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教育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嘉兴市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根据《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嘉兴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我市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以应用为导向,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培训为保障,积极实施了“教育城域网”工程、“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书香校园”工程等,在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发展位居全省中上水平,为嘉兴市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嘉兴市教育信息化应在现有基础上全面提升,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满足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基本目标,以建设覆盖城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环境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应用推广为主线,资源共享为核心,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为工作方针,深化应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到2015年,全面建成全市城乡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嘉兴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打造“数字校园”,完善教育信息化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和完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传统教室、功能教室和实验室的改造。到2015年,校园教育网络100%全覆盖,班级多媒体普及率从目前的86%提高到100%,中小学全面实现“班班通”、“师师通”,部分学校建成无线校园网。全市普通中小学生机比为5:1。教育教学网络视频功能全面运用。
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学校的建设和应用。到2015年,50%以上的学校校园网建成IPV6网络平台,开展基于IPV6的教学和应用服务。积极探索与推进基于移动终端、3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电子书包和移动学习等教学研究、应用和服务。
2、教育资源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工程
以浙江教育资源网为核心,以基础教育资源库、中职教育特色课程资源库、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市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和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为基础,建成人人享有、人人贡献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建立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教师等基础信息的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围绕决策支持、办学监督、为民服务、协同办公、应急指挥等工作和业务,建立和完善教育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基础教育学生学籍管理与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师资与科研管理系统、督导评估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校园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3、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工程
以促进教育体制、思想、模式、内容、方法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到2015年,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100%以上的学校全面实行管理信息化;100%的中小学校教师在浙江教育资源网上实名注册并积极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深入开展开放化、远程化和网络化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建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开展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多方位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和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评比活动。全市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全部持证上岗。
加强对国家、省、市三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开展教育技术应用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研究。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与乡镇对口学校的教育教学互动交流,切实发挥实验学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4、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程
中小学“数字校园” 包括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教研、数字化德育、数字化家校互动等,具有数字化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等特征,拓展学校时空纬度,丰富学校内涵,全方位优化学校教学、教研、管理过程。
制定《嘉兴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在全市确立30所特色鲜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引领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向前发展。
5、网络教学教研平台建设工程。
以我市网络远程视频互动教研实践经验为基础,以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主阵地,全面建立完善网络视频教研平台,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发挥专业教研活动优势。
以我市高中学科基地学科网站建设实践为基础,深入全面开展全市各学科学科网站建设活动,培养建设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积极鼓励城乡学校开展网络结对活动,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学教研资源,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6、中小学“书香校园”、 “标准化实验室”、“ 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工程
在我市实施中小学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采编、流通、文献检索、参考咨询、专题服务全面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全面开展嘉兴市中小学图书馆网站建设,实现各类文献资源共享共用。积极探索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园图书馆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全面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全市中小学教师人手一帐号,开展各类数字资源检索查询服务教育教学。到2015年底,全市高中段学校、城镇初中、实验小学和70%的城镇小学、农村初中、乡中心小学的图书馆达到国家、省一类标准。
深入开展“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根据省《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小学实验室配备与管理具体要求,各类学校按相关标准Ⅰ类配备率达到85%以上,选择配备功能教室(实验室)配备率达到20%。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配备率达到100%,有条件的部分高中学校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全配备。高中学校生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全配备,生物新课程探究实验室全配备。初中、小学科学探究数字化实验室配备率达到20%。全面推进学校实验室计算机管理,到2015年底嘉兴市中小学实验室计算机管理达到100%。以全市创建“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为基础,创建一批高标准、高要求的“嘉兴市中小学示范标准化实验室”。到2015年底,“嘉兴市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达到100%。“嘉兴市中小学示范标准化实验室”达到20%。
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建设。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充分体现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在中小学中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与实践活动必将为我市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教研部门与学校应探索开展机器人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知识建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各地应以典型学校为示范,发挥带头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注重实效。
三、主要政策和措施
根据省、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各县(市、区)和学校应制定本地、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嘉兴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制定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明确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职能部门,超前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校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效益。
制定《嘉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定期发布《嘉兴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统计数据》。
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和激励机制。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状态评估和运行绩效考评,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目标管理和督导评估考核并作为“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建立政府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以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