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勇在2011年“中国IT两会”演讲
来源:网易 更新时间:2012-04-14

  12月1日消息,以“转型·升级”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IT两会”今日在成都举行,网易科技做为大会战略合作门户全程直播此次大会。

以下为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互联网出版检测中心刘成勇演讲

刘成勇:今天上午和下午,不少领导都谈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今天我们谈另外一个融合,信息化和文化的融合。刚刚结束的六中全会、中央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地宣传贯彻这些决定,我想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以一个全的方式讨论文化问题,这在我党的历史上,建党这么多年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知道,我们的经济总量去年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可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远远不能化我们的经济实力相匹配。我们知道经济第一大国美国它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例是1/4,仅次于军工行业,中国去年是2.75%,相差一个数量级。

首先跟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文化产业,09年的时候我们通过了中央文化产业规划,把下列产业都归为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发行、广告、演艺、娱乐等等。

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文化产业的现状,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大家知道我们之前的文化主要是事业为主,有很严重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这个力度在逐步加大,到今年上半年已经有590家文艺院团,402家出书出版单位,327家电影公司,52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改制。在文化市场改革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进展,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省区市已经完成了全面的综合执法改革任务。318个副省级和地级市中,306个已经组建综合执法机构,211个完成了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融合。公共服务方面也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一共有3020个博物馆,2884家图书馆,40118个文化站,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78%。

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GDP的增速高6个百分点,到10年文化产业突破一万亿元,占国内GDP比重由04年的1.94%到去年的2.75%,也就是说经过了6年的时间还没有增加一个百分点,大家可以想像,我们如果要达到美国25%的GDP比例的话,时间相当漫长。北京、江苏、湖北、湖南,年均增长超过20%,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的新的支柱型产业。

我国已经在海外建立了322个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产业当中比较重要的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新闻出版产业“十一五”取得的成就给大家汇报一下。“十一五”,新闻出版产业呈现出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态势。“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是最大的亮点,始终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打了一系列的攻坚战,极大地激发了文化创造力。十万多家印编复制单位,三千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

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农家书建设,了中央和地方楼继投资资金达到60亿元,惠及几亿群众。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增加值的6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下面还有几个数字。我国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世界日报发行量一百强中,我国内地占25席。五年累积发行2000万册以上的10种图书中,我国有3种。目前来看,中国作为新闻出版大国的地位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下一步要向文化强国迈进。

第二部分向大家汇报的就是谈一点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大家知道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被称为现代社会两个互为标底里的超级产业。信息产业体现的是形式,文化产业才是它的核心精髓。现在这两个产业的融合,实际上是咱们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短信,手机报等等这些都是这两大产业融合的结果。当然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体系里面,新闻出版业早已经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从发展顺序来看,出现的时间来看,手机现在是被称广播、电视、报刊之外的第五媒体,要说影响力无疑是第一媒体。

中国移动最早它的定位从移动通信专家变成移动信息专家,一字之差就凸显了运营商从充分的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专一,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移动,当然只是一个案例,因为中国移动现在在国内六大基地和新闻出版有关系,手机应用基地就在咱们成都,音乐基地在杭州,游戏基地在江苏,动漫基地在福建。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双向融合的过程当中,文化产业是被动的是弱势的,信息产业是强势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出版业、信息化和数字出版的发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现在谈一谈我们在“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信息化发展的一学思路。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完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最近召开的国家信息化论坛上,发改委的高新司司长谈到重大工程,四大类29个工程里面也明确提出来要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库,把它和人口、法人单位、宏观经济定位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要建设的五大信息资源库。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谈到也要重点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数字文化、数字医疗等等,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最近科技部为了贯彻六中全会的决定,正在推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目前科技部正在联合相关部委进行研究,年底前要拿出一个主体框架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推进。

第一,开展战略研究。

第二,开展科技攻关。

第三,大力培育人才。

第四,建设文化与科技创新体系。

我们的文化产业确实不太懂技术,科技部的这个国家创新工程,信息化重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

最后我想跟大家汇报我们从信息化角度,如何推动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有哪一些重点方向。我们最近开展行业里面,最大的一次科技发展调查,涉及到新闻出版总署所管辖的所有的行业,包括传统的出版单位、印刷、光盘复制单位、发行单位、版权单位、数字出版单位、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单位、数字出版基地等等,涉及面将达到2400家企业,这个行业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的。我们还研究了交通部、环保部等系列的相关规划,我们发现在部委信息化发展重点里面,IBCDE有这么五项,第一是所有的部委都把信息资源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第二当然是电子政务,智慧政府。第三公共服务。第四行业信息化推进。第五,标准体系建设。

第一,信息资源,文化部十年前搞了两个大的工程,一个是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去年底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达到105TB,有8.9亿人次享受到。二,国家数字出版工程,今年6月份资源达到560TB。对于我们新闻出版行业来讲,这是一个空白,多少年了,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建成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库。亚马逊的网站上已经有百万种图书,这些百万种图书里面纽约时报排行榜,每期排行榜当中112种畅销书里面有109种可以从里面下载到,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将对我们数字出版产业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电子政务,没有必要太多讲。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想多说两句,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为重要内容,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如果国家财政能够投资提供一些手机出版物,其实很能促进这社会的和谐。2.4亿农民工晚上不出去,在家里看手机看小说,玩游戏,不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吗?中国移动手机阅读里面有一个阅读会,三块钱包月,不知道有没有人看,里面包含一千种书,三块钱包月的,如果国家掏钱,2.4亿,一年90亿,当然如果真是政府出面不会是3块钱,可能是1块钱,30亿甚至是20亿就可以解决那么大的问题,还可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一起来承担。古籍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般的人要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想去找到一点东西还是很难的,我在商务印书馆的时候曾经想启动四库全书的数字化,申请了一大笔钱,没有做就被调走了。中国古籍库150万,只能给研究学者去看一看,我们普通学者没有需求吗?外国人就不了解中国传统伟大文化的需求吗?建一个中国古籍基本读物,能了解中国的文化,不要太多,一千种书就可以了,但是反过来对我们的整个社会的文化的传承,那是有巨大意义的。

最近行业信号方面,我想今天上午和下午的各位专家,各个公司的老总都看到了很多技术,我们这个行业更多的是应用,不管是云计算,互联网还是新的什么技术,没有问题,只要能够用在我们这个行业的,我们举双手欢迎,并且我们要把新闻出版领域目前还不能攻克的核心的关键的东西纳入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里面去解决掉。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大型文化产品体系,构建城乡文化网络。出版行业现在不幸地告诉大家,目前是一个诸侯割据的局面,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出版集团,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发行集团,比三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前还分散。一个省和另外一个省的产品,不能够互相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可行的办法就是打造信息中盘。在人员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首先实现信息的统一,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数字出版产业最大的短版之一就是版权,版权是一个大概念,不仅仅书报刊,涉及电影电视,软件、艺术作品、建筑物等等等等。为什么数字出版行业长期以来发展得非常不顺利,中国做不起来就是第三方没有公共的版权信息平台,没有办法进行公证。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国家基础版权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版权公共服务平台,为权利人和单位提供版权登记交易等各种服务。

最后一点就是标准化,标准体系建设。我们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十二五”我们要建立覆盖全行业的新闻出版信息化标准体系,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领域。具体的细节不说了。


目前我们在牵头做的数字化标准体系,我们现在在做数字化标准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和相当多的部委打交道,比如手机出版和工信部打交道,网络游戏要和文化,网络动漫、数字音乐、网络地图、国家测绘局、网络教育、教育部等等等等,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的数字出版是一个跨行业的,不仅仅是新闻出版总署。我们准备从六个类别上建立标准体系,通用类、品牌传播类、管理类等等。

最后我想感谢在座的各位,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大家关心支持帮助我们新闻出版信息化建设,促进新闻出版尽快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抓性,实现新闻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这么一个梦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