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作为百姓的“安身立命”钱,是关乎百姓幸福与否、生活质量高低的基础保障,也是千万双眼睛关注的焦点,确保其安全透明使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说到底,社保基金必须是一块除了百姓谁也不能动的“奶酪”!
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天津市社保基金收支达到770亿元,社会保险覆盖面超过1039万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药店1000余家。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量,面对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安全性迫切而强烈的要求,如何防范风险,杜绝百姓的“救命钱”在“灰色通道”蒸发?
近年来,天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终把加强社保基金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社保基金资金量大、管理环节多等特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制度+人防+技防”, 建立完善社保基金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其安全使用、监管到位。
用制度再造经办规程
科学的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基础。该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的实施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举报奖励办法》、《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要情报告制度的通知》等十几个规范性文件,建立26项内控制度,形成覆盖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以及覆盖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财务管理、内部稽核、权限制约、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在业务操作中,坚持财务核算“三个分开”,即:预算与执行分开,相互制约;经费管理与基金管理分开,避免资金性质混淆相互挤占;业务数据与会计、统计数据分开,相互核对。
实行“五项制度”,即保险待遇支付和基金拨付三级审签制度;财务与业务、财政、银行对账制度;基金征收到账率、支付准确率和操作质量考核通报制度;基金运行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基金风险和支付压力的预警报告制度。狠抓“六个规范管理”,即规范基金的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特殊业务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基金结算管理。同时对社保信息系统增加必要的逻辑校验功能和权限管理及数据提取更改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信息数据,信息系统拒绝录入和运行。
“零现金”管理化解收支风险
为了尽可能减少经办环节,中心推行基金一级结算,“零现金”管理。按照天津市社会保险统一制度、统一管理、五险统一征缴、分险种统一发放的制度设计,一改过去沿用的市中心、区县分中心两级管理、两级核算模式,通过数据汇集和银行联网,统一对各项基金进行归集和支付管理核算,提高了基金的归并速度和运行质量。基金当日归集,集中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基金的安全。
针对原有缴费方式单一的问题,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缴费,实行委托扣款、POS刷卡、银行临柜、小额借记、异地电汇等缴费方式,让参保对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适合、高效的结算通道完成缴费,搭建起了更加统一、安全、稳定、高效的基金统一收款平台操作系统。“钱从银行走,数在网上流”的“零现金”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基金收支环节,缩短资金在途时间,使得现金收支管理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目前,与中心合作服务的银行网点达2000余个。
“电子眼”为救命钱上安全锁
2010年3月,中心依托全市医疗保险刷卡结算信息网络,建立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对参保人刷卡结算的每笔医疗保险费用实行“无盲区”实时在线监控,实现全市所有定点医院、药店、执业医保医师、药师、参保人员诊疗就医行为的“全程透明”。监控系统对发现的违规骗保行为,可在20分钟内锁定医保刷卡,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锁定违规证据。
截至今年9月底,监控人员通过对4000万条数据的综合分析筛查,对3212名出现违规行为的参保个人进行了停卡处理;暂停了199名违规医师和药师为参保患者服务的资格,并且对这些人员进行约谈教育,实施面对面约谈2524人,电话约谈1256人,有效规范了医保运行秩序,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
稽核监督、专项检查“双管齐下”
中心通过畅通五个渠道,有力开展稽核监督工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查处机制;畅通与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渠道,做到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定期联络、定期通报;畅通与110报警中心、交管部门、120急救中心以及养老金代发机构的信息交流渠道,准确查处违规冒领行为;畅通社保内部的协作互动渠道,实现工作上下贯通,内外一致;畅通与司法、公安经侦部门的法律援助渠道,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违法行为。
自去年以来,中心会同卫生、药监部门对该市医保定点医院、社区服务站以及定点药店进行专项检查1239次,对查实的虚假申报、以物充药、以药串药、纵容冒名就医等行为,依据《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诊疗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存在违反规定开出巨额药品费用等问题的218名医师暂停了为参保人员服务资格;对756名恶意频繁就医刷卡及倒卖药品的违规患者停止其刷卡,实施约谈教育并要求退回医保基金。截至2010年底,已追回医保服务机构和个人违规骗保基金623万元。(孙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