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四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提出

一、电子政务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的5个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

        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是大势所趋,创建跨时空的政府办公模式、一个无纸化的政府业务流程,一个虚拟的政府办公环境,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电子政务基于网络基础之上,通过网络能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进而提升政府的竞争力。

         实现电子政务,既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项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电子政务的提出

        电子政务发展的主线: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

        1,办公自动化 20世纪80年代,文件处理,档案处理

         2,政府上网: 99年初

        3,电子政务: 99年以后,2001年10月: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建设覆盖:

纵向政务业务管理和横向行政管理的全面的电子政务应用示范系统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来协助处理信息,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硬件:信息的输入输出,处理,复制,传输,存储和其他辅助设备。

         软件: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

      三个层次:事务型,管理型和分析决策型

        基本功能:沟通、交换和共享等

     趋势:沟通、协调和控制

       三个阶段:使用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电脑和打印机;办公过程中使用网络

        最终目标: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构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使政府行政管理,应紧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与电子政务关系:电子政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范围和功能上的对外延伸,是面对全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任何电子政务都需要从办公自动化这个基础开始。

       政府信息化三个阶段:

       信息数字化:以桌面字处理工具为典型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

       信息网络化:基于数据库技术,以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应用为特征

        信息社会化: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标准的平台应用阶段

二、金子工程:中国政府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系列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

          首批12项:金桥、关、卡、税、农、企、信、卫

           3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

三,政府上网:

        定义:政府上网是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利用INTERNET/INTRANET等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推动我国政府办公自己化与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在网络上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第1步: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在公众信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正式站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

      第2步:政府站点和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联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强合,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即完成政府部门办事的程序,构建电子政府;

     第3步: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如企业、家庭上网,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接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又实现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广州:资源丰富、技术平台规范,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代表南派,以核心技术为特色

山东:北派,应用型电子政务,贴近市场、考虑企业,电子政务、数字政府和绿色通道

上海:海派,打破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闭,以工商、公安、税务、海关、民政、社会保障等窗口部门为突破口,明确界定应公开的,要进一步强化信息的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电子政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政府机关的基本信息、政府网站的信息内容和用户服务项目,网上政务的主要功能以及电子政府的应用的4个方面其计30个评价指标。

欠缺:政务网站信息量少、实用性差、缺乏交互性、更新不及时、

           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没有体现,应发挥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沙滩上的电子政务:简单地把网站建设等同于电子政务,忽视电子化内部办公和协同办公的建设

2,单兵突进的电子政务:在战略规划设计阶段,本单位与其他政府机构电子政务系统间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和技术手段加以保证,以便不同机构间的服务无缝联接。

3,孤岛型电子政务:没有统一战略规划,不周的数据库格式,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系统审批权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无法进行。不贴近用户需求,完全按照过去的行政划分和工作流程。  

目标:完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打破政府机关行政划分,重新组织工作流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的政府服务。

二)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作为行为指南

战略规划典型问题:

1,没有战略规划

2,不完整的战略规划。完整: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

3,纯技术的战略规划:电子政务中政务是纲,电子是目,战略规划必须包含围绕用户需求,改造政府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实现扁平化服务等非技术内容。

4、贪大求全、不顾实际的战略规划。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机制

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要分步实施,协同发展,注意资源共享和安全保密。

       国家信息化需遵循的方针:

1,坚持面向市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信息化

2,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要从中央政府抓起,进一步加快和完善金关、金税、金卡、金盾等工程的建设

3,信息化建设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信息化还动工业化和现代化

4,要杜绝各种网络和系统的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5,集中力量抓住关系国家安全和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推进产业发展。

二、我国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根本目标:

       根本目标:由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转变。通过加快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步伐,用3-5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各地区、各部门的办公业务网和以国务院办公厅为枢纽的全国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逐步建立面向社会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和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的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最终建成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色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实现机关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使政府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务进一步提高,高效率和高质量地为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宏观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四个重点:

       一、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要求,进一步设计中国电子政务的整体结构;

       二、加快推进中央政府已确定的建设项目,边建设边发挥效益,要在整合外网平台,建设门户网站等方面取实质性的进展,其他项目要稳步推进;

       三、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办法;

       四、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振兴中国信息产业密切结合,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产业竞争力。

      为此,中国决定建设人口、法人机构、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4个数据库,加快建设办公资源、宏观经济,金税,金关,金融监管等12个业务系统,并相应构建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步伐要与中央政府的要求同步。

我国电子政府的应用:

           1,机关内部办公系统

            2,政府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

           3,办公决策与指挥调度系统:以“三网一库”,共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城市经济与发展动态管理系统,防灾信息服务系统、专家辅助决策系统。

            4,多媒体应用系统

            5,政府电子商务系统

           6,政府门户网站系统:政府机构目录、公众投诉受理、电子公告

            7,公众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电子税务,电子报关,社会保险电子政务系统,企业注册登记审批、工商管理、劳动就业管理,国际贸易信息,环境指标等各种公众政务服务系统的整合,为公众提供“一网式”电子政务服务。  

第五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宏观效益与应用市场分析

          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

1,改革原则

2,可持续原则

3,适度安全原则

4,有效领导原则

5,开放性原则

        如何推进:

1,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网络基础设施情况

2,从应用角度看,建议综合考虑可操作性,示范性和重要性,从而确立需要优先发展的应用项目

3,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

四、中国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

        国家信息化联席会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

       4个工作机构:

        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办公室

         2,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3,计算机2000年问题应急工作办公室

        4,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组。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其下设中国电子政务协调小组,具体主管电子政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协调,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章 中国的金字工程

第一节 三金工程的建设

一、三金工程的提出

一)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

二)启动

       三金工程: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93年底启动,94年正式实施,它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工程重点:建设中国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目标: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

二、金桥工程: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 它是建设国家公用信息通信网以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前期:93-96。8

       I期:98。10

      主要任务:建设综合信息通信网,同部门和企业网络互联和互通,同公用网络互联;

                        建设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支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支持金系列等信息化应用工程。

        前期 建设目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网络,对网络中选用的技术,标准,接口功能和性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估。

                          建设运营队伍,确定运营机制,规章制度;

                           为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后的金桥1期工程建设奠定技术和运营基础

        1期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国内现有通信资源,在通信资源缺乏地区补充建设地面网络,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建设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网管系统和信息通信平台。

                                 由初期星型结构,发展成为主要利用地面光纤传输系统的网型和星型混合结构,并向宽带多媒体通信发展。

        金桥工程最终目标: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国家公用信息平台,与国务院部委的专网相联,,并与31个省、市、自治区及500个中心城市,1.2D万个大中型企业,100个计划单列的重要企业集团以及国家重点工程联接,最终形成电子信息高速公路干线,并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互联.

        金桥工程的7个项目:     金桥地面骨干网项目                            金桥卫星通信网项目

                                            金桥无线移动数据用户接入网项目        金桥光纤城域网用户接入网项目

                                            金桥网络电话/传真项目                          金桥INTERNET信息服务项目;

                                             国有大企业综合信息网技术改造项目.

         成果:联接金桥全国网络运营控制中心和30个省市及地区网点的中国金桥计算机

                  信息通信网,建成数百个VAST卫星小站;

                   建成E-MAIL/EDI增值服务中心和金桥INTERNET信息中心;

                  建立16个吉通公司,组建金桥信息网.

四)管理体制:业主:吉通公司,并入网通.

三、金关工程:

        定义: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海关联网工程,主要是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

        目标: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取代磁介质信息,消除进出口统计不及时,不准确,以及在许可证,产地证,税额,收汇结汇,出口退税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达到减少损失,实现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并与国际EDI通关业务接轨,从而实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对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行联网。

        机构:是外贸部门的专用网,是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等10个机构的电子联网。

        时间:93年实施,分网络技术和业务规划二大部分,电子工业部,后国家经贸委,再后外经贸部经统一组织和负责。

       领导体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成。办公室分:综合事务组,业务协调组,专家组。

      组成:

         1,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

         2,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企业退税申报子系统,外经贸主管部门的稽核子系统,税务机关退税审核子系统

        3,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核销系统

         4,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

四)金关工程的进展:

          过程:网络规划论证,立项,运营许可,主干网通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平台和网络备份工程建设,设立了网络节点,实现相关联网。

          99年底,批准建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有三个层次:金关工程网络平台,

                                金关工程业务系统平台,

                                 应用子系统(配额许可证,进出口,出口退税,海关口岸)

           近期目标: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4个应用系统,实现外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

            中长期: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职能延伸:向上:支持高层决策分析,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横向: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网络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率

                            向下:为企业提供服务,使一站式服务成为可能

        五)电子口岸:国务院有关部委将分别掌管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口岸公共数据中心,为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行政执法数据联网核查,并为企业提供与行政管理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的门户网站。

         1,实现电子底帐+联网核查+网上服务的作业模式,加强各部门的配合,联手打击走私,骗汇,骗退税活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实现口岸电子执法数据集中式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执法透明度,执法更公开,更公平,更公正;

        3,作为政府的门户,为企业联网办理进出口业务提供服务,加快货物通关,出口收汇,出口退税速度,减少企业在各个管理机关之间的奔波劳累之苦,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六)金关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的关键是以相关部门业务源头为基础,逐项建立和规范外经贸相关业务流程。

         2,金关工作的领导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3,商务部要早日实现与相关部门的联网,从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广义上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四、金卡工程

         广义:金融电子化工程

         狭义:电子货币工程:它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帐形式实现货币流通,开展银行卡跨行联营业务,并逐步将信用卡发展成为个人与社会的全面信息凭证,如个人身份、经历、储蓄纪录、刑事记录等。

        总的要求:

        1,保持各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和竞争的合理平衡,即在资源使用和标准规范上必须合作,在服务质量和业务拓展上必须竞争;

         2,实施银行卡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立现代化的银行卡授权,清算系统,彻底改变银行卡手工操作现状,使我国银行卡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面     

         3,提高银行卡结算业务在全社会资金结算中的比重,努力扭转现金结算在社会资金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减少现金流通量,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实现支付手段革命性变化,向电子货币时代过度。

        三阶段:试点;推广;普及;

         总体目标:实现银行卡全国跨行、跨地区使用,最终与国际接轨

         下一阶段:1,加快企业信贷信息登记系统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步伐;以促进银行卡的联网使用;

                          2,将继续改革完善银行卡经营管理体制,加快立法,规范市场,基本建立银行卡市场资源

共享、业务联合发展、公平有序竞争、服务质量提高的良性发展机制,全面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推动专业化服务,普及推广银行卡的应用。

           三)领导体制:93。10   全国金卡工程办公室,设四个专业组:总体组,专家组,标准化组和安全组

           四)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前景

         1,受理市场的规模依然不足,直接影响了持卡人的用卡积极性,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智能卡的生产,应用和市场管理的规章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3,一些部门和地方IC卡应用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滞后,不能适应IC卡应用市场发展需要。

         4,个别发卡部门以加强管理为名,对企业进入市场设置障碍,制定了不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变相收取厂商的入门费,加重了持卡人和企业的负担,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5,发卡部门管理、服务工作跟不上,严重影响了IC卡应用的推广,损坏了形象。

          6,IC卡注册和行业管理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7,国产性能CPU和非接触式IC卡配套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节 多金工程的建设

金智工程:教育科研

金企工程:全国工业生产和流通信息

金财工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有关的网络工程

金税工程:与税务信息系统有关

金交工程:与交通信息系统有关

金审工程:审计

金农工程:农业

金图工程:中国图书馆

金卫工程:中国医疗和卫生保健

金信工程:与统计系统有关

金盾工程:与公安系统有关

 

第三节 金字工程的意义,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意义:

       1,金字工程的发展,带动了软件、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内需,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通过金字工程的建设,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明显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显示了信息化的作用

       3,通过金字工程的实践,加深了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创了信息化建设新的局面

       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方面:

      1,传统政府动作机制和公务人员观念及技能的落后

      2,金字工程实施与政府服务和管理的整全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

      二)客观方面:

       3,最主要的问题是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4,各项工作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发展趋势:

      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电子政务的工作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十二金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

     要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金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

     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带动相关领域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

第六章 中国政府上网工程

内涵:1: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多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政府的服务

            2:政府机关间和政府与社会间通过各种电子渠道进行相互沟通,政府可以根据管理对象的需求、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向管理对象提共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每一节 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背景

一、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二、国外电子政府的建设已取得相当成就

       1,电子政府、电子商务及远程教育的全面发展

        2,政府投资,免费服务

        3,规范化出效益

三、中国互联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政府部门和中国电信业催生中国政府上网

       99年1月22号,启动:中国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

第二节 中国政府上网工程实实施方案

一、总体设想

      1,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在公众信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正式网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

        2,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联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为人民服务,构成电子政府

       3,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形成网络社会。

二,主要内容

       电信管理局与信息产业界等几方面合作,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构建电子政府。

三,实施范围:

        1,将各部委自身消息发布到163、169网上,重点提供便民服务应用项目

        2,协助各部委租用电信基础网络,组成内部办公室

        3,协助各部委自身通过163,169获取信息

四,上网步骤:

       1,根据协议将政府的主页制作上网,并对主页栏目进行设计,录入部分信息启动单位上网工程

        2,联通专线,由政府机关组织信息源与ISP/ICP制作信息,通过网络更新网上信息,用应用程序再通过专线来访问应用系统

       3,进行大规模信息录入

       4,与合作部委协商启动其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可采取用户以会员制的方式参与,收取一定的会员费的方式,同是深入研究该单位可供挖掘和能增值的信息资源和应用项目,提供交互式的手段。

       5,和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相联。

五、工程规划

         1,站点规划       2,域名规划       3,信箱规划    4,网页规划

          5,主机规划       6,标准规划      7,信息规划

第三节 基本情况

一、上网情况:

          99年5月17日,开通WWW.GOV.CN,是导航中心和服务中心。

          99年4月13日, 部委信息交换网

二、主要内容:

          1,政府职能上网。                       2,信息上网

         3,日常生活上网                          4,网上办公

         5,网上专业市场交易

三、意义:

         一)宏观意义:

         1,便于树立各级政府在网上形象,组织和规范各级政府的网络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办公效率,有利于廉政建设,周晨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

        2,政府上网工程将各级政府站点建设成便民服务的窗口,帮助人们实现中不出户完成与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程序,为实现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资讯互通和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最终构建电子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3,信息网络正在成长为第四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实现社会多种功能的主要载体,改变我国信息化建设中硬,软件和信息服务投资上严得失调,极大地丰富网上的中文信息资源。

        4,对信息产业界引导和组织,促使政府在短时间上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值,引导和形成新世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二、该工程微观意义与社会影响

      1,使上传下达更加迅速

        2,使信息传递不失真

        3,使信息传递成本降低

         4,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5,促进民主平等观念的发展,促进市民社会更加成熟

         6,可以更快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四节 问题分析

一、认识和观念滞后

       一)认识滞后,定位不清

      二)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三)政府管理没有树立起明确的服务意识

二、政府网站的域名不规范

      1,政府网站与商业网站没有明显的区分

       2,同一行业的政府网站缺乏关联

        3,各省,市,乡没有形成统一的域名体系,域名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

        4,域名缺乏明确的定义规则

三、政府网站的内容不规范

四,政府上网的信息安全系数不高

五,政府上网停留在网站层面,内容和管理存在明显不足

六,政府上网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七,现有的网络技术不足,限制了政府网上职能的发挥

      1,政府信息网络建设的规划,部署过程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

       2,配套应用软件跟不上

       3,现有网络带宽传输带宽不够,直接影响政府上网的积极性

       4,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

       5,网络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公民网络参政的不平等性

第五节 工程进展

建设推进方式:1,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

                         2,地区内的横向推动

一,2000年初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总结

        政府上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透明、提高效率、增进沟通,服务经济

       成效:让公众更直接,更准确,更迅速地了解政务信息,了解政府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

                  促进了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更多的政府部门通过网络公开施政,在网络上开辟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老百姓交姓交流的渠道,开辟了政府便捷的网络服务窗口。

                 有效地为经济发民提供服务,在政府上网的带动下,各行各业的信息源上网,为企业参与竞争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发展网络,建设信息化来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展经济的重要策略。

二、深入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议

一)政府上网工程的工作重点

      A:通过政府上网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过程:

        1,通过政府上网推进全社会信息企业上网

      2,通过政府上网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3,通过政府上网提高公务员素质

         B: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上网工程

         1,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2,建立优秀网站评选机制

        3,通过政府上网宣传政府形象

         4,通过政府上网发布政府需求

         5,广泛运用网上应用系统搞好便民服务

         6,开设和完上网上领导信箱服务

      C:加强交流合作     

二)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议

        1,组建一个负责国家政府上网工程的统一管理机构

         2,打破信息垄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3,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保证信息传输安全

         4,理顺政府工作流程,适应政府上网需要

         5,明确政府上网的应用项目

         6,普及计算机知识,更新观念意识。

三、从政府上网迈向电子政务

       政府上网工程,标志政府机构向网络时代迈进了一大步,2002年,政府上网转向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向高层次发展,集中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许多地方政府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2,专业化的政府网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

       3,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的促进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并使安全性不断提高。
 
第七章 中国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实施

第一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根据“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发展战略,为抓住世界科技的革命,有重点地发展电子政务,逐步形成我国政府电子化的群体优势,我们要以整体上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率,加速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力求在局部地区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培育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确定主要任务的原则

       2,坚持采取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则

       3,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总体筹划、局部试点,秩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原则,实现政府上网工程向电子政务的平稳过渡。

        二、电子政务数据资源规划

        广义:包括电子政务系统最小的数据资源实体,也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挖掘后取出的信息,还包括信息关联处理、逻辑判断后形成的决策知识。

        从数据资源的低级形态逐步转变为高附加值精加工产品,为各级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提供支持。

        成功的政务系统信息规划首先对系统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从现阶段来看,数据基础设施将决定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和功能实现。

        一)电子政务数据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

       数据资源的以下3个特点决定:

      1,数据资源决定政务创新能力:经验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管理转变

       2,数据资源决定政务决策效果:量化管理方式。

       3,数据资源决定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依据不仅包括政府的服务质量,也包括与政府对企业和政府打交通所花费的成本。

           电子政务的意义:提高政府对企业和公众的管理服务效率,数据信息的快速响应要求不仅体现

在政府的对外信息服务,还体现在政府内部业务流程的数据传递之中。

       二)、数据资源规划在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中地位

       首先,要整合系统的数据资源,建立起系统内数据共享和交流互通的机制,采用与现行机构相适应的数据管理模式(内部集中管理、外包服务管理),

       然后结合先进的行业内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式,从内部渠道上保证数据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资源规划的实施

        纠正二个极端认识:

         一,以全概偏

         二,以偏概全

        总体数据规划的实质:运用信息组织技术,将政府多年来积累的结构不合理,数据冗余混乱的数据库

进行规范化的重组工作,从而取消或极大的减少数据接口,实现基于高档次数据环境的系统集成。

       三、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电子政务要抓好综合信息环境规划

        2,电子政务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3,电子政务要运用模型进行综合规划

        4,电子政务规划必段考察应用需求,作出尽量准确的需求分析

        5,电子政务规划要重视运营维护环节

        6,电子政务规划要分清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7,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须保障

        8,电子政务规划要以标准化为中心

       9,规划好电子政务平台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加入世贸,对政府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等的冲击。要求贸易自由化、非歧视化,拒绝关税外保护措施、公平竞争、透明度等世贸组织基本原则的规范和约束下,要实现阳光行政和依法行政。

        政府网络建设存在:重网络、轻内容、轻服务斩现象,纵向网络标准不一,资源无法共享,客观要求我国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建设。

二,规划历程:

       200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将“三网一库”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提出3-5年时间,初步建立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框架,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和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电子信息资料库。

          电子政务建设的7个领域:

       1,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办公决策服务系统;

         2,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建设;

        3,筹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及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网政府网站;

         4,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库;

         5,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

         6,加强坚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7,   抓住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

        2001,12:《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第一个信息化发展规划

        2002,7: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新整体规划阶段。

        今后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任务:

        1,建立二个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省政府内网和政务外网。

        2,推进12个重点业务系统,

              1)推进加强监督、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的建设;

             2) 增加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的建设;

             3)增强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3,启动信息资源建设建设,包括2个信息体系和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4个数据库,为政府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源。

   三、中国电子政务的战略目标

一、政府信息化建设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2,电子信息产品与市场建设目标

       3,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目标

二)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规划目标

       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6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

       奋斗目标:1,到2000年,形成一定规模和初步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2,到2010年,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1,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2,加强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促进三网融合

                          3,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4,加快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建设,集中力量,抓紧抓好金字工程

                         5,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6,   加快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7,   促进科技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提高科技教育水平,促进"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

                           8,研究制定必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社会信息行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选择

        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战略目标: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强化经济和社会的有效管理

                         加强与公众沟通,提供优质服务

         电子政务建设内容:

                 内网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在实施政府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政府优化和重组,以及各级各地政府机构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全。

                公网建设:完美信息时代法律法规建设、政府网上办公、建设国家信息平台、向公众提供政府数据库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

         电子政务策略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分类别发布

         二)、实用为本:强调沟通,认真分析需求,使政务流程适合政务工作

         三)、安全为重:安装防火墙、升级病毒库、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

        四)、领导挂帅:理顺体制关系

五、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要解决的问题:

      1、电子政务的出发点: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是以政府的管理职能为出发点,还是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电子政务的本质: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区别于传统的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2、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是什么?

      第二:电子政务建设是以横向区域性管理体系为主导,还是以垂直行业性管理体系为主导?

        实现真正的电子政务,不能以简单建立的政府部门网站,以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为出发点,也不能以垂直行业管理体系为主导,而应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横向区域性政府管理体系为主导,重组优化各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一站式加一网式服务.

       综述:中国电子政务规划应当将:"以民为本、一网式管理和服务"作为总体的框架和思路。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实施

一、实施现状:

      1,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经历政府信息公众化、准电子政务、区域电子政务、统一电子政府(大网络政府)4个阶段,每个阶段功能和服务对象都有一定差别

       2,统一政府门户网站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对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要,目前让门户作用少,建设滞后。

       3,现行政府网站问题:域名和网站名称不规范、联系信息不完整,网站设计不专业,信息量少,实用性差,缺乏交互性、更新不及时,离用户期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等。

       4,用户到达各政府部门网站的主要途径为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链接

        5,用户认为了解政府网站网址的最好方式为:当地政府公众信息网,统一政府门户网站,从主要的搜索引擎检索。

        6,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表现形式,而在于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在线提交和审批等功能只是电子政务的部分内容。

          盲目性和误区:

        1,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2,把建设看成过于简单,关注国家的硬投入,而忽视行政结构的调整和行政业务流程的整合.

         3,对于建立的行业或部门信息没出息进行有效的整合,急于上新项目

         4,政府信息化建设中,重监管、轻服务、重视政府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忽视政府对企业、公众服务的信息化;

        5,信息化过程中,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制度和规范建设,以及对公务人员进行培训力度不够。

二、中国电子政务公共管理目标与功能目标

       电子政务的公共管理目标:规模适度、管理科学、高效服务

      规模适度:对政府的规模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政府过度膨胀

       管理科学:政府对社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管理规律、尽量简化环节,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高效服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断拓展政府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和项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满足社会和公众的满意度。

    电子政务的功能目标:不仅直接体现电子政务的应用功能,而且还体现电子政务的技术保障,我国电子功能目标体现在办公、管理和服务3个方面,即G-TO-G,G-TO-B,G-TO-C

      G-TO-G:通过办公自动化和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实现政府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使政府的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G-TO-B,G-TO-C: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管理和大量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对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的管理与服务。

      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也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功能目标。

     实现上述功能目标的技术手段:

     第一,统一的网络支撑体系。

      第二,安全支持平台和应用支持平台

三、电子政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对电子政务认识不清。电子政务应通过运用网络手段,配合与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打破传统的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模式,通过优化整合公务流程以及建立信息的共享机制,构建一个以百姓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方便用户办事为目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政府的管理模式,以一网式,一表制,开放式和交互式等特点来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原则。

      二)政务与电子化的关系问题:政务与电子化的关系,既指政府电子化与电子化政府的关系,也指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的互动关系。通过流程整合和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建设反可以推动政府机构改革。

     三)利益问题:电子政务首先要政务公开,然后是规范流程,制约权力。

     四)政府间的关系问题

            统分关系: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部委到各地方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的布局。

           电子政务的框架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考虑管理的平行性和可操作性,而考虑到节省投资。

           条块关系:区域性管理体系和行业性管理体系的关系。

           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处理好区域与行业二套体系的衔接和协调发展,应以区域网络平台为主,通过虚拟专网的方式链接行业管理体系。

            实现方式:通过政府立法,即政府资源共享法和信息公开法来保障;

                              要加大政府与行业主管理部门的协调力度,从上往下推进

        五)定式问题: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习惯,使之适应计算机网上办公。

四、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策略选择:

        解决3个根本性问题

        第一,要尽快制定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第二,要加强有关电子政务的相关立法

        第三,要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组织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

       3个重点:

       1,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统一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流费

        2,继续抓好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建设;

        3, 在抓紧制定有关政府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同时,关键要筛选一些直接关系企业或公众利益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实现互联互通的突破点,率先在某些项目上实现在线服务,之服务领域扩大。

        五、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的建议

充分关注以下问题:

         1,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周期长,充分考虑分期实施的要求

         2,电子政务覆盖面比较广,要考虑总体结构问题

         3,敏感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管理问题

          4,降低费用,保护投资,平滑升级的问题

         5, 各子系统之间应能够顺利联接,即接口设计问题

         6, 系统总体质量控制和运行方面的问题

          7,   大数据量管理和数据挖掘问题

         8,    使用方便性和流畅性的问题

二)    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建议:

         1,电子政府系统的实施要走统筹化和标准化的道路

          2,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实施要体制先行。

              体制先行:我们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时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

             关键解决好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

六。国外实施电子政务的先进经验

        一)电子政务实施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确定电子政务实施的目标,组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实施障碍与克服办法。

        二)电子政务实施中的组织矩阵:

         启示: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首先要有强有力的,而且职能明确的领导机构和有关预算的财政支持

                  要明确当前的重要任务,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以保证因事设人

                  要通过相关途径吸纳专业人员组成一个精干班子

                  要形成灵活的,多种人员参与的行动小分队.
 
第八章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

三网:

       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

       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

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

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

       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

       3,网上交互式办公

       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
        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第二、电子公文系统

        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第五、电子办公系统

         第六、电子培训系统

        第七、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

        第二,电子税务

        第三,电子证照办理

        第四,信息咨询服务

         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

         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

         第二,就业服务。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

        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第五,公民信息服务

        第六,交通管理服务

        第七,公民电子税务

        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

       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

       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纵向电子政务系统: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按业务层次序列构成,测重同一种业务中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处理。

      电子政务系统中要建立以政府办公厅为中心节点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其主要功能:实现办公厅内部,各部门,各下级地方政府的联系,并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联接。

       办公厅配套5个服务中心:

       第一,政务信息交换中心,

        第二,政务数据中心

        第三,政府认证授权中心

       第四,政务网络信息中心

       第五,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三、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的特点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总体结构由“三网一库”向政务内外网结构转变

二)安全支撑体系具有通透性: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

三)标准化是必由之路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平台

政府内网:省级以上政府业务网络、主要为领导决策和指挥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并承担公文,应急、值班、邮件、会议等办公业务。以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和政务部门为服务对象,具有办公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等功能,是政务部门获得信息资源,实现网上办公的基础平台。

一,政务内网平台结构:省、市级区域性网络平台

二,政务内网平台的主要应用

一)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

办公自动化:内部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文件、信息,会议,督察,档案,值班、领导批示等办公业务应用,同时实现内部电子邮件的畅通,并与其他单位,部门实现互连互通。

         网络性质:内部网

         办公的性质:数字化办公

         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数字化办公:授权与开放,基于WEB的工作流

办公自动化建设:

1,在组织实施上,要从传统的工业项目管理体制转向专业化和产品化实施休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系统的持续升级,走合作和分工并举的道路

2,在技术方面选型方面,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吻合的技术

3,系统设计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

4,在设计思想方面:从面向业务的设计转向面向用户的设计

5,在实现方面,从传统的结构化设计转向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二)电子邮件

1,电子政务对电子邮件的系统的需求

一,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三,具有高度的可管理性

四,具有实用易用的扩展功能

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2,我国主要电子邮件:电信运营商,商业化电子邮件,群件邮件,免费电子邮件系统。

三)多媒体应用:视频点播、数据广播、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视频会议

四)决策支持应用

好的决策应具备以下特点:

1,辅助决策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

2,允许用户试探几种不同的决策方案

3,必须具备决策支持模型的管理功能

4,把数学模型或分析技术与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结合起来

5,系统必须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6,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满足不同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具体步骤:

一,智囊系统利用信息,制定决策方案

二,智囊系统将决策方案上报给决策系统

三,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生成必要决策指令

四,决策系统将决策指令下发给决策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

五,决策执行系统负责执行决策指令

六,决策指令的执行情况和结果通过信息系统反馈给智囊系统

七,智囊系统将具体情况向决策系统提供反馈信息和决策修正方案

八,决策系统针对反馈信息或修正方案,确定新的方案,并下发执行

主要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

内部网站:政府部门、部门介绍,大事记,公用通讯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种文件等基本资料信息

第三节 我国电子政务专用网平台

政务专网平台:办公业务资源网络,根据机构职能,其在业务范围内与内网有条件互联,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无纸化平台,以及实现各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另外通过各级政府的专网互联,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网之间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政务专网平台的体系结构:

一)电子政府认证中心

二)中间件应用系统

三)政府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框架

第四节 我国政务外网平台

一)网站服务

二)定期邮件/报表服务

三)电话咨询服务

四)公共查询触摸屏

五)大屏幕

二、体系结构:

服务模型:政务办公信息流,公共事务信息流,政务查询信息流

体系结构:政府信息门户解决方案,信息安全交换解决方案,基础网络平台(安全性,整合性)

第五节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

重要的9个战略数据库:

1,宏观经济管理:金融管理,税收管理,海关管理,财政管理

2,保障社会安定:社会保障管理,公检法司

3,基础性:电子身份证和居民注册信息资源库,企业注册信息资源库,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库。
 
第九章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的电子政务

第二节 亚州国家的电子政务

第三节 国外电子政务研究

第四节 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经验
 
第10章 中国电子政务典型案例

第一节 北京

第二节 南海区

第三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