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微博可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来源:搜狐 更新时间:2012-04-14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佛山市人民政府和新浪网共同协办的“2011·佛山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于10月29日在佛山市举行。

  以下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演讲实录:

  李铁:非常高兴能够在佛山举办智慧城市的发展论坛,我们办智慧城市我想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搞,这次用社会管理创新的词,恐怕更符合当前和社会现在发展的形势。我今天就社会管理创新发表个人的看法。

  首先是智慧城市的理解,最近参加了各类的研讨会,跟地方政府打了不少的交道,现在富的城市和穷的城市都在搞智慧城市,我们现在归类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未来城市、智慧城市。了解所有分类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所有的特点,大家都注意到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的功能有什么样的扩展,对我来讲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强调的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对城市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有什么样的作用。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将高科技新技术运用到城市管理中,强调城市的智能化,例如网络化、公交的智能化,甚至家庭的智能化,有的大公司积极的参与到智能城市的设计中,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这些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在哪里。我们对于城市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认识有多深,到了怎样发展的阶段,政府是否已经可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所谓新技术,我从国家机关到现在很多年了,我知道在很多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中,是否每个人都能够达到掌握数字信息的基本技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虽然在新技术广泛的影响到中国的各类城市的发展,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空间上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政府公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和社会掌握大量智能的手段和方法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信息化城市、智能城市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特别的担心。中国的城市化,我们现在看到了,有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现在出现了智能城市,智慧城市,一方面感到欣喜的事,这些名词对城市的发展有促进,特别是非发达地区的城市,是否会出现另类的政绩工程。

  我们看这个表,我们专门到美国考察过城市的智能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投入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的城市是某些方面投入还是全面的开展智能城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理清。

  作为我们来讲,可能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智能的硬件化,今天开会有两段:上一段强调的是软的作用,下半段更多考虑的是用现代技术的方法改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核心的问题是,所谓的智慧城市大概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第一,公共服务理念,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强调管理。

  第二,政府智慧和社会智慧的对接,所谓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硬件,更多的是软的,大众的公共参与,如何通过智慧的方法,通过新技术新手段达到对接的效果,使城市的公共服务更好的服务广泛的大众,这是我今天发言的主题和主要思想。特别是要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防止出现一系列的形象工程。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智慧城市的发展,如果强调跟大众对接的公共服务的体系,微博会给我们带来特别大的变化。借助微博和网络的微智慧如何进行城市的公共服务,最近各地方都在开不同类型的研讨会,都是视微博为洪水猛兽,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观念,形成了大众的媒体,每个人都是媒体、编辑和记者,最后每个人都有发微博的功能。但微博使我们看到世界两类的反差:

  第一、我们看到很多不想看到的东西,原来没有看到的东西,可以迅速的放大。

  第二、过去在传统媒体上可能看到大好的世界,一片光明,现在看到怎么这么多黑暗的东西,这个时候,所有政府的管理人员,政府的工作者,对微博有一系列心理上的抵制。

  我们采取一系列的管理,例如实名制,如何控制媒体不良倾向的蔓延,我做城市管理后,发现另一类情况,我们看到微博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新技术,因为背后要有很多硬件的支持,从交往的功能发展到媒体的功能,最后是社会运用的功能,蕴藏了巨大的潜力。

  微博可以成为城市新的公共服务的平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瞬时的反应各种应急信息,例如在北京的时候,突然看到着火,如果政府看到着火的时候,就知道图片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就可以果断的采取措施,在微博反馈的时间和速度和开放程度,都有利于政府的公共服务的。

  现在的微博的应用,大概还是单向的,政府发布信息的平台,对外宣传和城市营销的重要阵地,也是在于起步的过程中,重大的民生信息和管理平台。

  应急救援、重大灾害的救助,刚才李书记说了,可以在微博上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想将微博和公共变化的服务平台相互对比,例如110、120的救助对比,实际上建立微博的平台,相当于建立了电话的公共服务平台,当然它们两个功能是不一样的。微博的优势在于信息反馈及时、全面,而且可以附加图片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在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可以通过图片迅速的反馈回来,使你知道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可以果断的处理。

  例如北京哪个地方跑水了,哪个地方地下井盖漏出来了,决策者知道了,就可以决策。这几年我遇到问题就会打电话,因为电话是由来接的,如果情绪不好可以不接,但是微博是不行的,你不想知道也会反应出来,北京交通台有一个大屏幕,将北京大部分主要的干道都反馈出来,微博也是这样的,你不想接,也不行。

  但电话有语音的问题,口音的问题,造成激烈的对抗,微博是不同的,看到文字后就直接的知道事情发生了什么,可以不通过对抗性的交流就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或者是采取一定果断的措施。

  城市要进行规划,发布规划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微博反馈大众的意见,其实我们知道从去年到今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做出了很多重大决策,都参考了微博。当然有的时候,微博反映的过于强烈和激烈,是不是就代表了全体大众的反映,恐怕还有一定的问题,普及度不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意见,但是反馈速度之快,反馈意见之强烈,足以左右政府的决策,如果利用得好,采取比较积极的方法征询意见的时候,会给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更好和大众的评价。社会决策、政府决策的公共参与可以在微博上更好的实现。

  由于我们对微博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微博跟电话系统还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进行了比较,普及性不如电话系统,受众系统有限,一定是有文化,是可以发文字的,使用上不如电话系统方便,上网费用贵一点,硬件设施,覆盖的空间不及电话广泛,需要更大的无线网络系统支持。

  现有的技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电话电信和长途有很多人支持和服务的,现在没有一个城市意识到,是否可以建立到大屏幕的公共空间的微博处理墙和处理空间,因此涉及到大屏幕的使用,办公地点群的使用和区域的使用,还有政府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没有一定的投入,没有认识到利民的作用,因此投入的作用有多大不清楚。

  尽管大家还没有认识到微博可能在应用上会有重大的社会效应,特别是改善政府的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会有更积极的作用,现在应用还有很大的作用,单向沟通,还没有形成双向沟通,对媒体的功能认识过多,便民的功能、应急的处理功能没有充分的理解,政府决策上,官员绝大部分不敢实名上微博,投入上有差距。

  今天有很多政府管理的人在这里,首先要避免将微博妖魔化,发挥微博在公共服务上的便民性,不是局限于公安和消防部门,我跟新浪的朋友建议,是否可以在地方政府建立很多微博处理墙,将不同的信息直接反馈到墙上,所谓中心的管理员就将所有地方发生的情况,及时的通报给市政府和有关的领导,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改进设施状况,同时降低成本,智慧城市有很多的内容,中国很多的改革是倒逼的,当新技术手段应用后,想回避都不行,现在因为新技术的使用,使得你不得不面对舆论,如何积极的引导新技术,向更好的公共服务发展,恐怕在面对新技术的时候,政府要及时的调整决策,是否敢于投入,使微博成为利民的公共工具,同时成为社会管理和沟通的桥梁。

  我们私下讲,中国特色和社会民主化道路,不一定要走西方的方式,但是中国大众参与和公共参与的决策通过双向的沟通,是否有助于民主化的管理和公共化的服务,更好的开展下去,恐怕这就是一定的尝试,我们希望在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硬件设施的改善,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强调软的管理,如何将新技术及应用改善公共服务的方法,使政府的决策能解决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民生中发展的一切问题,这就是我对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创新在微博上的看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