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手段 创新社会管理“司法E通”助力社区矫正显实效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通过司法e信息管理系统,无论矫正对象身在哪里,我们随时都可以对他进行监控,而且还可以给他划定活动范围,超出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四川泸州纳溪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所说的司法e,是中国电信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难题,为司法部门量身定制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司法e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以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为载体,将区域监管功能、信息交换功能、警示告知功能、档案管理功能、考核管理功能和权限管理功能等六大功能集于一体。通过司法E平台,司法管理人员能随时随地了解矫正对象的位置,实施定时和随机位置查询,在预定时间内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是否离开安全活动范围,并提供考核依据。同时,系统管理功能还可实现对矫正对象的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奖惩登记、请假登记、警示告知等情况进行自动评分、累计统计,并通过平台下发教育文件、教育通知、劳动通知以及心理咨询等信息,大大提高矫正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防止脱管、漏管现象,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目前,“司法e通”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已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等12省市推广应用,用户达2.3万户。

轻点鼠标,社区服刑人员尽收眼底

2月的一天,广西来宾武宣县禄新乡司法所覃所长打开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点击定时定位查询功能,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一张电子地图,上面10多个红色的小光点一闪一闪,实时显示配发司法E定位手机的社区服刑人员的位置。

你已超出活动范围,请迅速回到指定区域。当看到禄新社区服刑人员李某乘坐汽车进入柳江县地界时,一条警告短信自动发送至李某手持的司法E定位手机:李某,你因没有请假擅自越界离开指定区域,扣两分。自此,李某再也不敢心存侥幸,擅自越界。

社区服刑人员增多、流动性加大,跟踪管理、档案记载更新、数据分析统计困难,矫正工作队伍力量不足、任务繁重,这些问题使得定期报到、不定期走访、电话抽查等传统的管理方法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司法E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向科技要警力,构建起一道无形的电子墙,有效地杜绝了脱管、漏管的发生。

一人一机  实时定位追踪矫正对象

“司法e通”定位手机的外观与普通的手机一样,除了拥有一般的通讯功能外,还有GPS定位功能。每个矫正对象人手一部,社区矫正管理者可利用电子地图实现高速定位查询。

在特殊情况下,社区矫正管理系统的管理者会为矫正对象设定活动区域。有了“司法e通”的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后,当矫正对象超出所设定的活动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越界时间、地点。同时,系统将自动给矫正对象及其对应的管理者发送告警短信,警告矫正对象已经处于越界位置,同时也提醒矫正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越界情况。

如果矫正对象出现关机等情况,“司法e通”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也会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另外,“司法e通”社区矫正管理系统还可对矫正对象的历史轨迹进行查询。如之前矫正对象在什么时间去过什么地方,都可一一显示。如此一来,就可摸清矫正对象的行踪,预防其再次犯罪。

信息交互 足不出户也可普法教育

除了手机定位,在“司法e通”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上,管理者可以方便的给矫正对象批量发送通知、问候等各类短信。据悉,以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为了对矫正对象进行普法教育,通常是定期召集辖区内的矫正对象“开大会”,进行法律宣传,但收效甚微。有了“司法e通”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后,管理者就可随时向矫正对象群法法律条款,普及法律知识,让矫正对象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普法教育。

在“司法e通”社区矫正管理系统上,还有档案管理功能,相比以前的人工建档,节约了很多成本。管理者通过此功能,为每一位矫正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并自动生动各类统计报表。

建立司法E信息管理系统的长效机制

司法E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把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信息管理长效机制。

日前,中国电信南宁分公司与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签订社区司法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即司法e)合作建设协议,全面启动司法e建设,首批有200名矫正对象纳入该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在全市推广。泸州纳溪区已在14个乡镇(街道)为近100名社区服刑人员配备了司法e定位手机,实现了纳溪区对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管理的全覆盖。重庆垫江县在全县25个乡镇投入使用该系统后已收到初步成效,先后有175名社区服刑人员办理了入网手续,监督纠正了15名未经批准出县和48名无故不接电话不接受信息化监督的问题,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了对矫正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来宾市自从去年8月实施司法E定位系统以来,全市没有一起脱管、漏管事件的发生,纳入社区矫正的人员没有一个重新犯罪。

司法E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了矫正人员同检察官之间的联系,及时有效的解决矫正人员身边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