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电力信息化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孤立分散的电力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应用日益广泛,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越来越大,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以及IT效益逐渐受到关注。

  据了解,我国电力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企业要求生产过程的稳定、可靠、安全,所以厂站生产控制自动化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对企业管理系统更完善,应用效果明显,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能源信息化研究所邱世明表示,电力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方面,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另一方面生产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彼此不能有效互通,不能实现管控一体化,数据信息不能集成共享,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这种孤立分散的状况不能发挥整体效益。经营管理模式转变要求加强管理信息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市场逐渐形成与运行,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发电侧市场化格局已然形成,五大发电集团与独立发电公司作为发电市场主体;电网侧也形成两大电网公司共存格局,且面临着进一步的输配分离。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由过去的计划性生产转变为市场化经营模式。为此,不论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都面临着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课题。这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重新审视与加强管理信息化。

  而且,当前电力行业形成了以大集团为主体的格局,发电侧有五大发电集团、独立的大型发电公司、能源公司,电网侧由两大电网公司构成。各集团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更加强调集团化运作,发电集团以总分公司、母子公司的结构运作,电网公司已经将主要决策权集中到省电网公司层面。为了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集团的管理能力,各大集团在业务、管理上都实行了集团化的整合与变革,更加强化集团的集中管控和宏观协调。集团化运营为IT应用带来了新的要求,要求构建基于全集团的IT基础架构与应用平台,要求打破原来各业务纵向条块分割的状态。集团化运营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的业务协作,由职能分割型管理向流程协同化管理转变。即集团化运营要求整合化的IT应用的支持。科学规划,构建和谐的电力IT环境如何构建和谐IT环境,促进电力信息化协调发展?邱世明认为首先要搭建整体的IT基础架构。IT基础设施是企业IT应用的基础,电力企业加强集团化管理必然在业务联系、行政事务、会议通讯等方面联系紧密,基础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须从企业整体考虑,搭建起企业IT应用的基础平台。尤其是发电企业成为独立主体后脱离原国家电力信息网络体系,须重新构建其基础环境。

  其次,构建企业统一的信息平台。电力企业加强管理信息化、整合化应用也需要以信息的整合为基础。为了支持业务协作,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建立企业整体的信息平台,支持企业各业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信息交互,通过整合化、集成化的应用系统实现业务、管理上的协同。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的构建,才能促进电力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的上下贯通与横向联结。

  “同时,实施信息与应用集成,均衡推进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加强治理与IT服务管理,构建和谐IT运行环境。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企业信息化绩效管理,促进信息化和谐发展都很重要。”邱世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