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源于大学,但大学本身至今还依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主要的表达方式还是语言、手势和表情。工业革命产生的工具对教育领域没有什么影响,但信息技术革命产生的工具是智能工具,是人脑的扩展和延伸,有能力影响教育格局的演变。”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学科特聘教授丁兴富说。
“决策模拟”给学生“高层体验”
当初学数学的王其文,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他在北大光华坚持不懈地推行“决策模拟”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就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
学管理的学生很难实习,因为没有哪个单位愿意让一群还没毕业的学生参与管理层面的事情。怎么让学生在毕业前“实战演习”一番,就成了王其文上世纪80年代最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最早的“企业竞争模拟”到今天的“决策模拟”,信息技术起了关键作用,用来计算“企业利润”的高级计算器,也早就变成了可以编写决策模拟软件的计算机。这项教学实践产生的软件也获得了多个奖项。
王其文引用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易学东教授的话说,经营模拟是“亲验式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企业最高层领导的位置上分析、处理企业面对的战略决策问题,亲身体验企业决策中的“酸、甜、苦、辣”,使学生领悟到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应该掌握的“意会性知识”,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与常用的案例教学相比,决策模拟通过“亲身经历”来体味经营管理的真谛,通过对一系列动态案例的连续不断的分析与决策来取得知识,还有决策结果的反馈。“计算机模拟教学是动态的活的案例。”王其文这样总结。
信息化打破传统教育格局
在丁兴富眼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一场有深刻意义的革命。20世纪末,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主任赵国栋博士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而出现的。NII报告专门列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目标:“通过信息网络来实现按需教育、远程课堂,提供最好的教师和教材以及虚拟的实验环境。……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报刊、网上游戏、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等手段将支撑起学习化社区和方便的生活。”
赵国栋认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职责,如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格局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有助于终身教育的实现。”丁兴富说,终身教育的思想早就存在,中国古代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但因为没有适当的工具手段,这一理念一直就没有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大学(中国称之为广播大学)的出现,也被视为终身教育思想与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国外大学的信息化之路
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皆为规模宏大的巨额投资计划,各国政府都通过立法、专项经费支持或以优惠政策吸引商业资金等方式投入了巨额的经费。
赵国栋介绍说,网络学习在美、英、澳等国家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组织模式——网络大学。目前,美国主要存在着7种“网络大学”形式,这其中既有传统大学的扩展,也有专门的以成人教育为主的大学,还有大学与业界的联盟、公司自己的大学,甚至还有全球性的多国型大学。
目前,美国高校中E-Learning应用模式主要有3种:补充模式,学校利用门户网站或课程网站提供补充教学资料,学生依然要到校上课,时数并未缩减,作业上交或讨论则可在线进行;混合模式,授课采取实体与在线混合的方式,教授可适当缩减授课时数;完全在线,授课完全采用在线模式,学生修毕校方规定的学程,可获得各种学位证书。
教学与行政用门户网站对学校、教职员工、学生互动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美国超过60%以上的学生通过了网络注册,很多学校也不再印制纸本成绩单。
考虑到信息化在国内大学里的境遇,丁兴富认为,未来的解决方式应该是面授教学与虚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但现有教育理论完全是基于传统的面授教学而建立的,不适应虚拟学习的要求,因此,研究新的教育学理论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