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厕电子地图”看政务信息化的为民宗旨
来源:比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突发“内急”而找不到公厕,恐怕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窘况。今后,突发“内急”的北京市民和游客,或许不会再因找不到公厕而窘迫。

  近日,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北京“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时表示,在全面推进公共厕所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的同时,将考虑引进短信提醒和路边信息亭上载公厕地图的方式,全面构建起公厕引导系统,让市民或者游客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收到短信提示周边公厕的具体方位。

  在如今的全面信息化时代,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找公厕”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2008年,东莞市推出公厕电子地图,方便市民和外来游客如厕,该地图通过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覆盖32个镇(街)的垃圾转运站和公厕分布信息;2010年,天津市宣布将建立公共厕所电子地图等指引服务系统;2011年8月,成都市在网上发布首个免费的电子公厕地图……让人颇感兴趣的是,这是又一个为民服务的信息化案例!

  自从信息化被列入国家战略以来,包括政府在内的各行各业,都纷纷制定了各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媒体的共同作用下,“信息化”这三个字被灌输进每个人的耳朵里。但是,对于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来说,“信息化”这三个字既让他们觉得十分熟悉,又让他们觉得离自己很远。

  就拿政务信息化来说,在很多地方,普通老百姓能够亲身体验到的,无非就是政府网站的信息展示,网站上的投诉与问题反馈通道以及公布的热线电话大多只是摆设。前段时间,某记者对南方某城市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官网进行调查发现,近三成网站存在更新迟缓、缺乏维护等问题。另外,不少网站都没有公布各部门的热线电话,部分已公布的电话号码也存在上班时间无人接听、空号甚至变成住宅电话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只能认为:原来“信息化”的威力不过如此!

  “信息化”的威力显然不止于此!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担负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普通老百姓期待更多类似于“公厕电子地图”这样的信息化应用。

  政务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公共服务电子化,不只是用电子手段履行政府的现存功能,而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一次政府深入的本质性的变革。总的来说,政务信息化需要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通常,衡量政务信息化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应用的程度,二是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因此,只有多推出一些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真正为民所用的电子政务服务,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政府机构作为官与民之间的连接桥梁,如何在数字浪潮中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履行自己的职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话题。比如美国的“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计划,加拿大政府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服务的蓝图”,都是以让民众有更多的服务选择、打破组织界限、让政府更有效率地为民众服务为目标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都遵循以“服务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并推出标准化的电子政务服务。而所谓标准化的电子政务,就是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业务流程、管理等全面建立标准与规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其他公共部门和私人组织的做法和经验进行评估,从而寻求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政府对公众服务的水平。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跨部门之间沟通与协作的流程,并使之标准化,切实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

  期待更多的“公厕电子地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