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排头兵”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蔡万涛 林雨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究创新团队,是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栽培研究室计算机农业应用课题组基础上,经过多次跨越而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本领域特色鲜明、领先优势明显的一支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发队伍。

  从1991年至今,该团队凝聚了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科研人员由3人发展到300人,形成了以40多位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较高学术水平科研骨干为主体的研究创新群体,在农业智能系统、精准农业技术与装备、数字农业测控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形成了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开放服务能力,团队获得2010—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目前,该团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360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200多人,获得国家专利172项、软件登记562项,获得国家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1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共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研究成果在全国近30个省市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以人才发展为核心,实现三次跨越发展

  1991年,团队创始人赵春江博士所在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栽培研究室承担北京市重点攻关项目“小麦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1996年,团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学的有机结合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在作物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研究上取得重要技术突破,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团队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开展“北京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实施两年后,科技部高新司和国家863计划计算机主题专家组于1998年召开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汇报会,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领导对团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此次会议上,赵春江提出建立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的建议,得到了北京市科委和市领导的认可。1999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团队发展的第一次跨越——专业机构创建。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团队人才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团队人数迅速发展到60多人,平均年龄32岁,80%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50%的人员具有计算机和农学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初步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求实创新、勇于拼搏的高素质创新团队。

  2001年,经科技部批准,在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农业信息技术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信息技术系列新产品。

  到2005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组建完成验收时,团队在科研创新能力、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和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居国内前列。同时建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开发出农业智能系统开发平台、系列实用农业专家系统、“农务通”等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固定研究人员150多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占中心研究队伍的72%。与1999年—2001年期间相比,团队的经费增加了15倍,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数增加了20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数增加了2倍。在由科技部组织专家对2001年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中,该中心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建设、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综合评审名列全国第一,标志团队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快速发展。

  从2005年到2011年,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农业信息科技和智能装备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特点,该团队确定了农业智能系统、农业空间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工程、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和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六大重点研究方向,进行源头技术创新、技术平台构建和重大产品研发,加强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目前,团队总人数达到300多人,其中研究人员占60%,工程开发人员占33%,研究人员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0%,成为全国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专业研究团队。今年11月,团队所在的实验室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实验室。团队先后承担了大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年产出250篇论文、2—3部专著、100项国家专利、2—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技术和数字农业测控技术研究成果分别于2006年、2007年、201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标志着团队实现了第三次跨越——做大做强。

  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形成核心竞争力

  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具有优良品质和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形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及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以及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军人才。团队先后有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获得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4人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人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2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3人次得到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3人获得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8人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47人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赵春江已成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专家,现任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农业部科技委委员、科技部农业农村信息化咨询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JABE编委会副主席、ACPA执委等学术职务。他在精准农业的“精准信息获取—智能处方决策—精准作业系统”3个环节的基础理论方法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作为技术总体组组长,协助国家863计算机主题专家组成功实施了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点项目,2003年获世界信息峰会大奖;作为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负责实施了国家863计划精准农业重大专项和数字农业重大专项。他具有较强的战略研究规划能力,牵头起草了科技部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专题规划,提出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产品为核心,用信息流调控物质流的农业全程产业链信息化发展思路。他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作为大会主席连续主办了6届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国际学会会议。赵春江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北京百名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

  团队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优势,为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人才队伍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机制支撑。实施分类考核、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报酬的政策导向,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采取“按需设岗、按岗付酬、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协作流动”的运行管理机制。团队成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对于不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流动换岗。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在职人员、在读学生进行定期评估和量化考核,依据其对研究成果贡献大小,评定科研津贴的等级,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者,依据贡献大小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

  ——规范化运行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人、财、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团队规范化运行程度。

  ——关心青年科技人员。设立人才培养基金,用于中青年科技骨干在国内学术交流、短期培训、进修。鼓励团队中青年科技人员攻读更高学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建立开放课题制度。向国内外开放,设立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工作者加盟团队,进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合作研究。

  ——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定期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本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不同主题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团队学术研究水平,把握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及时做出研究方向调整。

  ——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与高等院校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