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环境信息化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环境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为管理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记者 水华 通讯员 侯定元

  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近年来对环境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得沈阳市环境信息系统得以迅速推广应用。沈阳市环保局将环境信息系统打造成“沈阳数字环保平台”,在环境信息化管理、环境监察、在线监控等环保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生态市和环境样板城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软件开发
  我要做要我做并肩行

  沈阳市环保局各业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逐渐体会到信息化管理的科学、高效和便利,环境信息化工作也逐步从“我要做”到“要我做”转变。

  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有效协作是建设统一信息系统的关键。两部门紧密配合,使业务与技术在系统研发整个生命周期紧密协作,协商解决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共同把信息系统建设好、维护好、应用好。

  传统的研发模式中,信息部门仅仅根据业务部门前期提出的需求与开发公司研究系统方案以及后续阶段的研发,此种模式无法将业务需求贯穿始终,最终导致部分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出现信息部门“一头热”的情况。由于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工作性质差异,业务需求在系统开发中往往无法恰当完整地表现,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使用率不高,得不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初期,这一现象曾在系统内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信息部门辛辛苦苦开发出的系统往往得不到充分应用,而业务部门也显得非常被动,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困难。

  2009年,沈阳市环境监察支队在全国率先提出“3×6+1”的环境执法管理模式,引起了环保领域广泛关注。而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高级的管理模式没有信息化的支撑难免要流于形式。于是,监察支队支队长找到了信息中心,与技术人员交流了想法和需求。而此时恰逢沈阳环保综合管理平台全新改版,两部门的想法一拍即合,经过具体周密的需求调研和充分的沟通,“3×6+1”环境监察执法系统成为沈阳环保第一个“要我做”的软件系统。

  环境监察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市局对各分局的日常执法派单,是真正意义上的网格化、定量化管理,将环境监察工作具体到一个流程、一个人,另外,系统还可以生成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量化对比,与工作考核挂钩,充分体现了“3×6+1”环境执法模式的特点。同时,还成为“3×6+1”执法派单双档制度(即在日常执行环境监察派单的同时形成电子版与纸质版各一份存档的制度)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作有序”的环境执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信息化为环境监察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说是观念和管理模式上的转变。正是有了信息化的网络支撑,才使得“3×6+1”管理模式得以成功实践,得到了推广应用。

  由于系统应用效果非常理想,沈阳环境监察工作效能大幅度提升。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优势后,监察支队又在2010年提出排污收费网上申报的想法。信息中心紧跟业务部门需求,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协助完成了排污收费网上申报系统的开发调试,并在全市范围内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用户,同时实现了排污收费网上公开。

  同样深感受益的还有沈阳市环保局信访办。传统的电话接访,需要在来电时手工记录下信访事件内容,之后录入计算机,人工制作一个包含各项要素的表格,在统计时需要再次查看内容进行分析,不但效率不高,还易出现误差。新版信访系统采用坐席联动机制,软件系统自动弹出接访录入界面,自动生成来电时间、电话号码、所属区域等已知项目,设置了事件到期提醒及强大的业务查询统计功能,随时生成工作所需的各类信访情况分析表,使得市区两级信访部门更有效地联动决策。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要我做”。异构档案管理系统全新上线,随着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利用率的提高,业务部门纷纷提出改版需求。2011年,新版数字环保平台全新上线,实现了环境数据分析定量化和管理可视化。而这个平台的成功整合也正是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充分并肩协作的结果,实现了信息系统全方位、有效服务于管理的良好状态。

  在线监控
  看得见说得清行得通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环保部门提出环境信息化“三面向”,即:面向决策管理,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管理信息,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面向基层管理,为从事工作的具体人员提供高效流畅、突出重点的应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面向社会公众,为环境服务对象提供全面透明的服务系统,切实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沈阳市环保局全面完善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环境监控大厅,实现了对全市重点污染源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控,形成了大气自动站监测数据传输、大气感官环境视频监视、污染源治理设施在线监控、环境执法快速反应、“12369”环境投诉快速处理“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环境监控能力。这个系统的使用,大大缩短了采集、分析、现场调查的时间。系统运行以来,一些违法行为得到查处,有效遏制了偷排等违法现象。

  2010年10月12日上午,沈阳市环保局监控大厅在线监控视频中出现沈阳华润热电公司烟囱冒出浓重黑烟的画面,监控人员及时报告市局监察支队。经过调查了解得知,这家公司因给煤机械设施故障,导致污染治理设施停止运行引发烟尘污染。事件发生后,沈阳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超第一时间要求监察支队和大东分局派人赶赴现场对事件展开调查处理。紧急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开会,亲自部署此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织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工作,要求企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尽快控制事态。沈阳市环保局副局长陈阳及时深入一线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并指挥调查处理工作,周密布置调查处理具体工作。监察人员始终现场办公,组织协调处理各项工作。同时,沈阳市环保局本着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等。事件全程采用在线视频监控,对现场环境进行跟踪,为事件后续处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数据支撑。

  信息化再一次发挥了其准确、高效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快速、联动地应对突发环境问题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保障,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实现了看得见、说得清、行得通,进而为生态市和环境样板城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数字平台
  一个源一个库异构合

  为有效解决目前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和异构系统协同工作等问题,沈阳市环保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Cordys企业信息协同平台,基于最新的WebService 技术架构,实现了环保所有业务系统和业务支持系统的统一整合,形成了一源一库的结构模式。通过建设一个平台框架,整合了监察、监测、审批、信访、总量五大主要业务系统,集成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论坛、核心数据库、污染源管理、污染源在线监控六大业务支持系统,关联了多个国家下发的应用系统。

  “沈阳数字环保平台”的应用,以污染源为单位,建立核心数据库,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了环境数据分析定量化和管理可视化。通过跨部门的应用,可以迅速查询工作所需的资料;通过分析功能,可以方便地查看当前或历史的工作情况。

  为了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服务,沈阳市环保局党组在2007年做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将局综合档案室挂靠在信息中心,致力于档案信息化工作;二是聘请档案信息化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2008年,作为成员单位之一,沈阳市环保局参与了全国首个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环境保护部《环保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框架构建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课题研究,成为全国唯一的应用示范单位。2009年,沈阳市环保系统自主设计研发的环保档案系统——《异构环保信息资源整合与归档系统》,形成了专门的档案电子数据库,实现了各系统与档案系统之间的互通,为环保系统异构系统环保信息资源整合以及电子文件的接收、整理、归档和环保电子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系统,解决了机关电子文件归档难,档案工作不连续等问题,为环保电子档案的妥善保管和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全面推进了市区两级垂直管理的背景下环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利用。2011年,这个系统的成功研制获得了“辽宁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李超曾在论坛中这样说:“我们过去的档案,是无序,是杂乱,是尘封,是放弃;我们现在的档案,是规范,是完整,是生动,是永续。”

  信息化建设就是要为管理服务。信息中心的同志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捕捉前沿的信息技术和环境管理之间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为管理服务。在这方面,“田洪光网上3D纪念展馆”就是最好的例子。田洪光是沈阳市环保战线监察人员的优秀代表,是全国环保系统的忠诚卫士。各级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综合档案室创新思路,采用“网上3D展馆”的独特形式来纪念这位英雄。网上展馆这种宣传纪念方式使人耳目一新,内容表现形式也更为生动丰富。“田洪光网上3D纪念展馆”已作为田洪光事迹的独特诠释形式在环境保护部事迹报告会、全国相关网站及新闻报道中展示。

  局内论坛
  随意说有意听润无声

  王香凝是沈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工作人员,她每天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机关局域网内部论坛上又有了哪些新消息。“一天不上这个论坛,就感觉好像缺点什么似的。”王香凝说。

  论坛设立之初,局党组十分重视此事,专门在论坛上发了帖子,表明局党组的态度:“未经党组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删帖,更不得去查是谁从哪部电脑发的匿名帖,也不能去查实名,一经发现则按违纪论处。”

  记者在沈阳市环保局采访发现,不少工作人员直言局内部论坛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益处,认为论坛公开、民主、平等。

  沈阳市环保局信访办主任单伟民是论坛网管之一,说起这个论坛,他一脸的兴奋。本来这个环保局域网是为了实现办公自动化而建,最初是从发文系统开始建设。2004年,沈阳市环保局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决定在局域网上设立内部网络论坛,旨在听听大家的心里话,促进环保管理水平提升。

  李超和其他局党组成员经常在论坛上实名发帖,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告诉大家。比如:《拒绝平淡、拒绝重复、拒绝封闭》大力倡导创新和开放;《工作方法论》反思环保工作历史,多角度探索环保工作机制;《年终寄语》给局里每位处长以中肯的评价和勉励;《也谈形式主义与加班》等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去年,沈阳市环保局内部论坛扩大到了全系统,机关基层也能上这个论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论坛开办几年来,破除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发挥了思想疏导作用,在党组织与群众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在群众与群众之间挽起了一条情感链。而且每年年底都从论坛筛选一些文章汇编成一本《思想的足迹》,成为全局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