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来源:中国昆明 更新时间:2012-04-14

我国已将物联网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对实现以昆明为中心的中国西南乃至东南亚、南亚物联网产业的中心区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的任务部署,为把昆明建成物联网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基地,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物联网产业集群,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物联网概念与产业界定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RFID(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技术和产业主要包括物联网硬件、软件、系统集成维护、运营管理服务等。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三网”融合、提升社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将产生广泛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度的互联网报告中,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并预言“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到来”。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新战略,制定并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提出“泛在网”国家战略,重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韩国提出了基于IP的泛在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许多国家把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将催生数万亿级的新的产业集群效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与欧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是当前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之一。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内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光子和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演进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开展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应用项目。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无锡、深圳等地都在开展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并实施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三)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昆明市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与国内发达地区具有同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昆明市高度关注和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推进器。2010年9月,昆明市在昆明学院成立了“昆明市物联网及泛在工程技术中心”,昆明市五华区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园建立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机构,2010年1月,“物联网核心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促进了昆明市物联网产业链形成。在应用方面,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云南红云红河集团等企业已经尝试研究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昆明市各通信运营商开始尝试提供物联网应用领域的通信运营与服务。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应用为先导、产业为主线、技术为核心、创新为动力,以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目标,按照“一个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一个产业园区、几个应用示范先行区”的思路,坚持实用、规范、创新的发展理念,以点带面,逐步拓展物联网应用领域,打造立足昆明、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感知昆明中心。使物联网产业成为昆明市“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二)发展思路
1.提高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提高物联网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物联网国际国内合作,引导产业链协同开展物联网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形成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
2.集聚各方优势,推进标准制定。推动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物联网标准化协作机制,加强产学研用各环节的协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逐步确立并扩大我市在物联网领域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
3.注重应用驱动,发挥示范作用。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积极开展物联网行业示范应用,积累技术发展、产业应用、经营管理、政策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共性需求,建设物联网技术、测试、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
4.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物联网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各级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我市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统筹规划协调,形成推进合力。依据国家有关物联网发展战略,结合昆明实际,科学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全市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合力。既要鼓励大型企业积极投入物联网相关产业,更要加大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创新,进入物联网及相关产业领域。
(三)主要目标
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深入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我市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一中心、一园区、四基地、一高地”的战略目标。即:建成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物联网产业园区,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基地、应用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立足西南、辐射和影响国内物联网市场的物联网产业高地。
1.提升产业发展规模。至2015年,完成物联网应用型特色化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集聚规模较大的各类物联网企业,力争达到300亿元的产业规模,培育数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物联网产业。
2.扩大市场竞争力。至2015年,在昆明市物联网及泛在工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鼓励国内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物联网产业相关机构,集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与研发中心,在物流、旅游、环保、农业、食品安全等行业,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
3.加强产业队伍建设。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加快物联网领域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至2015年,引进和培养一批物联网领军人才,加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初步显现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联动效应,将昆明市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及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物联网人才高地。
4.深入推广示范应用。围绕全市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深入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和优化物流、旅游、环境监测、精准农业、食品溯源等领域的资源配置。以示范应用牵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可盈利和可复制为核心,积极探索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将昆明市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
三、重点发展领域和主要发展任务
(一)重点发展领域
通过政府推动、应用牵引和创新驱动,重点攻克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力争在制约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建立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1.重点技术发展领域。着力发展集成与应用技术,攻克一批在物联网特定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一是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发展RFID封装集成、物联网应用集成、软硬件接口集成及物联网智能控制集成;二是推进物联网应用及标准化。参与物联网技术协议与规范、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工具及中间件构造标准制定;三是发展共性支撑技术。加强编程、系统测试、情境感知、稳私保护等共性技术研发及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研究;四是发展无线传感网节点技术。加强对各类低功耗、低成本无线传感网节点技术及其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研发;五是发展物联网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加强物联网网络体系架构、传感通信与协同感知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
2.重点产业发展领域。重点培育物联网核心产业,以先导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领域;二是发展物联网支撑产业。支持发展传感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等相关支撑产业;三是发展物联网带动产业。利用物联网产业化和应用对传统产业的重大变革,重点推进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的发展。
(二)主要发展任务
抢抓发展机遇,加快物联网科教研发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的引进集聚,以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和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为核心,抢占技术、产业、应用、人才制高点。
1.建立技术和产业化研发机构。重点建设昆明市物联网及泛在工程技术中心,作为昆明市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服务的引领机构,集聚整合昆明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源,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孵化,加强技术集成,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2.建设昆明物联网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依托昆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实用的物联网技术研发、测试、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优势,积极引进中介服务组织,提供投融资担保、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交易、人才流动等服务。
3.规划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载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打造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核心区(规划用地100亩),形成以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云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团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重点区域,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应用示范园区、产业园区和人才培训基地,鼓励物联网相关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各县(市)区政府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为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和服务,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积极向物联网核心产业和支撑产业拓展,做大、做强全市的物联网产业链,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互动共赢的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
4.推进应用示范,提升市场服务能力。重点推进经济和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物联网示范建设,以企业和市场为主体,加快推进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感知旅游、智慧灾害防控、感知农业、智慧安全、智慧医护、感知物流、智能电网、支撑环境等11个方面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昆明市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项目表

工程名称

重点应用示范

项目

简  介

1.智能工业

工业程序控制系统推广项目

以全市支柱、重点产业企业为主要应用领域,以物联网为技术方法,建立全工艺流程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施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环节的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基于物联网的节能、节源建筑示范项目

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在政府机关、科研院校和商业区写字楼铺设物联网,实时收集水、电等资源使用信息,根据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照明和水源。

装备产品升级推广项目

在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中集成物联网技术,带动装备升级,提升相关行业产品竞争力。

2.智能环保

滇池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及预警建设项目

建立滇池及其水系的水质监测物联网平台,实时获取质的动态信息,完成分布式协同处理与信息综合,对水质恶化及时报警并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宜居城市环境品质智能监测平台建设项目

在城市市区和重要工业区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环境品质监测系统,为管理机构评估环境、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重点排污企业智慧化远程监控平台建设项目

针对重点排污企业建立排放物实时监测物联网系统,实时获取企业排污信息,加强对污染物的及时处理。

3.智能交通

交通流量与违规监测网络及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城区交通流量实时监测与动态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传感车牌和交通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停车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停车智慧诱导和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查询和自动收费功能。

4.感知旅游

感知旅游景区建设项目

建设能够实时回馈全市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相关物理信息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实现全市旅游业的智慧化。

RFID导游证管理

基于RFID导游证,实现对导游信息快速核对管理,及景区景点签到管理。

5.智慧灾害防控

水文物联监测及洪灾预警平台建设

建立水文智能监测系统,对洪涝灾害及时预警,与水务、气象部门和城市应急指挥系统联网。

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设监测云、水、露点、冰厚、雷电等的高密度微气候物联网监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对中小尺度的气象灾害及时预警。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系统

建设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坝、喀斯特塌陷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和有效应急处理。

6.感知农业

精准农业物联网系统

建设农业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完成风、光、水、热、肥和农药等数据的采集和环境控制,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智慧化服务,并有效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重点建设蔬菜瓜果信息溯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花卉及烟叶种植环境监测、生产管理和防盗监控系统,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推动花卉、蔬菜大棚种植数字化发展。

农业服务、管理和远程监测平台

建设农田服务、管理和远程监测平台,完成数据采集和环境控制,为生产全过程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和决策服务。

7.智慧安全

重点区域周界防入侵示范项目

在重要区域的周界建设基于多种物联信息、低误报率的入侵检测系统,接入城市公共安全物联网平台。

城市公共安全大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城市热点地区物联网监控系统,具备异常事件自动发现和智能预警功能,覆盖主要商业区、娱乐区、主要交通路口和治安事件多发区,与消防、公安、急救等部门联动,实现实时监控、应急指挥和事后评估。

重要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平台

在重要的桥梁、建筑、隧道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中铺设物联网,对设施的结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避免重大事故。

隧道安全管理系统

针对隧道施工现场监测需求,集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区域定位、安全预警、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金融押运安全监管系统

针对金融行业的银行网点,金库和押运公司应用需求而设计。主要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对押运人员、押运车辆、配备枪弹物资和钱箱(库包)的登记扫描、监控、查询与管理等功能。

智慧小区示范项目

通过在住宅小区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联入城市公共安全平台的小区安防系统以及家庭安全环境监控平台

8.智慧医护

疫苗冷链管理系统

疫苗通常需要全程冷链运输,系统实现对疫苗运输途中状况的监控,包括车内温度、汽车行驶状况等,从而保证疫苗的安全,实现疫苗产品的可追溯性。

个人健康实时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通过物联网,建立可实时感知个人健康信息的监测和服务平台,主要面向老年市民、离退休人员等开展小规模试点。

智慧重症监护病房示范平台建设

建设重症监护病房智能系统,对危重病人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医疗护理费用,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益。

9.感知物流

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

建设危险品运输位置感知和泄露全程监测平台,实现用户、物流、路政、交警和消防等部门联动。

集装箱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及平台

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机场、车站感知调度与通关平台,通过堆场内的物联网,实现人员、货柜车和集装箱定位跟踪与智慧调度,提升站场调度效率,加快货物通关速度。

食品流通追溯系统

在肉类蔬菜等食品安全溯源示范应用的基础上,扩大基于RFID标签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物联网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综合食品溯源管理基础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呼叫服务平台,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和安全监管。

云港智能物流系统

建立基于云南国际物流智能无水港物联网系统,通过云港保税物流的特点,以点带面,促进云南智能大物流的形成。

10.智能电网

电网电力设施智能监测网络平台

以电力设施状态监测和高空塔架应急抢险等应用为切入点,建立基于移动通信网路的智慧电网物联网,保障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地运行,为工业生产提供健康的能源环境。

智慧化远程抄表系统及网络升级项目

建立电力远程抄表平台,实现全远程抄表和智能缴费,提升基础设施精细管理和自动化运营能力。

11.支撑环境

建立物联网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

依托昆明学院,建立培养以小语种物联网人才为支撑的辐射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物联网示范工程;建立物联网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5.建设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以昆明学院为基础,联合省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物联网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建设,促进优质学科资源的整合与汇聚。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和团队。
6.注重规划引导和前瞻研究。加强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实施工作,强化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各县(市)区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引导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纳入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加强物联网前沿技术的研究,跟踪国际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
四、加快昆明市物联网发展的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依托昆明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统筹昆明市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制订、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设立市物联网专家指导委员会,搭建全市物联网发展咨询决策智囊团,为全市物联网发展决策开展咨询;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举全市之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有效地解决专业化园区建设、技术发展、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物联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财税政策。相关产业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归口安排,财税优惠政策按市里已有的相关优惠政策执行,对我市物联网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
2.投融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物联网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对成功融资和再融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物联网企业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合同质押、资质抵押、信用保险、科技保险等试点。对投资建设物联网重大项目的,可由政府投资公司出资、产业投资、跟进投资或提供融资担保。
3.科技创新政策。在重大科技专项中,对物联网相关技术领域创新项目予以研究开发应用支持。鼓励物联网企业联合在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申报国家(省)级重大项目、组建联合实验室,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企业的认定服务工作,激励成果转化。加快物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实验资源和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推动物联网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园区集聚并对企业全面开放。
4.产业政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做大做强。简化物联网投资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程序,采取“一企一策”的措施,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建设物联网工程,带动我市物联网产业快速聚集发展。
5.土地政策。加大对物联网项目建设用地的支持力度,优先接受物联网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预审和报批,在年度计划内倾斜物联网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鼓励物联网企业租用开发区及园区标准厂房用于物联网重点项目开发建设。
6.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政策。加大对物联网领域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我市高等院校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扩大学位点布局和人才培养规模。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市进行物联网成果转化或创办物联网成长型企业。在人才引进政策中,重点向物联网领域倾斜,并积极落实高级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研发集聚、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的机制。
(三)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昆明通信枢纽建设,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调动和发挥昆明电信、昆明移动、昆明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中的服务和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在带宽、码号、频率、特服等通信资源、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物联网技术检测、标准验证等方面的支持,尽快形成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基础优势条件。
(四)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和完善产业政策与项目投资信息、前沿技术发布平台,为企业投资物联网提供最新的市场准入、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市场调研、科技前沿、项目合作、人才供求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提供企业的征信信息。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物联网发展、推进行业自律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扩大宣传和交流合作
加强与各有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得到国家和云南省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认可和支持,创造有利于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建设和运营物联网展示体验中心,全面展示国内外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建设物联网网站,编辑出版物联网刊物,普及物联网知识,宣传物联网作用。加强物联网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物联网标准制订,举办物联网技术论坛等活动,扩大我市在物联网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创造有利于昆明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探索研究物联网产业发展推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