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 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新尝试
来源:中国江苏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网民数量激增,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了解政府工作、社会动态,提出诉求、表达意愿,网络舆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情民意。为了有效利用好网络这一媒介,2010年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以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宿迁”为依托,探索创建了网络问政平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化、透明化,有力地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网络问政工作的有益探索

  在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创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办理流程,力求把网络问政办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政府门户网站富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金牌”栏目。

  领导重视是前提。网络问政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8月,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缪瑞林,亲自召开网络问政交流会,听取广大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对《宿迁网络问政动态》,缪瑞林逐期逐条批示给相关部门、县区,并要求及时上报处理情况;今年5月,缪瑞林再次就网络问政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把网络作为察民情、畅民意、集民智的重要平台,真正尊重网民思想表达、引导网民情绪宣泄、吸纳网民合理建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蓝绍敏针对网络问政工作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善于从网络信息交流渠道中倾听民意民声、关注群众诉求、吸纳群众建议,促进工作开展,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益专题召开会办会,对网络问政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市政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网络问政工作多次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网络问政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出要“推进网络问政大平台建设”。

  规范运作是关键。先后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网络问政”工作的通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立足网络问政平台,及时高效回应百姓的各类诉求,“一把手”要亲自过问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每天上网浏览热点网络板块,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处理各类问题。同时,明确了网络问政平台由市政府办公室主办,网帖办理反馈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由市电子政务中心负责,督查考核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的工作机制,确保网络问政工作有力、有序、有为开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与非政府官方网站和市民论坛之间的定期互动机制。通过组织互动交流,对坊间的社情民意进行引导,强化网络问政的正面宣传。安排专人每日浏览“宿迁论坛”关注宿迁板块、“西楚社区”民意直通板块、“西祠胡同”宿迁人板块、“百度”宿迁吧等本地网民关注较多的热点网络板块,关注网民咨询、投诉、建议,并及时做出回应,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建好队伍是基础。为切实做好网络问政咨询投诉的日常受理和反馈,各部门都明确一位分管领导作为网络问政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选配至少一名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熟悉本部门业务,有一定网络交流沟通能力的工作人员作为网络问政平台管理员,实行专人分工、专人承办。同时,为切实增强问政工作队伍实际操作能力,今年年初举办了全市网络问政培训会,7月5日又举办了“服务性政府网站建设”专题培训,邀请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专家进行授课。目前,全市共有78家部门参与网络问政的回复工作,基本形成了“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工作网络。

  严格督办是保障。规定对网民咨询投诉的问题,首先交由职能部门负责处理,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具体办理中,制订了“及时受理—初步回复—报领导审阅—按程序办理—跟踪督办”的网络问政办理流程;明确了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办结、复杂事项15个工作日办结的时限要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结时间的,必须向网民说清缘由,并告知具体办结时间和办理进程,对重大民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由市政府召集相关县区和部门进行交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不停办、不漏办、不超时办。为确保网络问政办出特色、办出成果、办出真情,拟定了《宿迁市网络问政办理工作群众满意度考核办法》,从网帖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两个方面对各县区、各部门网络问政办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定期编发《宿迁网络问政动态》,将问政办理情况、舆情引导情况、信息发布情况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

 网络问政工作的初步成效

  平台开通运行以来,广大网民踊跃参与,各职能部门积极回帖,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网络问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放大,已成为宿迁的“民意社区”、政府的“决策智库”和舆论的“监督利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益。去年,网络问政在第五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荣获“品牌栏目奖”,今年又获“用户满意奖”,“网上宿迁”也因此荣获第十届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第十名。

  打开了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网络问政,建立网络沟通机制,将老百姓的心声、想法及时真实地反映上来,同时又把政府的意图与措施公之于众,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真诚、平等地交流对话,保障了公众对政府公共事物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截至目前,宿迁网络问政平台注册网民达11529人,共发表主题帖12591个,回帖数30336条,真正做到了上网收集“网情”,下网办好“网事”,形成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良性互动。

  构筑了汇集民智的决策平台。宿迁网络问政平台开通后,不少网友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如“蝶之舞”网友提出的关于“四城同创”的问题、古黄河景区的命名问题,“庄昌东”网友提出的整合职业和技工类院校教育资源的建议,“月明清”网友提出的宿迁中学的发展问题和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建议等等,都被市委、市政府积极采纳,并及时转化为决策部署。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市委、市政府能够更直接汲取民间智慧、借助群众力量,其决策也能够更有效反映百姓的诉求、维护百姓的利益。

  架起了解决民需的和谐桥梁。市电子政务中心和各县区、市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及时高效地处理好、解决好网民反映到网络问政平台上的每一个问题,实现了网民与部门之间的“一对一交流”,缩短了中间不必要的环节,网帖回复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99.1%和93.1%,老百姓真正觉得“上网胜过上访”。网友“左手温柔”跟帖说:“从未想象到今天,网络和普通市民的生活走得如此之近,鸡零狗碎的丁点儿小事,也会被如此重视,真正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回复每一个合理诉求。向缪书记、蓝市长说声谢谢!”

  网络问政工作的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问政的不断完善,其所包含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参政议政外,阳光政务、社会监督等作用也日益凸显,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民主决策、依法行政、高效履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网络问政有利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保障群众民主权利。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线传递民意、网上建言献策,已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宿迁城乡大地活跃着一批高素质、高水准的网民队伍,他们不仅具有参政议政的激情,而且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的能力;不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了热忱和期待。宿迁网络问政为广大网民打开了快捷高效的诉求渠道,充分调动了广大网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

  网络问政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从我市网络问政工作开展情况看,尽管每个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各不相同,但从整个网民群体看,最终都要归结到对政府职能履行的关切上,网民表达诉求的过程,也是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对政府履职过程进行监督的过程。网络问政平台让公众广泛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决策,让行政权力在公众监督下运行,可以很好地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把各级政府打造成科学决策的政府、民主法制的政府、廉洁高效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府。

  网络问政有利于树立政府亲民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网络问政平台,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其运行方式高度公开透明的特点,决定了对于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意见、反映的困难、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能用“网上来网上去”的方式简单应付,必须更加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网下,多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多用工作实绩来解决民需,多用科学民主的决策来回应民声,努力架起群众与政府互通互访的“连心桥”,使网络问政平台成为百姓心中“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

  网络问政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既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网络问政采取“网上交心,网下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的方式,了解群众诉求,引导网上舆论,解决群众困难,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没有距离的交流,没有鸿沟的握手”,探索出一条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成为化解新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载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宿迁市电子政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