立起覆盖辖区全部97个口岸、495个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网络。视频网络为各口岸入境敏感货物、出入境旅客等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全方位地部署了安全防范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以及安全加固系统等各类信息安全系统,建立起适度的安全防卫体系;按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主题词 深度生命力
信息化必须与检验检疫业务深度融合,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是广东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该局结合检验检疫业务发展,采用更新管理理念、重组再造管理流程等方式,切实强化了信息化在检验检疫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解读:牵头承担了总局ECIQ主干系统业务需求分析。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全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建设目标和“集成化、集约化、智能化、无纸化”的建设要求,投入5000多人,搜集、整理和撰写项目分析材料近10000页,完成了涵盖综合业务、检验监管、动植物监管、食品监管、认证认可、执法稽查、边贸业务等内容的《E-CIQ主干系统详细业务需求分析说明书》。
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大通关”建设项目“电子监装查验系统”。率先采用RFID技术的集装箱电子签封,通过部署在口岸的RFID查验设备,对出口集装箱实施批批自动查验,有效地解决了货证不符的问题,实现防伪、防错、防漏和快速验证,提升口岸查验效率,为直通放行提供技术支持。
积极参与了国家质检总局数据灾备中心建设。在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下,积极参与灾备中心建设,包括数据备份中心的机房规划、筹建、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系统总集成、应用切换演练、运维管理建设等一系列筹建工作,于2009年5月顺利通过了总验收。
积极推进电子监管及合格评定电子化、业务无纸化工作。2003年,率先开展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的探索,承担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的研究》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专利3项。目前,广东局进入电子监管系统的企业数有6000余家,监管放行的报检批达每年59余万批,居全国前列。同时,结合电子监管系统升级推广,组织近10个分支局进行了合格评定电子化、业务无纸化的试点应用,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通关效率。
与此同时,牵头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出口电子监管系统优化升级和维护工作。收集整理了全国电子监管应用中的问题和建议,2009年分四期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升级后基本满足了分类管理、重点产品全程监管等各种业务模式需要。同时承担了全国电子监管的基础数据维护工作,新增监控项目代码230余个,维护并发布了2200余个产品监控项目表单,定义并维护了2000余条许可备案项目,9大类体系监管类别及其127类产品的体系监管规划,建立了一整套检验检疫监管规范体系。
率先开展了“金质工程”检验检疫应用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试点领导小组,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要求,在7个具有业务代表性的分支局率先试点。针对试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金质工程”检验检疫应用系统在该局全面试点成功,在系统中处理的水果、冻肉、旧机电、再生原料的报检单分别有21069批、7509批、4205批、31978批,占全国试点总批次的84%,为全国系统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主题词 不息创造力
作为业务大局和信息化大局,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广东检验检疫局把是否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是否有利于破解当前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业务改革的一系列难题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始终紧跟信息化发展前沿技术,坚持不断地加强横向合作,在利用RFID、3G等前沿技术推动业务和通关模式改革方面实现了突破、创造了经验。
解读:为促进CEPA目标的实现,加强粤港合作,在集装箱物流监管,供港活猪、蔬菜监管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承担的《基于RFID技术的粤港物流流通资讯平台》获得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专利3项。广东局的电子标签项目得到了粤港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2009年度获得政府项目经费资助达600多万元。
与香港食环署合作,在供港活猪监管中采用电子耳标技术。从2005年启动该项目至今,广东局辖区86家活猪饲养场全部纳入电子耳标标识管理,监管供港活猪21358批,共85.43万头,满足了快捷查验、无接触操作和快速溯源管理的工作需要。
与香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供港蔬菜周转箱电子标签监管溯源系统,打造供港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的监管平台,提供高效、快速的供港蔬菜监管和溯源服务。
与地方电子口岸及大型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在全申报的基础上,与南沙港、广州电子口岸等单位合作开发南沙保税港区检验检疫业务系统,获得南沙区地方政府项目经费资助400多万元,该项目通过数据共享提前获得到港货物舱单信息,实现了港区查验工作的预处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港区工作效率。与广东外运公司合作开发完成了国检易港通系统,在严密监管基础上通过快捷的数据交换实现了大型港口的便捷申报、快速通关及信息互动,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周转效率,降低了港口企业运作成本。
主题词 公共服务力
政府网站被称为政府部门的“网上名片”,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大众,围绕加强信息公开、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公众参与、完善内部监督四大功能定位,广东检验检疫局整合各方资源,精心打造广东检验检疫电子政务平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迈开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解读: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组织建设了广东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构建了结构完整的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平台和依申请公开渠道,发布了“要闻报道”、“热点专题”、“质量与安全”等6000余条公开信息,对公众了解检验检疫相关工作动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方便用户在线办事。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办事指南、资料下载、常见问题解答等服务,还提供了“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标准与法规信息快车”、“欧盟REACH法规应对”等专项应用。2009年,与“广东易发网”互链互通,在与广东省政府易发网互链互通的各单位中,广东检验检疫局在线办事项目最多、信息量最大、更新最快、咨询答复最及时,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表扬。
拓展了公众参与渠道,检企互动效果良好。在政务网站建设开通了局长信箱、咨询留言中心、举报投诉中心等公众参与栏目。目前,通过政务网站平台接收、处理、回复了5000余条公众咨询留言和300余条投诉举报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按时处理回复率达90%,公众反响良好。
相关链接
广东检验检疫局信息化成果一览
广东检验检疫局政务网站荣获“2010政府网站在线服务精品栏目奖”
□开发完成检验检疫全申报管理系统,并于2008年起推广实施,进一步遏制了逃漏检行为,同时为全面掌握进出口商品质量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2009年5月4日,广东检验检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作为广东局政务网站的子站点正式开通,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包括报检流程、计收费、报检回执、报检信息等查询服务。
□2009年8月,率先试点“金质工程”(一期)进口货物(水果、冻肉、旧机电)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和进境货物(再生原料)备案审批系统。
□2009年,建成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中处理数据量最大的核心业务(CIQ2000、电子监管等)机房同备和异地灾备系统,广东局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突发性故障或计划性异地灾备接管,达到检验检疫系统内领先水平。
□2009年,在东莞检验检疫局试点完成ISO27001体系建设,成为国内政府行业第一家通过该项标准认证的单位,并进一步在广东局数据中心管理环境中大范围实施。
□牵头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ECIQ主干系统业务需求分析,于2010年1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出口货物电子监管系统升级”项目,并于2009年底圆满完成升级任务,2010年项目通过总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10年9月,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电子监管推广会议在广州召开。
□2010年6月,完成了机房扩容改造工程,能支持150KW负载,并有足够的冗余,确保了未来5至10年的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2010年8月,建设开通了广东局政务网站英文版,结合亚运会的举办,重点建设了亚运专栏,进一步提高了广东局行政透明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增进了国际交流,优化了涉外服务环境。
□2010年,与广州电子口岸紧密合作,组织完成了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全面应用。
□开通了与省政府“广东易发网”链通的“标准与技术法规信息快车”、及“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网站”两个信息平台,截至2010年底为企业免费提供技术标准信息服务达18万人次。
□2011年,与中外运广东公司合作完成了国检易港通系统的建设,在中外运码头实现了对舱单、运单的检验检疫预处理及快速通关等功能。
□与香港食环署合作开发供港活猪电子耳标管理系统,截至2011年3月,广东辖区内84家供港活猪饲养场全部实行电子耳标标识管理。
□2011年3月,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广东局政务网站着重于从“内容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设立了“场景式服务”等专栏。截至2011年8月16日,通过网站平台接收处理5602条咨询信息和312条投诉举报信息,在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公众参与等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走在全国质检系统网站前列,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检验检疫系统评比第一名。
□2011年,结合分类管理合格评定电子化进行出口电子监管系统的优化升级和推广应用。
□组织“电子监装与查验系统”的应用开发和实施,截至2011年7月,已在江门局、南沙局、广州机场局等进行了试点应用。
□广东检验检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电子口岸接口,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范围,提升了影响力,并荣获“2010政府网站在线服务精品栏目奖”。截至2011年8月16日,已有2300余家企业开通了服务,共计进行了各项查询50多万次。
本版文/图:广东检验检疫局办公室、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