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存宏 蒋志欣
地理空间信息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航天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地理信息产业是指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和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集合体。地理信息产业是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不仅可以直接创造和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而且还可以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信息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都处于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国已获取了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卫星影像和超过80%陆地国土的航空影像。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已经覆盖我国95%以上的公路里程。截止2008年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数超过40万人,服务总产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100多所高等院校从事地理信息技术教育, 200多所科研机构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研究。预计到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服务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5000亿元以上。一批有影响的地理信息软件产品脱颖而出,软件国产化率迅速增长。以SuperMap、MapGIS和GeoStar等为代表的国产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我国各省市充分认识到地理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市场,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或基地和成立专项资金等措施来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一、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特点
1.发展总体处于初创阶段,基础测绘、地图产业占较大比重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服务总值近18亿,其中测绘服务产值达11.4亿元,名列全国第7位。近几年,各级财政对基础测绘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9年全省的基础测绘经费投入3.6亿元,比2008年增长41.8%。根据国家测绘局统计数据,2008年浙江省测绘局提供各类测绘产品数量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排位第一。浙江省是地图产品生产大省,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全省共有地图生产企业50多家,年生产地球仪2000万只,地图拼图600多万张,产值逾2亿元。每年出口地球仪600多万只,地图拼图150多万张。我省遥感和导航产业市场需求巨大,但专业遥感和导航企业较少,大型知名遥感导航企业仍主要分布集中在北京等城市,遥感和导航产业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2.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主要集中在杭州等中心城市,尚未成为产业主体
2008年我省有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约500家,其中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约450家,总数排全国12位,人均生产总值13.1万元。企业与事业单位数量基本各占一半,高校与科研机构所占比重较小。地理信息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的单位共9家,5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注册资金和人员规模与国内大型地理信息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专营企业数量较少,企业创造服务产值尤其是利润总量不高,与事业单位相比,劣势明显。全省测绘单位中事业单位占大多数,具有甲级和乙级测绘资质单位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集中在杭州的地理信息企业约110家,大多以系统研发和工程应用为主。阿拉丁、网新超图等国内知名的地理信息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地理信息企业仍未在产业中占据主体地位,未出现明显集聚形态。
(二)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1. 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重视、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示“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温家宝总理2006年指示“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李克强副总理2009年强调“地理信息是战略性资源,要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丰富和开发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首次从国家的高度来推动产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尽快研究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2009年7月,国家测绘局组织召开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深入探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并拟定有关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2. 产业发展环境优越
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市场环境发展健康、产业覆盖范围广,能够吸引知名企业和高层次专业人才来浙发展。浙江省十分重视信息服务业发展,为鼓励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加快发展服务业工作的意见》等促进政策和指导意见,成立省、市级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积极鼓励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制定配套优惠政策。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年来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为工作要点,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均支持浙江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3. 地理信息产业基础良好
近年来,浙江省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浙江省地图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浙江省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管理办法》有望年内出台,测绘市场逐步趋于规范。省级基础测绘计划已列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已建成包括全省1:1万、1:5万、1:25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省基础测绘信息网上发布系统,基本建成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各市、县1:5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已覆盖建成区及规划区,部分城市开展了地下管线测绘;2.5米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每两年覆盖全省一次,1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覆盖了部分城市。全省区、市、县(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展开,部分已开展应用,浙江省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已经启动。浙江省测绘局与省内10多家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市县测绘主管部门及沪、苏、皖等周边省份测绘主管部门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数字嘉兴”已经初步建成。
4. 地理信息市场需求旺盛
2008年浙江省测绘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产值排名全国第四。根据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统计,2003-2007年五年间全国共有181项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获奖,浙江省以23项排名第2。地理信息技术已在国土资源、民政、林业、交通、水利、农业、通讯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在物流、电子商务、房产等行业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产业规划缺位
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系统性、前瞻性的角度来看,急需从省级层面编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研究制定和完善全面系统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产业引导,促进产业链形成和优化。
2. 产业结构失衡
浙江省传统的测绘与地图业发展较好,遥感、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产业链不健全,产业结构失衡。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产业链的数据链上游与中游,以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应用、研发为主,地理信息服务环节较薄弱。基本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为主,辅以围绕数据管理应用的GIS应用软件。服务增值产品、GIS平台软件以及硬件产品数量较为缺少。
3. 体制束缚严重
普遍存在市场机制、地理信息产权、地理信息安全与共享以及标准化等问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地理信息企业在地理信息数据可获得性、价格和数据版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限制,较难获得测绘资质。数据保密与应用的矛盾突出,基础测绘成果大多为秘密级以上,难以应用到公共服务方面。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省级基础测绘成果的主要用户以政府部门和国企、事业单位为主,占年提供量的90%。
4. 自主创新不足
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历史较短,产品体系较为单一,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地理信息应用开发以国内外大型GIS平台二次开发为主,较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产品。上规模、跨行业、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缺乏,缺少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品牌。浙江省人才总量偏少,在层次结构上与北京、广州等地区差距比较明显。开设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不多,培养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二、浙江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省政府相关部门与产业主管部门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一)完善政府管理引导作用
1. 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基地
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与产业集群,作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申请将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基地纳入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申报浙江省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计划。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大招商投资力度。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扩大知名度,吸引资金投入,吸引国内外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建立地理信息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地理信息企业。对创新基地内的地理信息企业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价格、卫星影像采购和地理信息系统及测绘相关软件选型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鼓励推广使用创新基地内企业自主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测绘相关软件,对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经国家测评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根据推广应用的数量,争取财政给予补贴或奖励。
2. 设立地理信息产业专项资金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官方统计表明在地理信息产业方面每投入1美元可产生4美元效益。为扶持地理信息企业发展,建议由省政府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包括地理信息中小企业创业资金、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研发资金、重大科研项目扶持资金、地理信息技术推广资金等,有针对性的对企业进行扶持,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
(二)创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
1.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建议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测绘资质单位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专业标准基础上下浮动。行业主管部门在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基础上,组织生产、提供可供地理信息企业加工产品、深度开发、增值服务的测绘公共产品,实行优惠的产品和数据价格。制作各种规格的世界、中国和浙江版图的标准样图,免费向企业提供。
2.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省测绘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监管和指导,通过强化企业资质年审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工程咨询与监理制度,逐步建立地理信息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体系,并通过加强对地理信息企业的指导来保证地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完善安全管理政策
我国现行的地理信息保密政策存在地理信息保密偏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尽快科学确定地理信息的保密范围和保密等级,以满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要加快开发公众版地理信息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的迫切需求;并进一步加强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执法力度。
4. 保护地理信息产权
依据地理信息资源的商品性特征,制定地理信息资源产权政策。实行“国家所有,许可使用,鼓励共享”的基本原则。明确地理信息产权中所有权、持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内容和权限,建立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登记制度、许可使用制度和涉外地理信息资源产权保护制度等。
(三)构建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1. 加快地理信息标准研究制定
加快地理信息标准建设,健全地理信息产业标准体系。充分研究国内外地理信息标准规范,开展浙江省地理信息标准研究制定完善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协调性和适用性。充分调动地理信息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在标准研制中的作用。
2. 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浙江省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数字浙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安边防、民政和外交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新型公开版地图产品,开发一批社会需求程度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权威地图公共产品,建设一批服务电子政务、公共安全、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加快建设浙江省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加快各类信息数据通过交换平台进行资源整合进程。
3. 搭建地理信息企业服务平台
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以及项目推介、人才培训、风险投资、代理服务、知识产权评价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搭建地理信息产业推广与交流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企业服务平台为支撑,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产业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对地理信息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地理信息企业提供担保。
(四)促进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
1.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通过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项目和资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强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促进地理信息企业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互联网服务等新兴领域拓展服务;引导地理信息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项目计划、共建技术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地理信息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理信息企业。
2. 健全人才培养平台和使用机制
加大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投入,扩大地理信息创新主体范围。鼓励高校地理信息科研成果创新,并对其进行有效转化。针对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地理信息学科建设,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健全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测绘职业技能鉴定。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