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实价值
流通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先导作用,它实质是一个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它具有衡量基础产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即社会化、关联度、贡献率、就业比、不可替代性。流通产业是生产性产业,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所谓商业不是生产性劳动和不创造价值的观点。流通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流通力是指社会(企业)组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它包括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服务功能和营销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外围环境的不断完善,以网上商品购销为核心内容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供应链管理试图开发商品生产和客户服务的统一流程,物流已不再只是使成本最小化的机会,而是企业盈利的核心成分。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
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电子商务在企业营销物流管理中占重要地位。
2. 理论意义
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后,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而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这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变革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在具体实施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协同发展的运作模式还处于探索、试验和发展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协调和解决而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1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2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3.基袖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4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人才稀缺。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通过从系统了解现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特性,现实意义和两者的关系,来探求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1. 国有零售企业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
2002年8月27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联合在京举办“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第36次研讨会。研讨会认为,商业企业产权、劳动制度改革与流通现代化同样重要。
万典武认为,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商业企业现代化的基础。20多年中国商业企业逐步推行产权改革,为其现代化寻求坚实的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国有商业企业偏多,国有股比率偏高,股份公司法人结构很不健全,对这些企业应当明确提出第二轮产权制度改革。
宋则认为,现在许多国有企业是全额国有资本上市,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没有同步推进;重视现代流通的经营方式的创新,而忽视流通企业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的创新,不能把产权制度撇开谈流通现代化。
李禧华认为目前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四种模式:(1)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上市企业模式———武汉市武商集团模式;(2)国有股控股、全员持股、经营者持大股的股份公司模式———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模式;(3)国有股退出、公开向社会出售,由经营者买断产权,职工自愿认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浙江余姚华联商厦;(4)国有股退出,由全体员工买断产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河北省唐山市华联商厦模式。
万典武认为,应从四个方面深化产权改革:(1)大幅度降低国有股的比率;(2)减持国有股的方向是经过科学的资产评估和公开的比较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的国有股向职工有偿转让,组织职工持股会推选代表参加董事会;(3)稳步推行经营者持大股;(4)地方政府有政策措施和统一安排的,有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可以把国有股全部公开招标转让给经营者或其他社会法人或自然人,也可以依照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全部转让给本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
有人认为:湖南友阿(集团)公司在产权、劳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迅速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经验:(1)在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迅速进行管理的创新,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2)通过管理反过来促进了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成果;(3)计算机全程管理使业务和财务真正做到了无缝连接。
2.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即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扩大宣传、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生产、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就在于,信息流、商流、货币流是主要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这就是人们概括的“鼠标”,电子商务的另一半是不可能在网上实现(最多可以用网络来优化),就是人们概括的“车轮”,即配送。所以,电子商务等于鼠标加车轮,这是对上述公式的一个通俗的解释。
3. 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王世杭,2002)
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50年代其概念传入日本,恰逢日本经济开始起步,物流业在日本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60年代,物流的概念由日本传入我国。最基本的定义是: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转移,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的统一。从物流产生到现在,物流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分离的职能结构时期。没有专门的组织来对物流业务流程的各环节进行统一指挥,又使得跨职能的协调缺乏,从而导致重复和浪费,信息扭曲或延迟的现象时有发生,权利界限和责任经常是模糊的,这一时期的物流组织效率较低。
(2)职能集合时期。期出现了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将商品配送业务委托给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中心代办,即第三方物流引导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
(3)过程一体化再造时期。企业再造改变了传统的垂直职能组织的分割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过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的模式
4. 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的关系(胡宇霞,2003)
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配送的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偶尔涉足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的问题。
(1)物流管理的重要地位。物流管理能够发展到一体化再造时期的原因就是电子商务的应用。试想,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随着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物流管理信息化是实施电子商务的保证。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以进一步推广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有利于物流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势必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应用,物流管理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畅其流”。
5. 物流管理策略(彭化,2003)
电子商务时代中,应根据我国物流市场供求情况的分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1)供应链的管理构造。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所谓前伸就是指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所谓后延就是指将生产活动延伸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
(2)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我国物流业应积极多渠道引进外资与技术,加快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应注意引进环保型技术与设施。
(3)加强有关政策研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新旧体制并存的环境下,制定正确的政策就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各地区要抓住机遇,及时建立和发展适合本地区特色的配送中心,以抢得先机。
(4)供应链的灵活应用。确定企业的业务目标,将企业现有的业务能力和业绩与其比较,发现现有供应链的弱点,找出对顾客满意水平有影响的是哪些供应链业务活动,回答哪些活动可以做得更好。控制与绩效测量能否得到实施。
6.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洪涛,2003)
(1)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完成。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2)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lerne,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况: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自: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竟争力。
(3)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首先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美国,物流管理技术早已日臻完善,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需求拉动技术创新,EDI的产生就是为了简化繁琐、耗时的订单等处理过程,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货币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4)现代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和方式科学化、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继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7.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倪天林,2001)
(1)观念和服务模式落后。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2)与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准人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进行全球商贸活动时,涉及各国的法律制度,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企业对现代物流资源的再分配。现代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时常常受地方保护主义困扰,发生经济纠纷时,有关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对当事人之间经济责任难以确认。
(3)基袖设施落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电子商务要求相对均衡的运行环境,要求企业有足够的后台支持系统来响应对方的即时服务请求。目前,市场达不到应有的信息网络规模,网络基础薄弱.网速慢、出口带宽不足、资费过高,现代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问题巫须解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
(4)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人才稀缺。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成为目前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巨大障碍。
8. 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王道平,2003)
(1)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重要性的认识。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内的一次新的革命,而现代物流则是物流领域内的一次新的革命。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电子信息化环境。政府要在公路、铁路、航空、信息网络等方面投人大量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企业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商贸活动,为客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上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2)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电子商务企业不宜普遍采用自建物流中心的物流模式,应采用综合物流代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共同配送模式,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并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走向联合的规模经济之路。
(3)整合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目前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拥有“一流三网”,即:以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同步模式”,来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的“三零”目标。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企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和配送上充分对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消费需求的客户需要,客观上也要求多品种、少批量、大频度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现代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如采用电子商务的“量身定制”方式,客户可以利用互联网或手机来决定包裹何时送达目的地,而包裹送到后,信息将自动反馈到客户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上。
(4)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协同发展极为有利。搭建信息平台是运用互联网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电子商务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对称、融合与互动,信息流贯穿于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活动的发展,现代物流是商流的继续,是商务活动中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同样需要信息流的引导和整合。信息流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起到了事前测算流通路径、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反馈分析等作用。在环环相扣的现代物流过程中,虚拟的场景和路径简化了操作程序,极大地减少了失误和误差,使得每个环节之间的停顿时间大幅度降低。现代物流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赢得客户信赖,并不断降低成本。
(5)制定一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根据消费者的收人、需求偏好、地理分布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定位销售区域,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差别性的物流服务政策;认真筛选销售品种,确定最适合自己销售的商品,将品种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流通中的过多费用;再由专业人员精心设计配送细节,一个好的配送方案应该考虑订货状况信息、库存的可供性、反应速度、送货的可靠性、送货频率等;要根据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不同,扬长避短,实现供应链集成,共同完成向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工作;要扩大在特定的销售区域内消费者群体的基数,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合理控制库存,规范库存控制技术,对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参照模型对未来需求进行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或对时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合理确定库存,并充分考虑配送途径和结算方式等。
(6)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把国外先进物流的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使其成为既懂仃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成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
9. 结束语
综上,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物流将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而电子商务最终将对传统物流形成冲击,物流管理体系的完善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不仅要重视前端的网络平台,更要重视后端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并必须配备具有物流配送的专业人才。建立高效的供应链,实施物流的供应链管理将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两者的协同发展对当今企业以及社会发展都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