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在第三届三网融合峰会上演讲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国家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组长张琪。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BIRTV组委会共同主办、中广互联承办的第三届三网融合峰会(CNCS2011)于2011年8月25至26日在北京召开。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主办方对我的邀请,使我有机会今天能在这儿和大家共同讨论“三网融合”的问题,其实我对“三网融合”懂得很少,我从两个层面,刚才两位领导都讲得非常好,也是从不同角度讲“三网融合”,我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界的一名“老兵”,对“三网融合”我们也谈谈我们怎么看,也许稍微超脱一点。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三网融合重在应用,贵在人和”,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全面看待“三网融合”的喜与忧。

  第二,“三网融合”重在创新应用。

  第三,合作共赢,贵在任何。

  四、自己抓信息建设十八年来的一些体会和一些建议。

  全面看待“三网融合”的喜与忧。

  谈“三网融合”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历史,我想从17年前说,1994—1996年,原电子工业部在分析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时就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也指出了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这三个产品门类的相互渗透和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电子工业部在1994年也提出了计算机、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以及全IP化网络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3C产业和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逐步走向融合这个趋势,应该说是中国IT业界首次提出这个概念,而且被国外同行所接受。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我们认为在感觉体制上需要进行调整,原电子部在1994年就承包给国务院,要求建立国家信息委,其核心组成包括电子工业部、邮电部、广电部等,也许这个建议太超前了,所以未能实现,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拟将原电子工业部、邮电部和广电部合并,把原电子部的计算司、通讯司,就是G吃融合,与信息产业部合并,同时设定电信管理局和广电管理局,这样把3C融合和“三网融合”都融合在一个信息产业部。但由于种种原因,广电部没有能够进入,广电网络业务继续分立,因而1998年的体制改革只完成了计算机、互联网和邮电部、电信网的两网融合,而电信网和广电网融合至今没有能够如愿。我今天讲这段历史不是在怀旧,而是以史为镜,借鉴前行。

  对“三网融合”众说纷纭。我把大家一些主要的问题拿出来,这不代表我的观点,也不代表某个部委的观点,就是大家看看说什么的都有。1993年,中国以“四金”工程启动了国家信息化建设,尽管当时说3C、“三网融合”没有能够实现,只是电子部一个部门的理想和空想。1998年这次改革,由于广电没介入,“三网融合”又落空了。但我清楚地记得,电子部和邮电部在分设的时候也曾经矛盾不断,经常需要国务院领导出面给我们协调,计算机和广电网也打得不可开交,但合并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之后,体制顺了,一顺百顺,计算机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不费吹灰之力,表现在工业与信息产业部成立的第一天,当时计算机司由我管,当时我把计算机的管理权交给电信管理局,我把金卡办主任拿过去,说金桥、互联网我不管了,现在我专心致志把产业应用服务做好就行了。当然说体制顺了,不费吹灰之力,融合是比较容易的,实际思想的统一和业务的融合是需要过程的。意见的分歧不是国务院层面吵,而是在自家炒,我记得我们用了两三年就把这个事情摆平了,而且都顺了。

  十多年来,尽管民间对“三网融合”呼声不断,但始终是风声大,雨点小,实质性的进展不大,人们普遍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电信网、广电网管理分立,业务应用相隔离,使这项工作难以协调,不能真正提到国家的层面,一晃就是15年。柳暗花明,满怀期望。2010年,国务院亲自过问指导全面部署,成立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相关行业加强领导,具体协调,可以说力度空间。一年多来,“三网融合”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不少进展,无论是12个试点城市推进实施方案的制定,还是网络运营商各自业务与应用的创新,全国统一的广电网抓紧规划与建设,以及信息产业的配套服务于新产品的提高,人们对此重燃希望,高度关注。

  “三网融合”的喜与忧。我认为这些年的进展一定要全面,我们评论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与客观,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应该说是有喜有忧。喜,大众对“三网融合”的渴求更为高,12个试点城市制订了试点的实施方案,积极地推进,网络运营商加快推进网络的建设,无论是下一代互联网还是下一代广电网,还是3G、4G、无线升级改造以及双向网的改造,网络化和光纤输入都在快速推进,互联网、新传媒以及相关业务支撑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三网融合”在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基本完成了IPTV基层播控平台的建设,并且与中央总平台实现了对接。根据“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广电总局负责IPTV集成管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了广电对媒体的管控能力,相关部门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标准体系建设,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植政策。完成了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信息产业界为适应“三网融合”的需要,抓紧研发新产品,各类多媒体信息终端和智能产品应运而生。我觉得这都表现在可喜的地方。

  忧在哪儿呢?相关行业在地方围绕“三网融合”各自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涉及到融合方面的成效,我们认为不大,进展相对缓慢,不尽人意,民众希望,广电和电信弱化部门的利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融合之路,合作开发“三网融合”的创新应用上。

  业务双向进入不落实。目前电信运营商业务平台具备了和广电运营商融合的能力,但均没有获得IPTV的牌照,同样广电企业要申请宽带接入和经营增值电信业不是容易的事儿,广电、电信双向进入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尚没有实现,长期以来电信、广电业务分管体制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合作的阻力和步伐不容乐观。

  “三网融合”的目标和切入点不一。有人仅把“三网融合”定位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融合成一张大网,总是过分地强调网络,关注这张网由谁来主管,另有业者认为,网络始终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和载体,如果只谈三个网络的融合和互通,这不是难题,更不是目的。分析认为,“三网融合”追求的应该是应用与服务的融合,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加强服务,而不是强化管控。

  疑惑求解。据说去年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提出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由广电部门来管理,以保障信息安全,对于广大草民无法查证,但心存疑惑。我也听不到不少人议论这件事儿,求解。什么是手机业务,是指CMMB广播电视手机业务,还是指2.5G、3G移动通讯网上流媒体手机视频业务,还是基于智能手机,畅游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视频手机?后两者应该说手机电视牌照早就有,运营商自己都发了的,既然上述业务全部存在,现实又是分业管理,业界就认为不要人为地制造新的矛盾和混淆,更不要武断地认为某一方的管理就不安全,制造新的融合阻力。

  派系博弈何时休?最近我看到一篇报道挺有感触,我只是客观地把人家的这个报道说一下,也不谈我怎么看。广电叫停互联网,经DVD、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的服务。据相关统计,最近五年,电信运营商这个IPTV业务被叫停的次数达到15次,文章称,这是分业监管体系下部门利益分歧所导致的,也是“三网融合”进程中的不和谐声音,呼吁“三网融合”派系之间的博弈何时休?按建议,光电管内容播控平台,但它要与电信运营商的内容以及回传网络完全对接才能够运行,但完全对接却充满了博弈。有分析师认为“三网融合”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在技术,只是在于各个环节利益分配不清晰,如何为用户提供“三网融合”的服务缺少实质性的进展,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务实的合作项目,及日常的沟通与协调急需要加强。这是对整个“三网融合”众说纷纭和喜、忧的评述。

  “三网融合”重在创新应用,这是我的观点。

“三网融合”在国外,美国充分发挥电信企业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各自的优势,为用户提供联合服务或称为捆绑服务,英国强调标准的统一和基础设施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通讯服务的融合,日本结合下一代网络的开发,消除不同网络的界限,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各种服务的融合。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目标是在2014年由50%的家庭选择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三网融合后的服务。我为什么要强调应用?谈物联网的时候我也说物联网的发展观点不是网络,而是应用和服务,我觉得这应该从信息技术应用谈起。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水平和信息化的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突出体现,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与信息产业交叉融合就会产生巨大的进步,这是其它任何技术无法比拟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追推其,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信息进步,也使大家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回想这信息化建设这十多年,百姓的生活的确有了质的突破和飞跃。从农业革命到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技术趋势的取向也不断调整和应用,信息技术不单纯是技术的成长,也是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其它行业,并直接涉足和植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信息产业必将与其它产业建立起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以它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其它产业发展起到倍增加速的作用,而且也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今社会,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去年国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个重点组成部分之一,名列第一位。

  当今,开放的社会,是经济要素的流动不再有国界,电子政务为管理现代化服务,构筑着服务型的政府发挥着作用,电子商务也在蓬勃地兴起,已经成为商业销售的重要形态,数字化3C产业,“三网融合”、移动支付、物联网应用正在创新发展,成就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简单介绍一下物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我们生存的世界发生着巨变,信息化技术启动也有18年,百姓切实享受到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对改善民生,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特别是生活的幸福感发挥着巨大的促进。这方面我认为物联网涉及范围更广,为更加利国惠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国家在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面,更广领域的一个纵深发展。

  谈到“三网融合”国内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试点,比如说在首批试点城市中也不乏有值得借鉴的创新模式,像武汉成立了合资公司。优势互补,和谐共生的上海模式等等,不在12个试点城市的云南,我看他们广电和电信在资源共享和开拓新的业务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或好的成果。

  “三网融合”将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无论是对信息产品还是软件,还是增值服务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加快了信息产业、动漫产业、网游产业、互联网电视,基于手机的音视频内容服务业,以及3G、4G、物联网应用,自主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三网融合”将创造无限应用服务的市场空间,“三网融合”各产业链和企业间的相关合作,探讨技术业务和经营模式创新,带动和培育这些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三网融合”的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新的信息服务业,这应该说前途无量。

  合作共赢,贵在人和。

  首先应该统一思想,开放理念,强调重在创新,全面应用。融合成功与否关键在人和,我认为体制和,政策和,管理和要先行,至少要同步进行,融合才能够真正有实效。仅从一个行业来讲,我觉得广电这一年进展非常得快,广电的网络整合从一省一网到全城全网,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投资主体多样化,难度也很大,业界呼吁并期盼着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放理念,尽量弱化眼前的利益,着眼未来广电的巨变,“三网融合”之后立国惠民的百姓愿景,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云南广电和电信的合作,我们也预祝他们能够成功。

  借力“三网融合”整合产业链。今年英特尔宣布注资佳视互动、六度商业和博康智能,总投资2200万美金,支持互联计算生态系统中的数字家庭、电子商务和嵌入式计算机等企业,使电脑、手机和电视在内容间的互换和交互体验时能为百姓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更多的体验华需求,并使这些终端相互关系密切。业界希望今后广电不仅和电信网谋和,真是希望广电能够更多地在创新型互联网应用上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的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能够和IP,这块移动业务增值更多下一些功夫,过多地了解开放性的计算机互联网。

  我对蒋总说的都没有意见。尽管我们说计算机、互联网这不好,那不好,这不安全那不安全,但它怎么可以得到5亿中国百姓在短短几年内使用上互联网,彻底地让这个世界,社会发生巨变,它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开放性、包容性,让大家都能够用,让百姓能够感到它的实惠,它的便捷,所以我觉得不怕有问题,还是这句话,技术上没有攻不破的难关,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关键我们只要把体制弄和了,管理弄和了,把整个生态链弄和了,其它都不费吹灰之力了,所以希望少点管控,多点服务,特别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创新应用。

  因为国家“金卡工程”走了三步,这点也是我们对广电寄予厚望的,1993年金卡工程先做了银行卡,到目前发了24亿张,不仅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在108个国家都可以用我们的银行卡。第二步,我们卖的是智能卡,一共发了80一张,电信智能卡就占了35亿张。二代身份证9.4亿张,劳动社保卡现在又说五年之内要和银行卡合在一起通用,还有医疗卡等等。我在1994年向国务院报的时候是七个行业大卡,唯一没有发出来的是广电金卡,这始终是我一块心病,非常感谢广电总局最近一两年接受我们金卡工程的建议,说广电也要发金卡,所以我要用篇幅讲讲广电金卡。这是在“三网融合”大背景下,在物联网提到议事日程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广电金卡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会比我们发的80几一张大卡,6个行业的大卡可能更加先进,因为业务在发展,你们在新的业务基础上规划广电大卡前景肯定会更好。这是我的一个希望。

  1994年向国务院报的时候就有广电金卡,列入行业大卡应用于示范工程,这是唯一没法的卡,广电总局这三年连续给这个项目立项相关的,就是数字电视金卡支撑体系,数字电视金卡示范工程,数字电视金卡技术规范。另外广电总局广科院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中心平台搭建在广电。合作共赢,创新运营模式,我知道你们也成立了新一代通讯公司来做这件事儿,我觉得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资本与产业的结合,共同的推进,而且在海南、贵州、淄博、苏州都有积极的推动。

  广电金卡系统简介由于时间的关系,挂一漏万,金卡没有说试点的批复,我们非常明确我们的定位,我们写的是回函,金卡办坚决地支持,行业监管部门,广电总局负责管理、组织、协调,我们来配合,来支持,我们希望广电金卡能够尽快地在“三网融合”中作为一个融合的、互动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全国统一的广电金卡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三网融合”和物联网背景下能够问世。在座所有的企业都有很大的机会。至于它的方案好与不好大家可以评头论足,共同把这个金卡做好。我兼了18年的金卡办主任,我最后一张没发出来的卡,1994年给国务院报的,我今天来开会就是离退广电金卡,希望在“三网融合”中,我们作为融合的应用去开发,去开拓,让它去发展。

  金卡平台的应用前景这些大家可以看看,这是核心功能,平台系统的构成,IT技术实施层,平台结构和中心数据交换平台,接入平台,标准化,系统开展性,金卡工程还抓移动支付,24亿张银行卡和35亿张的智能卡如何能结合在一起,目前我们已经讨论四年了,目前时机不错了。我认为广电金卡不仅是行业的智能卡,应该在“三网融合”、物联网背景下,把移动支付、物联网服务业,把能够加入的应用服务内容都尽可能加上去。广电金卡业务展望我就不讲了。

  体会和建议。

  我当了“四金”(金桥、金卡、金关、金税)办公室主任,这十八年给我的感受,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领导的支持和关怀是必备的条件,但我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化的工程都不是一个部门能独自完成的,必须需要超强的工作,打破部门的界限,行业的壁垒,使信息化在小农经济、条块结合层次发生碰撞,你给它解决了,信息化是一分技术,九分协调,需要大家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地推动。这是我十八年来的体会。我在部机关待了30多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当时我们这个国家计算机总局或计算机管理局是产、供、销、人才、研究一体化,什么都管,后来我们归为八个字,规划、标准、监管、服务,政府部门定位要高,主要是引导、指导、规划、协调、监管和服务,很多事儿要舍得放权,让企事业单位去做,政府稍微超脱些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儿。

  “三网融合”,我认为各地的融合方案,技术方案,合作的方案,我个人认为都没必要去批,应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也不能被动地听命,要积极配合。“三网融合”在技术层面不存在问题,真正的瓶颈是体制问题,希望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能围绕体制调整,做好顶层设计,推行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使我们的“三网融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参照国外和我国香港以及原信息产业部成立融合两网的经验,我们认为电信、广电的融合监管已是大势所趋。

  以企业为主体,双向进入要对等,我认为这也是一条原则,企业才是“三网融合”的真正主体,要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三网融合”中的实际问题,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与整个广电系统不对称的竞争格局不利于“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因而,业界期盼着国家广电网络公司能尽快成立,以加快政企分开,政市分开和网台分离,使国家级网络主干为主体,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三网融合”对消费者来讲就是希望能更多地享受信息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服务,创新带来的多媒体享受,以及“三网融合”横向无缝融合所带来的更加美好心生活。有关行业驻外使馆行使职权,强化管理无可非议,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更为重要,要以群体利益为重,人民期盼为念,着重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渴求,永远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几点建议:

  1、进行资源整合。

  2、兴利除弊,发展和监管要并重,多些疏导和服务,弱化权力和部门利益。

  3、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包容、和谐、友爱,弱化对部门之间的界限。

  4、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把大家的凝聚力放在更多的创新应用,开拓更大的市场去盈利,而不是你管这儿,我管那儿,老是在原来那些小圈子里打转转。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也应该以企业为主体。

  6、培育市场的需求,我们就要引导应用,开拓市场,包括物联网,国家各个部门都认为物联网发展对中国下一步发展是个重点,在开始的时候,广电没有参与物联网这件事儿,后来我多次找广电,我非常高兴告诉大家,最后协调会上,广电规划院也来人了,而且承担物联网在广电行业的应用这么一个课题,所以,我觉得像物联网这些大的技术趋势,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定要抓住。

  7、中华民族办事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深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历来崇尚“和为贵”,“三网融合”已造势多年,谋事一年,成绩与问题喜忧参半,艰难前行,只要我们能冷静分析,兴利除弊,以利国惠民为宗旨,融合应用为重点,夺魄行业壁垒、立足人和,我们就能克服当前体制管理之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完成我们的前人期盼已久,未完成的“三网融合”,希望我们能共同创造“三网融合”事业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