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向信息化管理要效益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王左利

  以管理赢得秩序
 
  2005年,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化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开始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人们一方面在不断铺路,另一方面,更把注意力集中于“路上跑的车”以及“车上装的货”。教育信息化就是从此开始走向相对比较成熟的应用阶段。首先,一大批基于管理目的的应用纷纷上马,如教育电子政务、一卡通等。其次,一些备受学生欢迎的应用,如IPTV、论坛、流媒体、博客也在校园中兴起。可以说,2005年是校园网走向欣欣向荣的一个大起步。随后,各种校园网应用纷纷呈现。在整个“十一五”阶段,校园网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资源与应用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息息相关的是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在此阶段内,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校园信息化工作者们聚在一起,不断沟通、交流,希望能探索出一条让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得更好,能够对大学未来的教育能起到更大推动作用的信息化管理体制。
 
  2005年,对于信息化管理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在应用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让信息化进行得更好。”这个问题由当时红极一时的P2P下载引发。当时的P2P流量占了校园网总流量的60%以上,这对正常的校园网流量是个很大的挑战。到底要不要管理P2P?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P2P是一种备受用户欢迎的应用,如果打压P2P,必然会遭到用户的不满。“实际上,对P2P的管理是一个信号:即一种备受欢迎的应用出现负面效应的时候,网络的管理者们怎么办。这是应用与管理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最终的结果是,应用让位于管理,“管理是为了让全网的人更好地应用网络,而不仅仅是为了一小部分用户。”相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2005年一件重要事情是教育电子政务的快速部署。教育电子政务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教育行政质量和效率,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以及促进社会对教育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年的发展,教育电子政务的框架已经建立,建成了教育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和部属高校的办公信息联网交换。颁布了覆盖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办公业务网络和门户网站也逐步建立和应用起来。
 
做好规划是关键
 
  2006年,职业教育迎来春天,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也被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专门的现代远程教育规划,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软件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少,内容不成体系;教师的远程教育技术和教学策略应用水平不高;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单一,发展缓慢;学校的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职业教育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实质上也反映了许多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现状。
 
  2007年是“十一五”的关键之年。“十一五”规划侧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总体来看,各学校在做规划的时候,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和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本刊当时发布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十一五”教育信息化规划,并且发布了一些知名院校的规划,希望以此为其他地区和高校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2008年,这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时期。一些优秀的先行者开始对早期信息化的模式架构提出思考。他们认为,高校信息化以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基础设施为主,而对用户重视不够,随着信息化的深入,高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对信息化支持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如决策支持、评估考核、教学科研过程支持等。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成为大势所趋。一些学校提出了数字校园2.0的观点。与数字校园1.0相比,2.0更注重对学生的服务,也更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
 
  这实质是从顶层设计方面对信息化的构架进行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反映了学校信息化管理者们期待用一种新的理念,提供一种新的服务,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这更是一个信号,代表了信息化管理者们试图创新的美好心愿。而且,更重要的是,数字校园2.0并不遥远。几年后我们反观发现,当时所提倡的数字校园2.0现在俨然是一种共识,即: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服务。
 
  同年,《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以及依据此而进行的针对全国各地各类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所作的调查展开。
 
  教育部把全国高校的相关专家聚合在一起,共同商讨推出一个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即《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这个指标体系导向性很明确,即以应用为导向。“主要基于对前些年的基础建设投入过多,而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的反思。”
 
  参与此次项目的复旦大学张计龙表示。评价的结果显示,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一些基础应用实施得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对科研等支持不够。这次评价针对211高校,985高校,该指标体系以及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等都进行了普查。起到了以评促建的效果,为未来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了校正的作用。

 融入主流工作
 
  2009年,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人们对于CIO的呼声渐渐高涨。高校CIO源自国外,在一些知名大学,如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MIT大学等都有专职的CIO,他们专门管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而在国内,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CIO。因此,人们呼吁在国内能推行CIO制度。
 
  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及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出。“对信息化的强调前所未有,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迎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之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表示。
 
  2011年,“十二五”的第一年。对比“十五”,“十一五”来看,“十二五”中教育信息化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程度,“十二五”是转变的关键期。
 
  “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融合各类新型信息化支撑手段,有效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主流工作的全面开展,推动学校各项体制机制的改革与深化,从而为支撑各大中小学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如今,“十二五”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对于信息化管理体制的探讨仍不绝于耳。
 
  思考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一,进行顶层设计,强调全局设计。二,以机制调动积极性。三,以人为本,前瞻部署。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健表示,信息化工作必须要解决体制的问题。顶层设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需要明确下来。但信息化又不必过于统一,因为信息化本身是最开放的,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无疑要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
 
  信息化要做到让管理层满意,让学生满意,这对信息化部门来说,是一个使命,更是一个挑战。浙江大学鲁东明认为,信息化工作主要做三件事:第一是业务重组;第二是理念的更新;第三是手段的创新。“这三点是我们真正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