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数字环保提升行政效率 智能环保助推跨越发展
“图表融合、数据分级”一张数字环保图,能让一切分层次的环保信息尽收眼底;“铃声一响、民意即通”,你遭遇到什么环境问题,只要拨通“12369”,就有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统为你服务……
3个月前,重庆市第一次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正式拉开了全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序幕,“数字环保”、“智能环保”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推动着环保事业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
在“十一五”规划和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市环保信息中心围绕基础能力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建设与发展成果数不胜数——环保局系统文明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市五四红旗团组织、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优秀集体、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奖、重庆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演练先进单位……
提“效率”
快速反应处置环境应急事件
优化技术支撑智能行政办公
“铃声一响、民意即通”,作为受理公众投诉维权的窗口,12369环境应急平台不仅共享集成了市政务地理信息平台的全市卫星影像数据、地名地址等资源,还实现了来电快速定位、案件办理电子监察、智能辅助热难点案件评估和全业务流程智能化。这使得接到老百姓的投诉到抵达现场进行处置的时间,从以前的30分钟甚至60分钟缩短至目前的15分钟,不仅工作效率提高了,关键是老百姓得到了更好、更快捷的服务。
在遭遇突发环境应急事件时,该平台可通过日常管理更新数据、应急模型知识库、3S技术等支撑,实现快速定位甄别、指挥调度、预案与知识辅助、模拟预测等功能,为领导、业务专家与工作人员提供应急处置和决策支持服务。
有了这个平台,要统计某条河流的流域范围内某时间段内的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或统计重庆各区县的新增排放量,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只需在平台上输入查询条件,立即能显示出结果。这在以前人工统计时需要1-2个月才能做的事情,现在,几秒钟就可以实现。
据悉,该平台在环保部、重庆市政府2010年次生突发环境事件联合演练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得到环保部、国务院应急办等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国内的典型代表。“它突出了科技创新的理念,在智能环保方面不断探索,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全面的信息平台。”环保部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田为勇这样评价。
对此,出席演练的国务院应急办副巡视员陈胜表示,技术先进体现在以应急信息平台和资料数据库作为技术支撑,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和水气污染扩散模型计算,第一时间掌握了现场情况,预测了污染扩散趋势,为快速响应科学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运用环境信息技术提升环境应急事件处置效率的同时,市环保信息中心还实现了市环保局政务、业务流程电子化,业务数据集中管理和应用,并构建了集行政办公、行政审批、监督管理和数据服务于一体的“数字环保”工作平台。
市环保局曹光辉局长提出,“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每个环节清晰地固化下来,不留模糊地带,要使得办理过程信息全部公开透明,让每个人每个环节的办理情况都‘阳光’起来;要通过信息平台关联各类事件,让信息找人,让事情推着人走,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系统自2006年上线运行以来,公文流转数已达6万余件,公文办理周期从纸质流转时的半月、一月缩短到半天、一天;行政审批系统自2007年上线运行以来,累计有1.6万个申报件通过系统联网办理,审批办理周期从以前的30个工作日缩短至现在的15个工作日,每年受理的4000余个申报件中,审批件超期率从最初的5%降低到不足0.25%;“重庆环境保护”政府公众信息网站自2006年升级上线以来,共设置主栏目30余个,子栏目400余个,对外发布政务信息近5万余,累计访问量过百万,网上受理并及时公布公众投诉咨询案件5000余个,逐步发展成为重庆环境信息权威发布的新窗口、政务公开的新平台、政民互动的新桥梁和公共服务的新门户。
据市环保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事件驱动为核心,以收文为事件来源,并以收文事件去驱动相应的政务处理方式,使事件来源与政务处理形成关联,办理过程的记录留痕和文件查询的全面完整。通过针对不同事件类型、结合办理紧急程度,在不同办理环节设定合理的个人办理时限和全文办理时限,用“红黄灯”的方式全程提醒、监控和管理。
此外,通过短信平台技术、办公小秘书系统和桌面提醒等方式,把办公系统的信息及时推送给用户,提醒并督促用户查看或办理,实现“信息找人”。同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传统的垂直流程管理模式基础上,开发了“扁平化管理”矩阵模式,更方便、更直接地实现了领导对文件的并行或跨层级分送,瞬间完成公文传递,保证了文件的快速上行下达,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办公效率。
该负责人讲,“通过全员参与、查漏补缺,不断修改完善,最终让全市环保局系统,实现了公文办理无纸化、环境管理扁平化、效能监管智能化,真正成为工作离不开的‘拐杖’。”
强“服务”
数字平台优化环境综合决策
信息系统促进政务公开透明
“数据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数据,信息化就无从谈起。”曹光辉局长说,构建“数字环保地图”,夯实基础能力成为了首要而且最重要的任务。
市环保信息中心通过数据大收集、大整理,建立了环保主体业务的数据体系,制定了环境空间数据图层规范,出台了基础数据库建设标准规范,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基于GIS的全要素环保基础数据库,构建了“数字环保一张图”。通过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整合开发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环保基础数据库,对重点企业进行详细编码标柱,建成了覆盖了全市8.24万平方公里,包含全市环境敏感点、质量监测点、工业园区、污染源、城市基础设施等300余种专题在内的全要素基础数据库,实现了环保数据的集中电子化管理。
通过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预警平台建设与科学决策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自主开发了基于GIS的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以图表方式集成了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12个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主城14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55个污染源废水自动监测站和34个污染源废气自动监测站采集的实时数据,提供自动监测数据的直观动态展现,并实现了环境质量状况的动态分析,污染源排放状况及设施运行情况的动态监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关联分析。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水、气的预测预警成果将用于日常环境质量趋势变化预测和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扩散的连续动态模拟,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我市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地域特点明显,我们还打造了智能辅助分析平台,以此提升科学决策能力。”他说,通过将基于空间地图的基础数据广泛运用于环境科研、综合分析等领域,开展总量削减等可达性分析,对平台数据进行验证、评估,最后通过科研成果等进一步修正原有平台数据,促进分析平台的丰富完善。
市环保局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的监控预警平台,一方面提升了风险源、环境敏感点等信息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依托通信指挥系统、辅助甄别系统和态势模拟系统等,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把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我市还注重打造审批业务系统、实现透明监管,通过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为实现链条式的环境管理、落实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开发和应用政务大厅接件系统和包括环评三同时、排污许可证、固废转移联单、辐射安全许可等九大行政许可项目在内的审批系统,不仅统一了市级审批接办件入口,更促进了环保审批业务的规范化运转。通过以需促用、以用促建、以用促管,形成了建、管、用的良性循环。
而在政府网站建设上,市环保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政民互动”三大功能,以创新的手段促进环保政务公开的多样化,内容上突出环保要闻和创模动态,功能上强调便捷性、服务性和互动性,进一步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累积访问量已突破百万,真正为环境管理决策者、社会和公众提供了多渠道、全方位且规范、高效、便捷的“一站式”、“一体化”环境信息支持与服务。
近年来,“重庆环境保护”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在环保部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和重庆市政府网站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四年荣获环保部“省级环保厅(局)优秀政府网站”和“重庆市政府部门公众信息网站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谋“创新”
技术探索促进工作方式变革
信息化建设助环保跨越发展
“靠传统的工作方式,说实话,把我们监测、监察的人员编制再增加几倍也不一定够。”曹光辉局长说,“方法革命,才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信息技术探索和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了环境监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事后向事前、从“多层级”向“扁平化”的三大变革。
市环保局自2005年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测平台以来,一个企业、一个排口由一年几个监测数据猛增至几万几十万个,每年的在线监测数据量呈数量级增长,管理的精细度大大提升,一旦出现违法排污的情况,监管人员在监控中心就能马上发现并进行处置。环境监管方式实现了从“一年一瓢水”到“超标就报警”的智能化管理;结合基础数据建设成果,环境监管部门工作决策实现了由“拍脑袋”到“敲键盘”的变革。
据介绍,市环保信息中心建立完善了环境数据管理体系,采用网格化监管模式,实现精细化环境管理,逐步建立了环境数据管理体系,并有机结合业务系统审批成果管理更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更新,污染源普查等专项调查更新,导入规划、测绘等更新模式,确保了环保地图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并以此倒逼环境管理业务工作的规范和机制体制的完善。
“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环境保护也将面临“削总量、改质量,防风险”三大任务,既要服务和优化经济发展,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靠传统的工作方式已难以为继,亟需加快环境信息化进程,为环境管理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撑。
当前,正值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我市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绝大部分区县环境信息化刚起步,基础十分薄弱,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任重道远的市环保信息中心已未雨绸缪。
据悉,“十二五”期间,中心将在环保部、市委市府及市局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继续坚持信息化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宗旨,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认真落实我市第一次环境信息化会议精神,围绕《重庆市环保系统信息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市环保局实现智能化、区县环保局实现信息化”两大目标,扎实抓好“网络传输、业务应用、数据更新”三个一体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服务全市环境信息化工作上来,在推动区县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现全市环境信息化的跨越发展,为探索智能环保新道路、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环境信息机构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