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注网上“沉没的声音”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干部在面对新媒体时要培育更加平等开放的心态

  领导干部要学会“新闻执政”,做好新闻发布,要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和质疑,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

  在面对新闻热点事件时,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正视热点,公开透明,“把解决问题放第一位,舆论引导放第二位”。

  本报讯 (记者钟达文、谢华兴)记者昨日获悉,东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媒介素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提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进一步深化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规律的认知,加强媒介素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文件还要求东莞各级干部在面对新媒体时要培育更加平等开放的心态,并着重关注网络上一些困难群众的表达渠道和利益诉求,收集和听取他们发出的“沉没的声音”。

  应对新媒体要有新能力

  《意见》中提到,东莞仍有不少干部媒体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部分公职人员的观念和做法仍然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很好地理解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应对新闻突发事件的手段和方式比较简单。

  因此,东莞市委、市政府发文要求各级干部,要积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积极借助媒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善于运用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科学化水平。

  文件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文件指出,要学会“新闻执政”,做好新闻发布,要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和质疑,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

  “真相第一、技巧第二”

  在面对新闻热点事件时,市委、市政府认为各相关部门应该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正视热点,公开透明,“把解决问题放第一位,舆论引导放第二位”,既要避免掩耳盗铃式的回避问题,又要摒弃“都是媒体惹的祸”的认识,避免“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的错误观念和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而要按照“真相第一、技巧第二”、“查清多少公布多少”的原则,以滚动方式不断发布最新信息,尽量减少公众和媒体因得不到真相或者真相滞后而作出不实片面推测。

  此外,市委、市政府要求东莞干部们要推动网络信访工作开展,并积极利用微博等新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开拓网络问政新渠道,坚持着力推动“网上问题网下解决”,还要着重关注困难群众的表达渠道和利益诉求,收集和听取网络上“沉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