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改变近在眼前
作者:沈则瑾
今年9月7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记者解读首张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蓝图发现,在谋划“十二五”发展中,上海将“智慧城市”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将在未来3年得到全面融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在上海演绎“现实版”。
“智慧城市”是上海的战略选择
上海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告诉记者,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上海提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要求,以及科技、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打造信息革命条件下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动计划》指出,到2013年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将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实现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基本建成。光纤到户、无线宽带覆盖城镇化地区,实现百兆接入能力全覆盖,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互联网国际和国内出口带宽分别达到1Tbps和5Tbps,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提供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的宽带服务,成为国内通信质量、网络带宽和综合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能初步显现。人人拥有电子健康档案,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实现可追溯,网格化管理基本覆盖全市域,动态交通出行信息多渠道获取,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80,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8500亿元。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个性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政府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应用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到2013年,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28万亿元,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在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云计算等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把上海打造成为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
——信息安全总体实现可信、可靠、可控。城市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综合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为建成国家信息安全服务高地奠定基础。
“智慧城市”在世博会时已经启建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智慧城市”?去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作了很好回答。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无一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充分体现了上海食品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也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之一。上海将建立健全食品追溯系统,实现与外省市食品信息的共享。
上海世博园区建设了我国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如今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列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上海已启动建设杨浦新江湾城、崇明陈家镇、虹桥枢纽商务区等智能电网示范应用基地,全力打造智能电网示范城市。上海“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中关于“智能水网”的应用试点有“智能苏州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将整合利用苏州河水文资源、供排水等领域的控制传感器,加强与市容绿化、地方海事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翻阅上海“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可以发现许多的改变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出现,从产业经济到城市管理,再到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上海让人充满期待。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3年行动计划围绕“构建国际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等4个体系,列出了重点实施的“宽带城市建设”等24个专项,以及一批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的重点项目。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涵盖领域广阔,推进难度大。目前,上海已制定了多项举措来推进工程建设。一是加大改革性举措实施力度,形成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机制。二是注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应用示范,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的结合。
“智慧城市”建设事关上海长远发展,相信经过3年合力推进,一个面向未来的更加智慧的上海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