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贵文物完残程度分布数量统计图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项目工作组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文物调查项目”)是一项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主导,以摸清馆藏文物家底、提高文物管理水平为基本目标,以调查馆藏珍贵文物资源、采集文物基础信息为基本形式,以数字化的影像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文化遗产领域的一项数字化基础工程。该项目自2001年启动,经历十年艰辛努力,凝聚无数辛勤汗水,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于今年6月圆满结项。 一、历经辛苦 十年乃成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更为便利和有效的方式。这不仅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推动了文化遗产工作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上发生一次深刻革命,为实现文化遗产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2001年,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经过认真调研,决定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全国文博系统开展文物资料调查工作,建立文物系统人、财、物综合数据库和信息网。同年12月7日,国家文物局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山西省文物调查安排布置会。以摸清全国馆藏文物家底为目的的“文物调查项目”由此拉开了序幕。
“文物调查项目”大体经历了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2001年-2005年)。2002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成立了“文物调查项目”领导小组,共同规划和部署试点工作,确定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项目执行机构,首先在山西、辽宁、河南、甘肃四省进行试点。四个试点省都成立了由文物(文化)和财政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省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省属各市(地、州)也相应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并确定了项目工作机构。经过四年项目建设试点,在四省文物、财政部门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的密切协作下,“文物调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共采集馆藏文物154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近40万件),影像资料70余万幅,在基本摸清了四省馆藏珍贵文物家底情况的同时,摸索出一套“文物调查项目”组织方法,形成了一套数据采集标准,研发了一套文物数据管理软件,并在四省市完成了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为以后的试点推广奠定了基础。
2005年6月13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召开“文物调查项目”试点工作总结会,高度肯定了项目试点工作成果,认为试点工作基本摸清了四省文物系统馆藏珍贵文物的家底情况,初步摸索建立了项目管理、运行模式的雏形,为项目推广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试点推广阶段(2005年-2008年)。2005年试点工作总结会以后,为了深化试点成果,进一步加强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在2005年到2008年,“文物调查项目”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北、浙江、广西、四川、陕西7省区分两期进行了试点推广。进入试点推广阶段以后,随着调查范围的扩大和工作任务的增加,调查工作的每一个流程,都需要统一和规范。照片如何拍摄,表格如何填写,调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调查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在这一阶段中,经过认真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对项目执行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一是调整了项目目标任务,将文物系统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作为数据采集的重点;二是调整了设备采购方式,明确按照项目建设硬件标准配置清单,统一招标采购后配发各省(后鉴于统一招标采购的时限较长,改为由各省自行组织招标采购);三是调整了人员培训形式,在湖北等地尝试开展了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实地培训;四是调整了项目管理模式,由国家文物局与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签订任务承诺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通过这些调整,项目在数据采集、标准研究、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截至2008年底,七个试点推广省(区)共采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498,121条(其中一级文物19,290条),拍摄照片1,403,413张,数据总量达到5.8TB,在数据采集、标准研究、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下一阶段“文物调查项目”向全国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基础。
第三阶段是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2010年)。2008年12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全面推进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北京等20个省份全面启动项目工作,《通知》将“文物调查项目”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为:2010年8月底前完成各省文物系统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馆藏珍贵文物的数据采集工作,其中一级文物数据报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审核入库,二三级文物数据报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备案。同时确定了“边采集、边审核、边报送”的工作原则。2009年2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文物调查项目”作出统一部署。至此,项目工作正式由试点推广阶段转入了全面推广阶段。自这次会议以后,项目工作范围在很短的时间里遍及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从昆仑山巅到扬子江尾,从长白林海到南海边垂,全国各地的文博工作者,纷纷投入了“文物调查项目”的工作进程之中。
这一阶段以试点推广阶段确定的数据采集模式为基础,在北京等20个全面推广省份采用统一标准、统一软件采集馆藏文物数据。由于这一阶段项目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涉及的单位、人员、文物数量众多,加之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工作时间相重叠,难度很大。为了切实加快项目进度,确保项目目标如期完成,在项目进入全面推广的两年时间里,国家文物局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先后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2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报送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要求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增强紧迫感,合理安排并切实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在2010年8月底前完成全部馆藏珍贵文物数据的采集工作。在全国文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按时完成馆藏一级文物数据的采集与报送工作;绝大部分省份也都顺利完成了二、三级馆藏珍贵文物的备案工作。在这一阶段,20个试点推广省(区、市)共采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781,921条(其中一级文物19,637条),拍摄照片1,723,683张,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
二、成果丰硕 影响深远
“文物调查项目”作为一项覆盖全国的馆藏文物资源调查工程,一项涉及全国的博物馆业务能力提升工程,一项惠及全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基础工程,实施十年来在采集馆藏文物数据、推进文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采集成果。“文物调查项目”共完成1,660,27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其中一级文物48,006件/套,二、三级文物1,612,269件/套,拍摄照片3,869,025 张,录入文本信息3.05亿字,数据总量15.16TB,此外,还采集馆藏一般文物数据137万余条,建立了国家、省、收藏单位三级分布式文物信息存储体系。
二是标准建设成果。为保证数据采集质量及项目实施的规范化、科学化,结合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项目执行机构研究编制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著录规则》等十多项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了以文物数据采集、管理为中心的适合数字化技术要求的标准规范体系。各地也结合自身情况,编制了项目工作规章制度和实施标准,既确保了项目进展,也为项目成果的推广利用奠定了基础。
三是文博信息化建设成果。“文物调查项目”实施十年来,极大地推进文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查项目共配置数据采集用计算机1,517台、称量测量设备1,013台、照相设备558台(套),建设了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和17个省级文物数据中心机房,机房总面积达2,066平方米,数据存储设备总容量达229.7TB,为文博信息化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研发了《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省级馆藏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国家文物数据中心馆藏文物数据管理系统》和《文物数据管理应用服务系统》等软件,形成了一套服务于各类文博机构,集成文物信息采集、综合管理和应用服务等多项功能的软件体系。
四是文博信息化队伍建设成果。“文物调查项目”搭建了一座文博信息化专业人才锻炼培养的平台。项目执行机构先后组织了9期以项目管理、软件操作、影像拍摄、采集标准等为主题的全国性师资培训,共培养项目管理和技术骨干338人,赴各省(区、市)开展业务培训40余次,全国共开展项目培训200余次,参培人员万余名,形成了一支文博信息化工作队伍。广大文博工作者通过参加项目培训,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术,并在文物数字化建设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管理文物工作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文物调查项目”经历了十年的历程,已经完成了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除故宫(微博)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外)全部馆藏珍贵文物数据的采集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文物数据资源目录和文物身份统一标识为核心,以文物数据交换平台、元数据管理为手段的基础数据架构和运行体系,以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国家、省、收藏单位三级文物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体系已见端倪,在填补国家文物行业基础数据空白的同时,也为大规模数据管理与应用奠定了基础。在项目现有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构建以文物本体为核心的文物知识库、全文检索、统计分析应用服务,为政府提供业务支撑,为保护科研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三、优秀经验 引领发展
“文物调查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央政府文物、财政部门联合组织,文物系统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参加,针对馆藏珍贵文物,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的大规模文物基础资源调查,经过多年实践,在项目的组织方式、工作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文物工作规律、适应文博行业实际的文物数字化国情调查之路。也为国家在下一阶段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物部门与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联合组织,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是项目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与途径。“文物调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根据新时期信息化条件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共同谋划、联合启动的。财政部连续十年拨出专款,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并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成立了全国项目领导小组,共同规划和部署项目工作。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工作一线,了解需求,解决困难,鼓舞士气,推动进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努力筹措专项资金,有的还与文物部门联合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并肩协力,推动项目持续推进。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各项任务的落实,是项目有序开展和实现既定目标的基本保障。
——各级项目领导和执行机构结合文物工作特点和项目管理规律,科学部署,认真组织,统筹兼顾,精心安排,措施得力,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作为全国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执行机构,承担了项目方案编制、标准研订、人员培训、质量监管、数据接收管理等繁重任务,始终与各地紧密联系、协调共进,担当好项目的中枢和桥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省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河北、浙江等由省领导亲自兼任领导小组组长),组建项目工作机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本省项目工作方案,并在各地(州、市)文物和财政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基层文博单位开展工作。各数据采集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计划,制订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严格监管质量,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方面在项目管理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制度、方法、模式,如河北省的初期指导→中期核查→后期审核验收“三步走”管理模式、山东省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的数据采集任务按日量化与进展情况月报制度、浙江省的在线咨询和建立网上业务交流群的做法、广东省的项目经费绩效自评估机制和方法等,不仅实现了项目的科学组织,也丰富了文物保护事业的整体管理智慧。
——统一的标准规范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质量的根本保证。“文物调查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项目工作内容涵盖上百万件(套)文物的清库调查、纸档完善、文本采集、影像拍摄、数据审核、数据汇总与管理利用等各个方面,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电脑操作、软件应用、影像拍摄、数据库管理等多项信息化技能。项目把标准规范的研订与普及工作摆在首位,编制了从馆藏文物信息的采集著录、审核报送、软件管理到网络传输、平台搭建、安全维护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设计了文物数据信息采集样本,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和咨询答疑、技术交流平台,组建了各个层级的专家指导和数据质量监管组,有的省份还安排文物鉴定审核机构直接负责数据审核把关,有效地保证了馆藏文物信息分散采集、批量合成、逐级入库、科学管理、有效利用等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保证了数据采集和项目建设的质量,为项目成果的推广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大文博工作者积极拓宽思路,转变观念给项目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物调查项目”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的文物数据采集,建立了更加完整、准确、规范的馆藏珍贵文物档案,在内容、数量、质量、保管方式、管理利用等方面都比以往有较大突破,大大丰富完善了文物事业基础资料,为文物信息统计、保护修复、研究管理、展陈组织、交流合作、遗失追索、经费管理等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也为国家掌握及保护、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科学规划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建立了基础数据,加之项目初步建立完善的文物信息化网络及基础设施,推动了文物管理从传统手工管理向现代信息化管理的转变。“文物调查项目”的效果已经远远超过预期,并且还将不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对文物数据的动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带来项目的持续良性发展。
“文物调查项目”是我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科学建档和信息化建设的一次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十年间走过一条不断摸索、积极奋进的不平凡发展之路。在项目工作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参与项目工作的全体人员,秉承甘于奉献的传统,以极大的热情、无畏的勇气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实践,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专门成立了由文物、影像、计算机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区级采集专家组,跨越新疆的天山南北各地州、市、县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均克服了各种困难,从各个部门抽调了大量工作人员脱岗参与数据库工作;青海省文物工作者,克服玉树地震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想方设法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了本省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报送工作的如期完成。他们这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也是项目工作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
“文物调查项目”已经圆满结项,但其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仍将留下深远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随着“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全面展开,我们所收集的文物数据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文物数据资源也必将会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得到共享与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通过可以广泛传播的文物数据,穿透时间与空间,跨越天空和海洋,自由自在地感受来自中华文明的无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