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法院分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黎 林 彭华川
  加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政务管理和司法人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大意义,是法院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最近,武隆法院在全面贯彻全市法院院长会议精神中,明确提出了争创一流法院,信息化建设要先行的目标。为此,武隆法院全面调研了当前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一、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化建设技术力量薄弱。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能简单地以审判工作"网络化"作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武隆法院现只有一名计算机管理员,没有参加过任何法律专业方面的培训,所能处理的问题只能局限在计算机方面,不能将信息化建设与法院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 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欠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与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但是法院系统内部组织的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很少,使得技术人员视野难以开阔,知识难以更新。
(三) 干警年龄结构偏大,思想观念跟不上信息化的要求。目前武隆法院在职干警的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他们所接受的初始教育中根本就没有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工作以后参加的培训也主要是审判方面的,因此他们对信息化的建设往往还停留在打打字、复印一下文件等办公无纸化的阶段。因此,对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法院审判和工作中,如何用信息化成果促进法院工作的跨越式发展,重视不够,研究较少。这种状况越来越成为法院加快信息化进程和推动法院现代化发展的思想阻力,与当前形势发展和法院工作需求极不相适应。
(四) 现有审判流程系统自身的缺陷造成使用效果不佳。当前应用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只是对现行法院手工操作模式的简单模仿,不能很好地把信息技术、司法程序特点、法院工作管理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流程再造,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 对现有系统的利用率不够。目前武隆法院已开通了局域网、审判流程管理软件等信息化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相应的规范操作运行机制也不健全。因此,绝大部分干警仅把此当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二、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档次的唯一途径。因此,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高度出发,认真抓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好相关专题活动,让全院干警从心理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信息化,怎样建设信息化。
 (二) 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法院管理是一门学科,必须符合司法的特点。信息化建设是一门科学,必须符合科学规律。要把信息化建设与法院管理对接,就需要法院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知识,而且还要懂法律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这样才能把法院的工作更好的融合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因此,要增加对信息网络人才的引进,同时要加强对信息网络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安排对口进修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三) 加强对全体干警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法院干警现有的培训大多是审判业务方面的,要让全体干警熟悉计算机,就必须通过定期、不定期、个别辅导等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加强干警的计算机知识,促使全体干警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类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 以应用促建设。建设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只有硬件建设,应用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就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局面,不可能达到建设的目的。应用水平高了,应用范围广了,可以促使全体干警亲身体会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方便、高效和快捷,激发干警对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使其能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更加拥护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