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市信息化发展上水平、见成效、提层次的关键时期,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化并举”、“两化融合”战略方针,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有利时机,根据国家、陕西省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将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09〕68号)和《宝鸡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宝市办字〔2009〕120号),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特制定宝鸡市“十二五”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
一、我市“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绩
目前,我市信息化水平发展十分迅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宝鸡”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稳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深入展开,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2009年我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0.686,预计2010年达到0.707,位居全省前列,为我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铜缆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截止2009年,我市全年电信收入14.24亿元,增长13.9%。长途光纤总长度达到3.2万公里。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303.9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总数83.98万户,移动电话220.01万户,电话普及率80.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23.53万户,网民人数达95.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6.3%。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以上,有线电视用户数1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数14万户。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体系。
2.电子政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通过省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上连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向下通过光缆专线连接我市12县区,横向汇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等6大系统的局域网,形成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框架。现已开通网上公文传输业务,完全实现了普通级电子公文的加密双向传输;所有县、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都建立了网站,政府信息资源初步实现了共享;财政、国税、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银行等行业部门建设的“金财”、“金税”、“金盾”、“金保”、“金卡”等一批国家统一部署的“金字”信息工程全面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工作通过“十一五”实施推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形成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到研发和生产过程,逐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的应用也从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并与互联网联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设计水平,优化了产品结构和性能,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营销现代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目前,我市85%以上的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和信息管理系统。全市4660户工业企业中,有1600多户企业设立了信息技术中心,已有80%的大中型企业采用了OA管理系统,CAD、CAM、CAPP等技术已逐步应用,40%左右的企业开展了网上招标、网上采购等电子商务活动。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4.农村信息化广泛展开。基本完成了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信息发布栏发布农业技术、农村政策、农产品销售等信息,“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通信“村村通”工程全部完成。同时,以“宝鸡农业信息港”为依托,设立了土地、气象、种植业、林业、乡企、农业机械、供销信息等十大子网,突出农业科技应用,全面为“三农”提供专家咨询、项目推介、成果转化、良种信息、科教培训、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方便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实用技术信息;开发了农业基础、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等三个数据库,形成一个集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网络和交互式平台系统;开发了布尔肉羊、秦川牛和苹果栽植三个专家管理系统;支持宝鸡联通公司在12县区完成了“电子农务”项目建设和宝鸡移动公司的“农信通”项目建设,年均农业信息发布量保持在14万条左右;通过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使信息技术在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社会信息化广泛推进。我市是国家建设部数字化城管第三批试点城市,也是省科技厅城市信息化的试点城市,通过信息技术将城市部件实现精确、敏捷、高效的全时段、全方位监控与管理,科学准确界定管理责任,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人性化,促进了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得到了省政府和国家建设部、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显著,全市所有的高中、初中、城市小学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县乡小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国民教育序列之中。作为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示范城市之一,目前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医疗保障信息网络城乡全覆盖、医疗保障业务办理“一站清”、医疗保障服务“一卡通”。其中新农合、养老保险、低保户、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系统初步实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6.信息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了在全市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筹资金、统筹项目、统筹协调”的工作原则。制定了《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宝鸡市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宝鸡市公众信息服务网站及城市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了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使我市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改善民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
面还有很大空间。
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足,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需进一步加强,面向工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较为薄弱,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多局限在信息查询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网上交易等应用还很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低。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整机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以及名牌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链短,尚未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信用、物流等基础环境不健全制约了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领域的业态创新活跃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四是数字鸿沟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日益增大。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我市县区间、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不断加大。不同市民群体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机会、能力呈现“贫富不均”,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有加大的趋势。因此整体提升全民信息能力任重道远。
五是信息人才资源缺乏,尤其是信息管理人才、技术带头人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支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六是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数字化特征等为各种网络危害行为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使得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一个严峻问题。不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侥幸心理比较普遍,信息安全工作还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普遍形成“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意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设施部署不足,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不够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对策和保障体系,信息系统整体防护能力低。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引领,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为目标,围绕以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以实施“两化融合”、“三农”信息化服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实现我市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深化应用,融合发展;自主创新,重点突出;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应用推进、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指针,统筹全市信息化推进的目标和任务,统筹城乡、区域、行业信息化发展,统筹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宝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制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制定实施年度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2.深化应用,融合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快信息资源开发、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3.自主创新,重点突出。切实增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能力,鼓励集群发展。重点发展“两化融合”、“ 三农”信息化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和便民利民信息化工程。
4.保障安全,促进发展。树立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意识,完善全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合我市实际,逐步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安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市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我市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位列全省前茅,力争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先进行列,成为陕西省信息化应用示范城市。通过实施八大信息化工程,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社会公共事业服务能力、增强民众幸福指数、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2015年末我市信息化水平指数达到0.812。
专栏1:宝鸡市“十二五”时期信息化的主要指标 | |||
总体目标:我市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位列全省前茅,力争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先进行列,成为陕西省信息化应用示范城市。2015年末我市信息化水平指数达到0.812。 | |||
指标 |
2009年 |
2015年 |
指标类型 |
电话用户数(万户) |
303.99 |
350 |
预期性 |
数字电视用户数(万户) |
14 |
35 |
预期性 |
城市用户互联网带宽(M) |
4 |
16 |
预期性 |
农村用户互联网带宽(M) |
2 |
4 |
预期性 |
企业互联网普及率 |
80% |
100% |
预期性 |
装备制造型企业达到信息化深化应用阶段比例(%) |
40 |
80 |
预期性 |
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 |
30 |
50 |
预期性 |
电子信息工业产值(亿元) |
93.72 |
150 |
预期性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35 |
60 |
预期性 |
专栏2: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1.宽带接入工程: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升宽带网络的承载能力。极大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开展监督、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便捷的渠道,为政府了解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提供“窗口”。
2.数字电视工程:加快全市数字电视改造,到2015年数字电视用户数达35万户。
3.三网融合工程:推进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
专栏3:两化融合重点工程
1.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等应用,重点培育2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施30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2.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架构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自助建站、企业邮局、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视频会议、网络防病毒等多种企业信息化服务软件产品服务,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降低企业进入信息化的门槛。
3.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程: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围绕宝鸡“九大产业集群”,开展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4.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改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开展电子商务;提升传统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5.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数控技术,提高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
6.“中国钛谷”产业集群技术、商品交易和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由宝钛集团牵头,在政府的指导下,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及IT公司,联合产业集群内的核心和骨干企业,统筹集群中的相关资源,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联网等技术,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共同建设。将平台建设成为提供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宣介、展示及推广平台,提供技术和产品信息的平台,发布企业采购和技术招标信息的平台,提供技术、商品及产权交易的平台,物质储运、配送及流通的平台。探索全新运营模式,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建立辐射全行业,贯穿产业链、价值链,专业、诚信、安全的信息平台。
7.蔡家坡汽车工业园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陕汽为龙头,积极整合园区内汽车及零配件企业,努力打造集研发、生产、试验、检测、销售及汽车租赁、交易、物流、展示为一体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8.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组织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示范的内容主要包括: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工业生产流程信息技术优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
专栏5:信息服务业重点工程
1.现代物流平台:以宝鸡陈仓现代物流园区和中国西北金属电子交易平台为依托,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技术、仓储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建设西北现代物流平台。把宝鸡打造成综合型、高水平的公铁联运物流集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2.电子商务平台:围绕宝鸡钛产业链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等优势产业链,建立B2B、B2C交易网络,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为企业提供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资源、降低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成本。
3.宝鸡市科技资源中心建设项目:整合全市现有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门户网站、机房及部分数据库,探索建立全市科技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专栏6:电子政务重点工程
1.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在“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基础上,通过“完善”、“整合”和“建设”等方式构建面向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性、公共性、支撑性的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2.县级电子政务工程:进一步完善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电子政务的互联互通。
3.应急指挥系统: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应急处理救护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于一体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
4.空间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大型数据库技术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GIS),构建一个数字化宝鸡市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各行各业提供公共服务。 |
专栏7:社会信息化重点工程
1.数字宝鸡工程:构建西部领先、功能完善的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及其应用系统,实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为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网络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对象全民化、社会保障业务办理“一站清”、社会保障服务“一卡通”、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科学化、社会保障管理智能化。
3.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为核心,共享卫生系统资源,实现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化。
4.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我市现有基础网络资源,搭建整合共享公安、民政、劳动、教育、计生、卫生、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信息的网络,建立我市社会事业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库系统。
5.数字档案馆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以便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需求。
6.城市一卡通工程:采用双认证系统,建设宝鸡市城市一卡通业务,市民可用此卡办理个人社会事务和享受公共服务,可办理社保、医保、低保等业务,同时可用于公交、出租、便利店等小额消费场所快速结算和缴纳水、电、天然气、电话费等。 |
专栏8:信息安全重点工程
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统筹规划并启动包括密钥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测评、数字认证、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和信息安全责任制,开展风险评估和政府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检查。加强网络信任、预警监控、灾难备份、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等基础性工作。
2.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中心: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信息安全通报、冗灾备份体系等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集中存储备份制度,建立重要数据异地灾难恢复备份系统。 |
专栏9:人才培育重点工程
1.信息化人才培育工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快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电子政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专项人才培养。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快培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的信息技术操作、应用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计划每年培训500人。 |
名 称 |
实施单位 |
实施年度 |
计划经费
(万元) | |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
宽带接入工程 |
宝鸡电信、移动、联通 |
2011-2012 |
30,000 |
数字电视工程 |
宝鸡广电 |
2013 |
30,000 | |
三网融合工程 |
宝鸡电信、移动、联通、广电 |
2015 |
45,000 | |
两化融合重点工程 |
两化融合示范工程 |
相关企业 |
2011-2015 |
30,000 |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工信局 |
2012 |
4,500 | |
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程 |
工信局 |
2011 |
3,000 | |
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 |
各示范企业 |
2011-2015 |
20,000 | |
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 |
各示范企业 |
2011-2015 |
20,000 | |
“中国钛谷”产业集群技术、商品交易和物流中心信息平台 |
宝钛集团、其他钛产业企业 |
2011-2013 |
5,000 | |
蔡家坡汽车工业园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陕汽集团以及园区内龙头企业 |
2011-2014 |
5,000 | |
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
环保局 |
2015 |
10,000 | |
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 |
农村宽带及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工程 |
宝鸡电信、移动、联通、广电 |
2015 |
10,000 |
精准农业引导工程 |
农业局、科技局 |
2014 |
2,000 | |
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及综合服务工程 |
农业局、科技局 |
2011-2013 |
1,000 | |
信息服务业重点工程 |
现代物流平台 |
相关企业及园区 |
2011-2012 |
5,000 |
电子商务平台 |
相关企业及园区 |
2013 |
5,000 | |
宝鸡市科技资源中心建设项目 |
科技局 |
2011-2012 |
4,000 | |
电子政务重点工程 |
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 |
工信局 |
2012 |
5,000 |
县级电子政务工程 |
工信局 |
2011 |
4,000 | |
应急指挥系统 |
市应急办 |
2011 |
2,000 | |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
规划局 |
2012 |
1,500 | |
社会信息化重点工程 |
数字宝鸡工程 |
发改委 |
2011-2015 |
5,000 |
教育信息化工程 |
教育局 |
2013 |
3,000 | |
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 |
人社局 |
2012 |
5,000 | |
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 |
卫生局 |
2014 |
6,000 | |
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工信局、公安局、计生局等 |
2011-2013 |
5,000 | |
数字档案馆工程 |
档案局 |
2011-2015 |
840 | |
城市一卡通工程 |
工信局 |
2013-2015 |
2,000 | |
信息安全重点工程 |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工信局 |
2013 |
1,000 |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中心 |
工信局 |
2014 |
1,500 | |
人才培养重点工程 |
信息化人才培育工程 |
工信局 |
2011-2015 |
1,000 |
合 计 |
272,34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