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改革开启农村金融创新之门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刘献良 张中为
 
相关标签:农业科技改革 农村金融创新 农业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8年增产。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整体贡献率达52%,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技的整体贡献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低于发达国家,传统依靠人力畜力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较大,对水、土等资源消耗较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占30%—40%,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而且转化时间较长。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水土资源流失、劳动力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约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迫切要求传统农业向科技型、现代型农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针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近年来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集成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下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大力支持各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各省到2013年实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覆盖。中央财政对地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资金补助,同时要求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套。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的关注度持续增加,嗅觉灵敏的社会资本纷纷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从网易的丁磊高调养猪,到联想这样的IT巨子“跨界”设立专门的农业投资事业部,战略性布局现代农业,再到农业龙头如中粮、新希望等与产业基金联动上下游拓展“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科技投资颇有“万马奔腾”的态势。近日,新希望集团宣布,选择淡马锡、美国ADM和三井物产作为共同出资方,成立新希望产业基金二期,规模2亿美元,将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农业进步和粮食保障领域,投资成长型企业,该基金已在11月21日募集完毕。

  随着中央农业科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地方扶持力度的加大,包括良种良法、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品种改良、动物防疫、环保饲料等在内的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

  在种业方面,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受此鼓舞,近段时间以来,生物制种等板块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

  国家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也将为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随着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尤其是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覆盖的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依托该推广体系进一步建设农村金融客户的信息体系和服务渠道网络将更为便利。此外,《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到2015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68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300万人;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7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00万人。随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快速增长、素质全面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这些高素质人才将是农村金融机构重要的潜在客户。同时,这批高素质人才如果成为农村致富领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还将牵引、聚集一批农村客户,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金融机遇,应未雨绸缪,加强研究和对接。

  目前来看,金融机构的主要着力点可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农业、设施农业、装备农业等领域的重点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二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依托信息化优势,支持农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信息收集与传播制度,加大微机进村入户力度,利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等手段,向农民传递科技信息,增强农民对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支持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管理,可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开展或支持送科技下乡和农民致富技能培训活动,对收费有来源、还款有保障、符合贷款条件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其他中介组织优先给予贷款支持。

此外,还可对农民个人学习就业技能提供专项的小额贷款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