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记者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社局信息数据中心,被眼前宽敞的机房、整齐的设备、完善的监控管理系统所吸引。从1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到200平方米的机房,从简单的小型设备到14个标准服务器机柜,从无人值守系统到机房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综合系统,楚雄州医保信息化建设每一步都迈得扎实稳健。
据楚雄州人社局医保中心主任金利东介绍: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惠及后代的系统工程,我州在启动之初就立足长远,建立了长效机制,统筹多方,扎实推进,使医保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信息化走活了楚雄医保 ‘三盘棋 ’。”
第一盘棋:思路对头 措施给力
信息化建设不是楚雄州医保中心的工作,但它是医保事业的基础和保障。这样的认识让楚雄州在启动信息化建设时,就提出要建立统一标准、起点要高、一步到位的方案。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应用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它涉及到机构设置、功能配置、人员安排、经费筹措等多方面。因此,楚雄州在出台医保有关方案之前,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和筹备。他们召开多次会议,深入县市了解实际需求,与社保等部门协商,甄选技术合作伙伴等。这些过程,让楚雄州医保信息化建设有备而来。
信息化建设需要把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办公自动化管理、基金监管、宏观决策等内容统筹规划,集成开发,因此对系统的科学性、宏观性要求很高。金利东介绍说,他们制定了 《电子政务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子政务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等文件,把信息化建设列入楚雄州电子政务骨干工程,通过招标甄选出技术合作伙伴,完成本地化需求分析,启用了 “五险合一”社会保险核心平台应用软件。思路对头、高位推进、措施给力,让楚雄州医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2004年,楚雄州被列为全国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2007年,他们以启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为契机,全面提升数据中心机房后台保障能力;2009年,实现全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实时联网;2010年,他们实施异地持卡就医购药联网结算和医保州级统筹,实现了州内同城无异地。一路走来,楚雄州信息化建设已经和医保事业的各项工作相互相承,成为推动医保事业发展的 “安全网”。
第二盘棋:创新思路 实现双赢
“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应用,系统价值体现在应用中。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坚持在应用中发现问题、修改问题、完善系统,在建设中我们医保中心带头应用,以此促进医保事业发展,最终显现实效。”金利东说,在建设与应用的循环互动中,创新是核心。
为了让系统软件内容完整、统一规范,楚雄州在完成社保平台和劳动力市场2大应用系统软件本地化开发、使用的基础上,他们又在应用系统的生产区,对原来分散经办管理的参保信息申报变更、应收实收出入口等医保业务进行统一和规范,为医保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创造性的一步。
信息化不是业务的电算化,是通过信息化实现管理集中、服务延伸,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双向推动的过程。正是在实践中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楚雄医保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了双赢。近年来,楚雄州不仅将医保经办机构由过去的 “专管员”办公模式向 “柜员式”服务转变,而且将医保业务集中到一个窗口统一办理。同时,他们制定了 “五险合一”操作规程,解决了5项社保业务交叉重叠、数据项目入口不统一等问题,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了医保经办的管理水平。
第三盘棋:培养人才 管理升级
在楚雄州人社局信息中心,记者感受到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队伍。金利东坦言,这支队伍是信息化建设之初从医保等部门选调的优秀工作人员,经过磨炼,他们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专家。从门外汉到精通技术的专家,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医保中心的业务涉及面广,专业技术要求高,这里需要的不仅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更需要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对医保工作全方位的把握。通过学习熟悉社保政策信息,了解县市医保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几年下来,他们已经成为楚雄州医保信息化的业务骨干。
医保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培养一批懂业务、会技术、能管理的干部队伍,同时还要保持团队的稳定。 “由于医保软硬件设计带有显著的个人风格,特别是软件编程,一个人写的代码如果换另一个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领会,如果读不懂就要推倒重来。这有很大的风险和成本,因此保持开发员和业务员的基本稳定非常关键。” 金利东介绍说,为了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楚雄州医保中心实行人性化管理,给他们赢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由的工作环境以及畅通的交流渠道。
热情、活力、精气神,正是这样的状态让楚雄州医保中心培养出了一支精英队伍;学习、切磋、专业化,正是这样的投入让楚雄医保打造出了一支有创造力的工作团队。人才是楚雄州医保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所在。随着医保事业的不断拓展,信息化建设需要统筹兼顾的业务量逐步加大,难题也越来越多,正是拥有一支不断创新的队伍,楚雄州建成了省、州、县、乡 (镇)4级畅通的医保信息传输通道,实现了各项数据一条主干传输的目标。他们实施的医保异地持卡联网结算 “一卡通”工程,推动了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使医保事业驶向信息化高速运营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