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来源:法制与社会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陈元瑞
 
  摘要: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政府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政府服务质量和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地方政府是国家政权的细胞,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本文着眼于推进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着重从信息管理创新、人事管理创新、效能管理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索,同时提出了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过程,也是中国政府全方位治道变革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宏观上全面系统推进的过程,更是具体的公共管理多方面创新、积累并推动宏观变革的结果。地方政府是国家机器的管理末端也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单位。探索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方法途径,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政府发展进步的内在需要。

  一、时代呼唤地方政府加快推进管理创新

  在新的世纪里,面对各种因素的不断变化,继续推进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地方公共管理的主体,地方政府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诚如种子的茁壮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和适宜的外部条件,政府恰恰是提供和维持稳定必要的社会物质文化基础,并进行大气候的宏观调控的 “第一责任人 ”。推进地方管理创新,是实现以点带面,实现国家政府全方位变革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确保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地方政府必须立足地方,与时俱进,顺利时代的呼唤,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在许多具体的层面上进行创新,促进自身的变革发展。

  二、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加强地方政府信息管理创新

  建立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重大决策问计于民、积极推广 “网络施政 ”和 “网络问政 ”、决策公示等。

  1 .深入推进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逐步实现从行政村到社区的覆盖。 “四议两公开 ”即 “4+2”工作法,该工作法由河南省邓州市率先提出,后在全国推广普及。 “4+2”工作法即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 “四议 ”、 “两公开 ”的程序决策实施, “四议 ”:党支部会提议、 “两委 ”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两公开 ”: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通过 “4+2”工作法的实践和完善,我们欣慰地看到,基层民主深入人心,农村党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日新月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因此,将 “4+2”工作法深入推广至城市社区,逐步实现从行政村到社区的覆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选择,也是健全地方政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制的一剂良方。

  2 .进一步完地方善政府网站和 “书记市长留言板 ”功能,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工具,积极推广 “网络施政 ”和 “网络问政 ”、 “网络公示 ”,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第一,开辟新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广泛的地方党政领导与市民直接沟通的平台,确保政府与公民通畅对话,保证民意和决策上传下达。第二,逐步健全官方网站建设,不断公布更新政府管理有关情报、资料,让公民足不出户就能及时地了解、获取所需信息,避免信息传达的失真、失实和滞后性。第三,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使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行政相对方有机会、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平衡各方利益,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良好实现。

  3 .广泛调研,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群力群策,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策略、方案。在充分认识并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复杂性和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如美国政府与兰德公司(美国著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关系模式,发展适合我们具体国情、地情的管理咨询模式,借助专家、智囊团优势,集思广益,全面提升信息时代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认真思考适合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方法策略,如以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和完善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政策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和咨询等制度等。

  (二)加强地方政府人事管理创新

  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地方政府必须加强人事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人才这个关键作用。

  1 .进行公务员管理创新。第一,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科学管理,吸收和培养更多的技术型和服务型人才等所谓专才。第二,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严格录用制度,坚决排除潜规则,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务员队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绩效评估办法,分期定向派送公务员到国内一流大学和发达地区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公务员的履职能力、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第三,建立与完善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设计更切合公务员真实需求的激励措施,增强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净化竞争环境,优化竞争机制。第四,借鉴英美等国,引入 ISO标准作为行政服务标准,构建以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公务员职业化纵向体系,真正在公务员中树立 “官为民 ”、 “以民为本 ”的民主行政精神,培养 “一切为顾客着想、一切为顾客服务 ”的新型组织文化。

  2 .深化各级地方行政管理人员的认知,增强判断力和决策力。在进行地方公共管理活动中,许多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这是因为我国许多社会现实问题是由于体制缺陷造成的,治本之策在于体制改革,但并不是每一管理层级都有权力进行体制改革,即使有权组织体制改革的管理层级,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决策者必须清楚地认识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与方法等低层次改进的有限性和效果的局限性。如果决策者对体制问题及其现实反映有清楚、深刻的认识,即使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治标不治本的对策,由于瞄准了问题、目标适中,也会收到抑制体制问题发展或使其不良后果受到削减。所以,深化各级地方行政管理人员的认知对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地方行政机关效能管理创新

  温家宝总理强调: “要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地方政府应着重从行政理念、行政能力与行政方法等方面开发提高行政效能的新思路。

  1 .确立行政新理念,将 “服务型政府 ”植根于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服务型政府应该是 “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 ”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地方政府要改变传统上的权威心态和政府为尊的状况,把 “地方官 ”做成实实在在的 “父母官 ”。倡导 “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 ”的服务型政府理念,认真履行 “人民 ”政府的宗旨,构筑地方政府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第一,在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政务必须向公众公开,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第二,在行政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 “暗箱 ”操作,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第三,在行政财政上,把钱真正用到惠及千百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上,把钱投到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关乎千家万户生活命脉的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安全和秩序、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劳动力失业和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

  2 .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务求管理有效果,有效率。加强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应着力于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推进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统筹兼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提高维护稳定、应对复杂环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的谈判协商能力、整体协同能力、中介应用能力等。

  3 .不断创新行政方法,开阔地方政府效能管理思路的创新。地方政府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行政方法以提高效能:第一,迎接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支持,强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及管理体制,从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第二,积极探索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入政府工作部门,加强行政服务质量的评价与管理,优化公务办理流程,提高效率,增进效果。第三,建立由专职信息监管人员负责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以网站或 BBS的形式,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部门办事公开,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增强政府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推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营造创业氛围

  树立开拓创新思想,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各项制度,通过政策、法规等制度层面的有力支持,确保政令通行,依法行政,为创业提供有利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赶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浪潮。

  (二)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兑现奖惩,营造干事氛围

  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建设针对性强的奖惩制度,赏罚分明,严格奖惩。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反映与倾听民意,形成 “万千诸葛齐相聚、各展所长促发展 ”的生动的干事业的局面。

  (三)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宣传发动,把握舆论先导,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切实抓好地方的文化精品生产,高度重视思想宣传文化战线自身建设,通过 “先进性教育 ”、 “争先创优 ”等活动载体,弘扬创新文化,鼓励政府创新发展,营造集体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