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域名网址十大事件回顾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引子] 2011年很快过去,对于在中国从事域名、网址注册业务的从业者而言,是一个绝望中看到希望的一年。

所谓“绝望”是因为全球经济不景色对中国的IT信息化服务业冲击,域名、网址注册业务也不例外,纯粹注册域名己难生存,倒卖域名的“玉米虫”更是尽可能快割肉出货以求保本。例如:厦门35互联这家以域名注册主业爬上了中国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总经理与业务副总都先后辞职,35互联老板曾在回复笔者咨询邮件中说,他们不把域名当主业了,当时本人收到后心里很不明白。不过,后来几个月,自己在中国民航飞机座舱上见到35平板电脑广告时,终于开始有些明白了。还有,2008年9月“商务中国正式加入东南融通(NASDAQ上市企业)”新闻,在中国双ICANN注册商背景的“商务中国”网站上被屏蔽了,这家曾改名叫“东南融通”的公司在2011年1月起又恢复了“商务中国”公司名称,背后的故事鲜有人讲。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域名行业在2011年处于内外交困景况,谁说域名行业在2011年火呢?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在2011年下半年,很多人看到了在中国从事域名、网址注册业务 “希望”的曙光到来了,例如:ICANN的新类别域名在2012年1月12日开放申请,工信部承诺让CNNIC允许个人注册.CN域名的政府经过了整整10年的论证,可能真的要开放了,等等。

下面,本人从时间倒计时开始,把影响中国2011年的域名、网址注册业务十大事件作一个回顾。

事件一 李晓东博士跳糟ICANN任副总裁

李晓东博士是谁? 他是原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1976年3月出生,2004年3月于中科院计算所获计算机系统结构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网络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根据他停薪留职的中科院网络中心网上公告,他此次是受ICANN(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邀请担任ICANN副总裁一职,主管ICANN亚洲事务(据ICANN官网说法,ICANN亚洲办公室将从澳洲搬到新加坡)。有人认为:“李晓东高调去了ICANN当副总裁,很鬼意。大家都不明白CNNIC的 大头儿 变成了ICANN雇员,看起来ICANN是大赢家,尤其是对即将在5个月后离职的ICANN现任CEO---Rod Beckstrom先生个人而言更是如此,大家都很想知道CNNIC除了CNIC上的说法外,有什么内幕可以讲一讲?”为此,本人写了一封邮件询问CNNIC有关领导,得到了一个很令人兴奋的回答:

首先,李晓东不是跳槽,是担任ICANN副总裁。(这个回答曾让笔者想了很久,难道CNNIC这个事业单位的副主任可以去一家100%美国企业兼顾?!)

其次,李晓东就任ICANN副总裁,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对CNNIC实现人才的“送出去培养”有重要的榜样意义。

第三,李晓东负责亚洲事务,并且了解国情和域情,对大家来说在申请New gTLD(新类别域名)过程中都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助力。

第四,CNNIC一直有安排员工出国深造计划,通过这些计划安排人员出国深造和学习、工作,以适应未来的国际竞争。

第五,中国科学院十分鼓励科学家在高端国际组织中任职,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和提升CNNIC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ICANN希望使用人才,CNNIC又未必不想培养人才,只不过看CNNIC的心胸是否足够宽广而已。

“我想,李晓东暂时在ICANN任职,是大家共赢的一件事情。”

这个邮件采访,获得了如此丰富的信息反馈,确实让本人十分意外。其实,从ITU(国际电信联盟)有赵厚麟副秘书长、杨晓雅主管(原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处长)、APTLD(亚太互联网顶级域名组织)有张健总经理(原CNNIC国际业务部主任)等,我们看到,中国作为电信与互联网大国,是必须有自己的人才去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决策、任职,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李晓东就任ICANN副总裁(属于高级职员)应该是ICANN历届有了三位华人董事(决策层)之后又一大事。值得庆贺!(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光明网卫生事业部总监)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事件二:CNNIC与北龙中网彻底一分为二
 
    CNNIC是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英文简称“CNNIC”),它是我们国家批准于1997年6月3日组建、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职责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从CNNIC诞生开始,由于它是负责中国互联网络基础技术与信息机构,因此,它的不少业务拓展一直在备受争议中,然而,它一直努力地为国家互联网宏观发展而发展壮大。举二个简单例子:
 
     一个是,如果控制全球互联网域名的13台根服务器(还有几百台备份服务器)断掉同中国的联络,不论是自然灾害---地震,拖网破坏海底电揽,或者战争敌对状态的信息封锁,中国在30分钟内可以由CNNIC布署在的全球、特别是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根服务器,让用户仍然正常有效地使用、访问我国自已管理的.CN域名而不受到影响。这就是CNNIC对我国互联网基础技术设施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
 
     另一是,联合国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认可的权威数据,就是CNNIC每半年一次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报告从1999年开始已发表了28次(本人有幸获邀请参加过12次)。据介绍,这个调查除了设计专业外,每一年调查都是一百万元级的成本付出,所获得的大数据量预测也是国内外其他机构、采用一些小数据“投机取巧”调查报告所无法取代的。
 
     CNNIC成立时,它是归中国科学院管。据一些专家介绍,当年信息产业部的人不太看好互联网发展的前景,也没有相应的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科学院有钱天白、钱华林等一批专家一直跟踪这些刚刚发展的技术,胡启恒副院长则率队去美国游说,要求他们给中国互联网接入,中科院高能所更是在许榕生等一批专家带领下率先启用互联网国际科研数据交流。不过,当中国准备启用.CN域名系统时,信息产业部领导讲手上没有专项资金,恰巧当时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说手头有一笔4千万元资金可以拔给,因此,就拿了这4千万元作为CNNIC的筹建经费。也因此,中国的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成了全球少有的几个国家(地区)不是设在政府电信部门直管的机构,由此而派生出了不少中国特色的管理规制。
 
     例如,CNNIC推出了“通用网址”这个关健词寻址(Keywords), 当年就遭到3721公司不断地借助媒体并向信息产业部投诉;CNNIC提供无线网址服务,电信管理局就不给CNNIC发电信服务许可证(俗称TP);CNNIC提供可信认证就遭到国外同行暗中排挤;CNNIC也提供域名云计算服务等等。这些涉及到《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两个CNNIC运营“基本法”中没有授权许可的东西,就一直受到CNNIC工作委员会(CNNIC的决策机构)的挑剔,要求把这些服务从CNNIC的业务中分离出去“以正视听”。
 
    因此,从2009年开始,CNNIC内部着手把这些业务进行剥离。2010年正式成立一家叫“北龙中网”的公司,董事长(法人)是当时尚任CNNIC主任的毛伟研究员,CNNIC副主任刘志江则是北龙中网的总经理。到2011年,毛伟和刘志江等一批管理、技术人员正式从CNNIC这个事业单位离职到“下海”北龙中网任全职,CNNIC主任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CNIC)黄向阳主任兼任。至此,CNNIC就彻底地完成了它的“纯洁”化历程。
 
    有人会问:这样的CNNIC是否就更有威信、有活力了?本人认为,问题还不是那么简单。
 
    从韩国的KISA(国家信息安全署)、日本的.JP、德国的.De管理运营成功经验都同本国有强大的域名同业协会协调的情况来看,今天的CNNIC工作委员会把CNNIC弄得如此“纯净化”,令CNNIC既不象是ICANN的类别域名(gTLD)依据RAA(授权注册商协议)条款模式运营,也不是参考WTO的公平原则在服务市场上获得公平竞争环境去为用户提供服务。因为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两个工信部法规,只要在中国从事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服务的机构,都必须接受市场服务监管,然而,这在目前是名存实亡。因为: 
 
    CNNIC的竞争对手一直以来是ICANN管理的类别域名注册服务商,他们提供.com等在线注册服务价廉服务比较周到,而2009年12月16日起,用户选择CNNIC提供的.CN与.中国在中国应用,就马上见到工信部那一大批规制。包括:实名注 册、启用备案的当面拍照、备案一大批普通用户都弄不太明白的数据资料要求,这些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规制要求一点也不低碳!结果是迫使中国更多的企业、机构与个人用户去启用美国ICANN管理的类别域名,例如.com域名,甚至于把.cc 这些小国域名也乐于使用。更有甚者是,大家都被迫跑去境外租用服务器空间,因为它们既不用去当面拍照也不必备案。更奇怪的是:他们这些网络企业明目张胆在中国网络上这么打抵制备案的违规广告也没有人去举报!

    如此趋势,如果有人认为真的可能给国家互联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保障,恐怕有一点互联网络信息安全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

   因此,CNNIC可以剥离出去一个北龙中网,并不代表中国互联网络基础应用管理制度就完善了,这不是一个概念。(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

事件三 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扑面而来

  上面这张《“域”见未来》相片是笔者从ICANN官方网站(ICANN.org)首页上找到的,它的新闻标题是:“ICANN Encourages China, a Pioneer in 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s, to Consider New gTLDs”(可译为:中国作为国际化域名应用先锋,ICANN鼓励中国机构审视申请新顶级域机会),图片的文字说明是:“Panelists weigh in at a discussion of 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s (gTLDs) held in Beijing, China.” (可译为:在中国北京举行新类别顶级域名研讨会)。

  这张相片的背景板上有“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s,Are You Ready?”中文含意为“新类别域名,您准备好了吗?” 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s 这是一个词组,其中Top-Level Domains 我们常见的是它的缩写TLD(顶级域名),加上Generic这个可译为“通用(从.int与.gov不是“通用”可知选此译法不太准确)、类别(比较准确的译法)”,通常这个词是由缩写为小字字母“g”同大写-TLD组合成gTLD,即“类别域名”之意。到2011年12月止,全球在第四个版本(IPv4)互联网(Internet)传输协议(TCP/IP)下共有23个类别域名,它们下面分为三子类,分别是:

  1、支持组织类域名(sponsored域名):共有14个,

  即.AERO,.ASIA,.CAT,.COOP,.EDU,.GOV,.INT,.JOBS,.MIL,.MOBI,.MUSEUM,.TEL,.TRAVEL,.POST

  2、基础组织域名(infrastructure域名):仅有1个,即.ARPA

  3、类别域名(generic域名),共有8个。它又分为无限制/受限制的(generic-restricted)注册2个亚子类。

  (1)无限制类别(generic)域名共有4个:.COM,.INFO,.NET,.ORG

  (2)受限制的类别(generic-restricted)域名共有3个:.BIZ,.NAME,.PRO,.XXX

  此外二类域名,有一类叫做“国别地理域名(Country Code Top Level Domains, 缩写为ccTLD)”共251种,例如:.cn(中国)、.ru(俄罗斯)、.usa(美国)。另一类叫做“国际化域名(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 System,缩写为IDNs)”到目前一共批准了22种语言共有33个国际化域名获得了ICANN根服器支持,其中包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代表中国政府申请的“.中国(繁体、简体共2个)”的中文域名(国际化域名的一种语言),目前所有的国际化域名都是国别地理域名对应的,没有一个是同类别域名对应的。因为它涉及到的包括异体字等问题带来的巨量解析问题,暂时无法在技术上找到大家认可的统一办法。所以,那些推销类似“中文.com” 中文域名的公司,卖的是“非国际标准中文域名”,在中国,还有“.公司”、“.网络”、“.公益”、“.政务”这4个“中国标准”的“非国际标准中文域名”。

  上面介绍了这么多背景材料,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一下现在全球域名类别已经有多少,我们可以把上面数据统计一下:

  gTLD 23个,ccTLD251种(每一种下面可能还细分,例如:.cn、.com.cn等就有40多个),IDN22种语言33个。即不少于307个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已算一下,自己到今天为止上网接触过多少种(个)域名了?

  我们再看一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上的一条新闻《王晨主任会见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克斯特朗》:
 
 王晨主任会见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德.贝克斯特朗一行 (国新办 吴晓山摄)
  2011年12月7日,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京会见了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德·贝克斯特朗一行。

  王晨对贝克斯特朗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基本职能和中国政府对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基本政策。贝克斯特朗对ICANN的运作情况和顶级域名扩展设想做了说明,对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前景表达了良好祝愿。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局长李伍峰等会见时在座。

  这条新闻提到了一个新词“顶级域名扩展”,它的英文原文就是New Generic Top-Level Domains,缩写为New gTLD。本节标题叫“新类别域名扑面而来”,就是想让大家弄清楚现在有多少全球统一标准协议的域名种类之后,用最简单的篇幅讨论一下 “顶级域名扩展”即“新类别域名”到底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先看一下ICANN的“新类别域名”创意形成历史:

  ICANN在五年前就提出了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扩展计划,而且为此花了5000多万美元进行技术投入并先后聘请了5位美国的知名产业经济学专家做了二次调研。不过,经历了二任CEO的努力,特别是在ICANN走向国际化共管之后,这项计划才一步步往前推动。新类别域名的申请流程指南(手册)是在2011年完成定稿,才正式公布。

  根据新类别域名的申请流程指南(手册),每一个新类别域名申请流程如果顺利,不仅最低费用己经达到25万美元(约150万元人民帀)这个底价,而且至少也要10个月时间。请注意,这还仅仅是批准成立,按照过去类别域名(gTLD)从批准成立到可以启用的时间不少于2年的记录,假如2012年1月12日开始接受申请,这后面最快能启用也接近2013年了。

  接着,我们看一下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扩展计划与过去23个类别域名(gTLD)启用后运营模式上有什么不同。

  一是新类别域名申请是开放式的,不限数量,理论上只要符合条件即受理申请;二是不限英文(DNS)域名或者是国际化(IDNs)域名都可以申请;三是不再因受商标等传统知识产权约束而限制申请,即愿者上交,纠纷处理费用由申请者风险自负;四是没有对申请者的国别、机构有限制;五是引入拍卖机制、多方竞投同一域名时以竞拍方式,价高者得;六是今后新类别域名(new gTLD)运营改变过去类别域名(gTLD)的运营模式,即不再以每注册一个gTLD,注册局必须后ICANN上交基本费用,例如,5.50美元的费用的方式,造成注册局无最低定价权,new gTLD将由注册局自已决定最低定价,因为ICANN除了收每个域名最低费用25万美元外( 其中:18.5万美元评估费是先预交,申请失败可能拿不回来的。见下面注释 ),其他收费都尽量少收,因为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扩展计划实施后,全球可能一下子多出了几千个、甚至上万个新域名的注册局,比现在仅有23个类别域名(gTLD)注册局、约1000家域名注册商每年上交的费用会多出N多倍。在10月底召开的达喀尔ICANN会议上,ICANN 宣布将与注册服务商利益主体组织的代表开始协商流程,以修订注册服务商委任协议 (RAA),目的就是适用新类别域名(new gTLD)启用后运营模式改变。

  最后,当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扑面而来时,作为中国的政府主管互联网机构、制订中国互联网规制和执行的部门,中国使用互联网的机构,中国用户将面临着什么挑战呢?这个系列限于篇幅,不能再展开一一讨论,本人仅仅用一句话简单小结:

  中国互联网域名规制正面临着ICANN新类别域名(new gTLD)扩展计划的实施,而必须主动制订挑战计划,否则当真正的域名使用战让中国的.CN成为公众边缘化应用域名时,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有可能变成一句掩耳盗铃的空话!(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

  [注释] 2011 年 9 月 19 日最近一个版本的《申请人指导手册》 变更评估费条款是这么写:

  所有申请人都必须支付通用顶级域名 (gTLD) 评估费。此费用金额为 185,000 美元。评估费可通过用户请求申请席位顶级域名申请系统 (TAS) 时交纳的 5,000 美元押金支付,剩余 180,000 美元款项与完整申请一并提交。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在世界标准时间2012 年4月12 日 23:59 前收到全部通用顶级域名 (gTLD) 评估费,才会开始评估申请。来源光明网

事件四 上海域名法律会议澄清域名本质

中国大陆是1997年6月3日启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这个机构的,之后才有了.CN域名在中国提供注册申请的开始。

在2000年之前,中国大陆申请的ICANN类别域名,例如,.com、.net域名,大约有6千多个,几乎都是当时还兼顾做NSI代理的CNNIC代理申请的。例如,FM365.com 就是CNNIC代联想公司从国外买回来的,这个证据是本人在FM365.com 域名到期丢了,被一位叫蔡文胜的“玉米虫(专抢注域名的人的一个雅称)”抢走后,本人有机会去CNNIC地下室翻开那些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作跟踪调查过程,才知道中国互联网早期.com域名注册有这么一些小插曲。

不过,很多注册使用.cn域名的人并不太清楚,为什么自己注册一个.CN的英文域名或者.中国的中文域名会被人投诉,遭遇到冻结(不能使用)、很快被人拿走了的原因到底为什么。似乎自己无端端遇到了网络抢劫一样恐怖。其实,这就是域名注册的争议问题。它的处理涉及到法律上的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政策。

但是,时至今日,域名注册争议涉及的域名这个“东西”,法律专家却鲜有人就它在知识产权法中的本质问题界定明确地向公众、在域名产业人士中公开讨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我国域名法律普及工作中的一个遗憾。

沈阳和商建刚在会场合影

2011年10月21-22日,有近200位来自全国的专业人士在上海律师协会会议室参加《2011上海域名论坛 从域名应用角度看域名争议》。本人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讲者之一,觉得这次会议给中国域名服务产业带来的影响具有革命性。最主要是二个方面问题:

最高法院一级大法官罗东川博士发言

第一, 首次澄清域名争议规制本质

这次参加会议的最高法院一级大法官罗东川博士就“域名的法律属性”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从法律上来讲,域名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我们理解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从2002年以来近十年的域名争议解决的实践证明,目前各方学者对于域名的法律属性并未达成一致认识。我的认识是不管是域名抢注现象还是企业对域名的重视都表明域名有它自身的价值。目前来说我们是将域名作为技术上的一个保护对象,而没有将之作为一种权利来对待,但是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可以逐渐上升为我们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关于域名的“民事权益的范围”问题。罗东川大法官作了三点陈述:

A.对于在先权利由国际上通行的商标权扩大到包括姓名权、名称权在内范围的解读。我国可以借鉴和参考国际上的做法,但是也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问题,仅仅用商标权不足以遏制或者阻止盛行的域名抢注行为,扩大投诉人的在先权益范围对于规范网络域名注册和使用的秩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B.关于域名权问题。权利法定,现在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域名可以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因此我认为域名权是不存在的。虽然域名权不存在,但是我认为一个域名自身有其独特性、独创性而且经过使用、宣传产生了知名度,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民事权益来保护。简言之,具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响的域名可以作为一种在先权益来保护。

C. 对于民事权益的理解。对于民事权益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法律法规中明确列举出来的类别,而应作一个开放的理解。举例,八十年代末期,节目表的保护问题。

第二,澄清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本质

罗东川大法官在“对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基本认识”问题上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既不是诉讼、也不是仲裁,我们应将之理解为一种便捷、高效,以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作为依据的特殊专家裁决机制。它在法律效力上虽然比司法裁判和仲裁裁决弱,但是在整个域名注册和管理制度中,它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外,虽然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主要是以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和相关程序规则作为裁判依据,但是它并非完全独立于法律法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的某些内容,比如说,民事权益的认定、对证据事实的采信等都会涉及到法律或者法律原理。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唐广良研究员发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主要起草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唐广良研究员在“对域名争议解决制度的理解”问题的陈述中认为:“作为我国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主要起草人以及我国域名争议解决制度的主要参与人,我想说的是域名争议解决制度不是一个法定程序,它只是域名管理制度中的 自清程序(Self Clean) ,大家不要从法律程序上来理解域名争议解决规则及其附属的程序规则。我所理解的域名争议解决制度就是一种引导大家不要在任何意义上去占别人的便宜的制度。”

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发言

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争议解决中心专家)在会议讨论阶段,恳请法律界(特别是律师) 不要把域名争议解决的专家称为“仲裁员”,把域名经过域名争议解决流程结果称为“仲裁结果”。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发出的是《裁决书》。

原CNNIC法律顾问、现北龙中网公司总监孙含会发言

原CNNIC法律顾问、现北龙中网公司总监孙含会就“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特点”作了归纳:1、域名注册人必须强制参加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当一个域名注册人在注册域名的时候,域名注册协议里面有一条明确地规定,你必须参加这种争议解决的机制。可以这样说,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基础就是一个合同条款,它就是基于一个合同来解决相关的争议纠纷。2、专家的书面裁决。3、判定标准统一。4、裁决仅就域名本身做出,没有赔偿。5、裁决时间固定,即14日内裁决。6、裁决公开。这一点也是ICANN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十年来一直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域名争议裁决的公开,域名争议裁决论述和理由不充分的话将会对这个域名争议专家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因此确保了域名争议裁决的公正、公平。这样一种公开的机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尊重。7、注册商强制执行。这是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在域名争议领域得到广泛适用的重要原因。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与司法程序、仲裁程序不同的地方在于域名争议裁决作出之后,如果争议双方都没有去法院起诉的话,那么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必须执行域名裁决。如果域名服务机构不执行裁决,投诉人可以去CNNIC(或者ICANN)去投诉,CNNIC将根据相关的规则对该域名注册商进行处罚,直至剥夺该域名注册商的相关资格。这样一来,长期困扰法院的执行难问题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解决。8、不排斥法院管辖。因为基于合同的条款,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是一个域名管理体系内部的解决机制,它实际上并不具备仲裁程序或者法院司法程序的效力,换句话说,就是争议双方如果对裁决不满都可以去法院申请诉讼。

中国三位最知名域名案律师商建刚、于国富、胡钢(摄影:沈阳)

此外,这次会议是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问题第一次由法律界、司法界和学术界一齐面对面进行探讨、寻找共识,同时,域名业界与法律界、学术界、以及媒体进行了务实的对话。这些都有助中国域名健康有序发展。

感谢两家主办单位(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信息法律协会)、协办单位(大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及赞助单位(深圳市融资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成功举办这次大会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商建刚、王艳萍、许乐乐、钱洁等多位律师,他们是这次大会圆满成功而付出最多的筹划者和执行者,中国域名发展史上将铭记你们为中国域名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而付出的努力。(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

事件五 .中国中文域名大量启用访问爽
 
 附图: 超级奶爸沈阳在2008年1月17日呼吁CNNIC依法公示中文域名数据
 
   这些天有一条标题为“首个政务微博开通‘.中国’域名 网民访问更便捷”文章在网络传播,这文章讲的是: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平安北京”正式启用 “.中国”域名,网民在浏览器地址栏中只需输入“平安北京.中国”即可直接访问该微博。“平安北京”成为我国首批申请开通“.中国”域名的政务微博之一。
 
   实际上,在2010年6月7日我国的“.中国”域名写进了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根服务器中之后, “.中国”中文域名作为全球国际标准的“国际化域名(IDNs)”之一,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技术攻关,已经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国际化域名,不论什么浏览器、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上到互联网公网上访问“.中国”域名都很爽。例如:现在大家在地址栏中输入“光明网.中国”,就能直接访问到光明网的首页。

  那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做了什么工作推动了“.中国”域名使用倍受公众受落呢?大约有几件事值得介绍:

   一是技术推动更加有效。即:过去必须用插件才能访问“.中国”域名,现在不用了;过去“.中国”域名只有在中国大陆使用才能访问正常,现在全球访问都正常;过去“.中国”域名仅能在IPv4网络访问,现在也能在IPv6网络上访问。凡此种种,代表中国在推动“.中国”域名公众应用过程的技术已日见完善。
 
   二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这一年要求各域名注册商的服务器(空间)都做了“.中国”域名的解析,这样,只要 “.中国”域名管理人增加做一个A解析,很快就能启用。上几周,本人去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拜访张一平主任时,他曾经提到接到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客户服务部人员来电,电话中询问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己注册二个“.中国”域名为何不使用的问题,就是CNNIC一直从各方面强化注册用户有效使用“.中国”域名的一个举措。
 
   三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下半年起,把“.中国”域名的审核判断,从注册商标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即只有有效期内的注册商标,才会要求申请者提供证据,否则都允许相应的“.中国”域名申请通过。这是CNNIC在“.中国”域名审核政策上的大进步。
 
   四是在2011年下半年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终于允许注册商用代理价格出售“.中国”域名给代理级用户,用市场通用规则去管理域名这个特殊商品的推广与销售。
 
   最后,本人再次强烈呼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尽快依据工信部的域名管理政策,公开“.中国”域名的注册量数据。这个强烈呼吁是本人在2008年1月17日儿子一周岁时,带着儿子以“超级奶爸”形象(见本文附图)参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会上,向包括工信部主管领导在内的有关领导提出,至今未见公布的一件“保密”事。(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主编)
事件六 第23个类别域名.xxx正式启用

什么是.xxx 域名?它是由美国一家叫ICM公司提出的,公司建议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设立专门为成人内容网站专用域名,到这个域名开通,ICANN己经批准了23个类别顶级域名。

不过,到第23个类别域名.xxx正式启用,这家叫ICM美国公司同ICANN整整打了十年的官司,其中以ICM公司要求ICANN高额赔偿多年来未能如愿获得ICANN董事会通过、而在美国一轮又一轮打官司而备受媒体关注,其目的是要求ICANN同意批准这个类别域名启用。

2011年3月ICANN董事会通过了启用.xxx 域方案,2011年4月15日正式启用这个域的根。

关注这个作为成人网站专用域名的人会发现:在2011年中关于.xxx 域名新闻推广文章(以中文新闻为例),绝大多数是以威胁利诱的宣传手法,这里举近2周的一些新闻标题例子同大家分享(来源:百度搜索):

苹果色情域名apple.xxx被注册 或用于成人性爱视频 科技讯 2011-12-27

【科技讯】12月27日消息,知情人士向科技讯透露,苹果公司色情apple.xxx已经被注册,根据WHOIS资料显示该域名信息显示为.xxx域名注册商ICMRegistry。目前尚不清楚该域名是被保护还是被其它机构抢注,暂时由ICMRegistry托管。

加拿大城市也怕了.XXX?新注6个成人域名 易名中国 2011-12-23

核心提示:加拿大西南部城市萨斯卡通(Saskatoon)也畏惧.XXX成人域名,为防止成人行业注册相关域名,已抢先注册了包含Saskatoon.xxx在内的6个.XXX域名,注册金额高达1000美金。

梵帝冈发言人否认保护注册.XXX域名 域名城 2011-12-22

梵帝冈众议院否认已经注册Vatican.xxx域名去防止色情利用,虽然许多公司,大学,博物馆和其他许多著名的组织为了保护他们的品牌,避免被色情利用,纷纷抢注他们的.XXX域名,梵帝冈还没有注册Vatican.XXX,这个域名被其他人注册了,梵帝冈将可能通过提交投诉的方式来主张这个域名的合法权利。

京东不学“百度” 低调注走域名360top.xxx 易名中国 2011-12-20

核心提示:自12月6日成人域名.XXX开放注册以来,一直成为界内关注话题,今日业内媒体曝光出,京东商城旗下奢侈品网站360top.com已低调保护注册了360top.xxx这个成人后缀的域名。

美医学高校不惧.XXX域名 称不会采取行动 易名中国 2011-12-19

核心提示:外媒消息,美国各大高校纷纷在为其品牌保护注册.XXX域名之际,却有一个“另类”高校对兴趣缺缺,美特殊大学Skrotum表示,学校将不会注册.XXX域名。

色情域名.xxx全球开放 国内企业“淡定” 南方网 2011-12-15

近日,据外电报道,新一代网络色情网站域名.xxx已经正式推出,并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注册。 早在今年3月,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ICANN已经批准设立极具争议性的“.xxx”域名,该域名作为成人网站专用。

大家一定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发现推广“.xxx”域名的机构是如何“威胁加利诱”地迫知名机构的人去注册:本想偷偷,却又不可能!

不过,至少己有多个国家政府表态不支“.xxx”域名的解析。无论如何,本人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可能允许“.xxx”域名的注册商备案。因为距今为止未见有第23个类别域名.xxx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记录。

使用“.xxx”域名,网上少儿不宜不宜内容是否就易管理?这倒是一个比较会让那些“域名至上论”观点的信以为真。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基本常识:互联网上有的东西,几乎都是现实的映象。现实社会清除不尽的东西,互联网那能轻易地就清除尽。这只掩耳盗铃的人才会信。

所以,ICANN同意推出“.xxx”域名,只不过是代表一种美国人把gTLD类别域名生意做大做强的另一种表现而己。(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一书主编)
事件七 中国.CN域名使用自设重重关卡

英文的.CN域名是我国自己管理的国家域名,现在代表我国政府管理互联网IP地址和域名的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执行是由授权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管理。

不过,2009年.CN域名注册量曾经达到了1408万个的全球国家和地理域名(ccTLD)排行第一之后的不到3年时间(资源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详见下图:2011年中国域名网址十大事件回顾(七)

2010年未的注册量仅剩下434万个这个最新低,即一年内.CN域名的总注册量减少了一千万个(资源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详见下图:2011年中国域名网址十大事件回顾(七)在2011年更加陷入低谷,到11月份仅剩下341万个拥有量,即近3年来,.CN域名的注册量整体上一年不如一年(资源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详见下图:2011年中国域名网址十大事件回顾(七)域名注册量是一个国家信息网络化的标识。而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国家域名的注册量、占有率是这个国家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形象的重要标识。因为:

先从信息安全这个角度分析。用户使用域名时,如果是国外,例如美国公司管理的.com 域名,必须先跑去.com 域名管理注册公司的根服务器报道一下才回到国内。遇到有特殊情况时,例如类似大家熟知的百度域名被黑客挟持事件,域名被改变指向时,那么就会遇到一系列难以最快速度补救措施。再如地震、鱼船拖网弄断了中国去美国的跨洋电揽,造成了.com 域名访问失效,这都是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这些特殊情况这十多年来己经出了不少次事件而留给大家很深印象。域名业人观点认为:比较保险的办法是鼓励用户双域名措施,即既有.com 域名,也有.cn域名。

再从国家信息形象的角度,中国机构使用.cn域名,一打开网址,人家就知道是中国的。例如,“光明网.中国”中文域名听对应的英文“gmw.cn”域名,都是等价的。新华网使用的是 news.cn 域名。这都代表国家信息形象。

那么,为什么在2011年.cn域名会陷入如此低谷拥有量呢?这个问题其实同注册.cn域名之后的启用有莫大关系。这里列出一个简单流程:

申请.cn域名之后,不可能马上启用(作为全球互联网网民第一国家,这可能是全世界域名使用如此做法的国家制度:它不是公开立法,而仅仅是部门临时规制)。想启用一个.cn域名(交费成功之后),必须由域名注册商向工信部备案,正常至少有3周时间,在确认递交申请备案文档成功之后,才能成功。一旦所递交申请备案文档不齐全,则必须重新再补充。

本人在写此文之前,应域名注册商的强烈要求(“备案专员”威胁说:不补充就要在12月31日关闭本人家庭博客,一个从2005年9月就备案成功,经历了多次“重复补充材料备案”)下,花了约50元出租车、约20分钟时间、填了共5份表、拍了一张相片(为了证明真实性,本文附上),才算重新备案齐全了(但是,“备案专员”事后电话告知说:尚未通过!)。

CN域名备案必须签5份(2款)文件

沈阳为CN域名备案而拍照(同考车牌有一拼)

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使用了6年、仅仅是家庭博客网站。如果是商业网站,活动网站,怎么可能如此去折磨.CN用户呢?

大家注意这个折磨.CN用户的备案流量是未建网站的备案,至于建好网站到底是什么内容,工信部基本上不再核对,这种中国式的域名“实名制”实施有效性从一开始就备受质疑。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工信部距今为止,从不敢管理.cn域名以外的其他域名,原因不得而知。加上对用户租用空间的IP配匹管理,迫用户远离.cn、选择租用国外的空间运营网站,这就是2011年.cn域名少了骗人网站、少了发垃圾网站,但是却是采用工信部不敢管理的其他域名,例如.com域名在传播。


因此,有人总结2011年.CN域名注册量减少的关键原因是---被工信部制订的中国式的域名“实名制”措施所扼杀造成的。

事实上,这些备案措施的后果相当部分是形式大于实质性效果。特别是在中美两国尚无对互联网跨境犯罪可操作引渡政策背景下,不仅不是有效地治理我国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良方,而且迫使我国机构、个人网站大量使用.com等域名、并将信息存放在境外机房的服务器中,这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值得引起我们各方面的高度警惕。(作者是《中国域名经济》一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