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万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完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战略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面对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世界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态势,党中央对“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在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并指明两化融合、软件产业、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三网融合、物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八个方面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将信息化问题独立成篇,这在五年规划中尚属首次。这说明,“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结晶之一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我国在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地震、干旱、水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同时,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为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全面贯彻,社会各界对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逐步深化,“两化融合”、“五化并举”的信息化战略思想已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信息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二是在国家“十一五”信息化规划、《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基点,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两个杠杆的作用,坚持高标准、高效益,从局部到全局的要求,全方位和多层次地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三是一批信息化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实施和信息技术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金融行业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奥运”、“智能世博”的成功举办,“两化融合”的大力推进,信息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益和竞争力的作用和魅力日益显现,各界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热情普遍高涨。
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普及应用,网络用户突飞猛进,全国光缆总长度、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和网络就绪度指数上升速度很快,在“金砖四国”中居于首位。我国信息化应用开始步入快车道,发展速度超过预期、成就明显,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差距开始缩小,我国已经由一个信息化的中低水平国家发展成为信息化的中等水平国家。
五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标准建设、法规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和集聚、技术创新和应用、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都为信息化深入发展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实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突出强调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本是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十一五”经济建设的实践表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就是明确告诉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依靠信息化。
首先,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规模和潜力都令人瞩目。据统计,从1994年到2010年的16年间,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6.6%,经济规模跃居全国工业之首;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占到全部工业的10%,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额的35%,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制度性和先导性的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使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推动我国正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信息技术重大突破和应用,引发生产力的新飞跃,推动生产方式转变。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制造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工具和环境,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个性化制造和规模化协同创新有机结合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信息技术重大突破孕育着生产力的新飞跃。事实证明,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正在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信息化突破时空局限,将极大地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开创新局面。
第三,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一是增强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和工业设计软件在企业研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和效率,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融合,实现集成创新与协同,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有效地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不仅能大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而且还是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企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四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交易的时空,提高生产经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流通成本和产品积压,带动国民经济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运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四,信息技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信息网络技术极强的渗透性,使宏观经济管理各个部门、单位能够借助各种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大提升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随着各种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广泛应用,使经济预测预警,信用建设、市场调控、应急处置等宏观经济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准确、及时、迅速,为建立科学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顺应世界新技术革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战略举措
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加速进行,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等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信息技术向泛在化、宽带化、可视化、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的高端发展,而且也“正在尖端科学、社会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国防与国家安全以及产业革新方面扮演着中心的角色”。这不仅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而且也引起政治家们的高度重视。早在2005年,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就向布什政府提出“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的报告。2010年初,奥巴马政府又提出“智慧的地球”战略。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身的需要相继提出信息化发展行动计划。他们如此关注和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的无非是要抢占新技术的高地,争取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权和统治力。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大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不仅无法避免而且还越来越严峻。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唯有顺应和主动融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十七届五中全会正是洞察了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出于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战略考量,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适时的。
4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促进信息化科学、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还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包括新兴经济体国家,无一不把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着力抢占信息网络技术的制高点,以保持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战略优势,对我国形成很大的压力,我们如果不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二是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信息化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受制于人的局面迫切需要打破。三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达不到全球平均水平(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09年2月发布的报告,全球范围内信息产业的增加值约占全球GDP的7.5%,而我国2008年只占到5%)。信息产业不仅需要继续加快发展速度,而且更要扩大发展规模,提高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四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大多还处在中低端层面,而且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真正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应用,还远没有成为主流。五是电脑病毒、网络间谍、系统漏洞、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事关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在大力推进信息建设的同时,如何完善安全技术、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监管、打击网络犯罪,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六是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如何科学协调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另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市场无序竞争等等问题,都对信息化推进产生很大的阻力。
凡此种种,应当说都是实施信息化战略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号召,就是要引领全国各地各领域通过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迎接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来破解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信息化科学、健康地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做出新贡献。
毫无疑义,党中央在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强调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既是对“十一五”信息化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所作的重大部署,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即将开始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信息化战略,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首先是要从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确立信息化具有“覆盖性”、“融合性”的理念,深刻理解“五化并举”、“两化融合”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信息化“倍增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真正把信息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中规划好实施好。其次,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搞清本地的发展需求,制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十二五”信息化专项规划,为“十二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再次,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关键的一点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各级领导们、主管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提高”的目标。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工程,任重道远。目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相当激烈,任何国家和地区包括西方发达国家都不敢有所松懈,无不枕戈待旦,期望领先。信息化水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只要我们在“全面”和“提高”两方面做足文章,“十二五”时期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作者简介:
姚万华,江苏省信息化协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