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澄政办发〔2004〕28号  二OO四年六月十八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靖江园区管委会,市各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阴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主题词:电子政务 方案 通知

按照《江阴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制定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用两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以统一规范、先进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和信息共享为重点的全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建好各部门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建成联结各镇、开发区和有关部门的政务专用网;建设以“江阴市人民政府网上政务大厅”为代表的政府网上服务统一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

在政务信息化应用上,以政务电子化为重点,基本实现网上办公;以在线服务为突破口,初步实现网上办事;以信息共享为目标,积极实施网络融合;以开发业务应用系统为重点,努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

二、全市电子政务框架体系

江阴市电子政务框架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信息资源、各类应用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等。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承载电子政务各种数据、信息传输的专用网络、网络交换设备、安全隔离设施以及设备运行支持和保障设施等。

支撑体系是指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及其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所建设的一系列设施和系统,如安全认证体系、异地数据备份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等。

信息资源是指政府各部门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数据、资料以及其他信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各类数据库为政府和社会服务。

电子政务的应用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渗透到电子政务的各个领域,如核心政务电子化、金卡工程、网上审批等。

标准规范是指为电子政务建设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规范和配套的管理制度。

三、建设内容

2004—2006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设方案将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别制定。

(一)政务专网建设

江阴市政务专网是连接市四套班子和市级党政群机关、有关单位以及各镇、开发区的政务网络,上连无锡的专用计算机城域网络,是我市电子政务信息传输主通道,该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按照采用成熟技术的原则,网络主干速率选择千兆,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如数据、语音、影像等)的高质量传输。

2、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骨干网络能适应多种交换技术。

3、作为全市的统一平台能满足不同业务运行要求,实现各业务之间的传输信道的隔离,适应多种业务并存。

4、具有很强的安全防护能力,抗入侵、防病毒等各种安全措施齐全。

5、具有较强的扩充能力,能较为方便地扩容和升级,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

6、政务专网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逻辑隔离,各连入政务专网的部门网络或计算机必须严格与保密网实行物理隔离。

江阴市政务专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负责数据的快速转发;汇聚层负责汇集分散的接入点,扩大核心层设备的端口密度和种类;接入层负责提供各种类型用户的接入,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网络。

江阴市政务专网租用通信运营商的光纤,政府投入核心交换设备进行建设;汇聚层和接入层建设按市场化方式运作,主要由通信运营商负责。

(二)政府大楼网

政府大楼网是连接政府大楼内各机构的计算机局域网,该网络以千兆光纤为骨干,配置高性能三层交换机,能够有效隔离各部门的局域网,同时能够实现部门间信息的高速传输。在政府部门相对集中的大楼内建设局域网,既能减少政务专网核心层的传输负载,又使得若干个部门共用一点接入,可以节约接入费用。

(三)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为了确保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互连、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业务互动的顺利实现,切实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必须先行制定一系列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指导全市的电子政府建设工作。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要贯彻执行国家、江苏省、无锡市等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

(四)政府机关网上办公系统

核心政务电子化是政务信息化的基础,也是网上办公的具体体现。核心政务电子化应包括: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及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公文交换系统通过网络平台,以电子文档形式在不同部门之间快速、准确、安全地进行文件传递。

公文交换系统提供先进的信息沟通标准和接口,连接各个部委办局的办公系统,既保持各个部委办局的信息系统内部流程的独立运作,又能将各个部委办局的流程通过政务处理平台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办公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公文交换系统采用B(浏览器)/W(服务器)结构和工作流引擎技术,可以灵活地设定公文流转的流程。

公文交换系统采用加密传输和CA认证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文交换系统支持网络接入,也支持单机接入,可以灵活地适应我市各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现状。

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公文处理:收文子系统、发文子系统、办文子系统、存档子系统、效率监督子系统。

信息处理:各类信息的收集、采编、分发、上报全过程在网上进行。

督查系统:包括常务会议和专门会议决议的督办、领导批示的查办、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值班管理:包括会议安排、领导活动、节假日值班、部门领导的请销假、突发事件的专报等。

电报管理:对各类上级电报进行有效的管理。

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如公文的不可更改性,批示的认证和可靠性、访问的可记录性等,还应具有标准化的接口,与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实现无缝衔接。

(五)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发布”的网上服务流程,结合“中国江阴”政府门户网站的深入开发,建立一个政府机关网上服务的统一平台,组织各政府部门和具有行政职能的有关单位参与,将政府办事项目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对外的窗口,利用网络为百姓和企业办事提供方便。

网上政务大厅以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为重点。网上审批应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业务有机结合,但不局限于进入行政审批中心的项目,对于未进项目也要一并考虑。

网上政务大厅采用开放式架构,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便于业务的不断扩充与调整。针对不同的应用层面,分别有申报人员工作系统、政府办公人员工作系统、政府管理人员工作系统和系统管理员平台等应用子系统组成。

(六)整合、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是一项面广量大、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我市的信息资源建设要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的机制。

在公共系统建设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国家确定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全市的信息资源现状,建立我市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二是建设分布式异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有机地连接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全市的分布式政府信息资源库。

三是建设我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全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及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使我市的信息化应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是建设我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全市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整合和开发,着力开展好以上各项工作。

在部门专业系统建设方面,各部门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深入挖掘、协同开发、大力建设各自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完善一批急需的综合性公用基础数据库并实现网上服务,如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法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历史文化等数据库。同时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积极维护好全市的分布式政府信息资源库。

(七)政务CA认证体系建设

信息安全是整个电子政务正常运作的基本支撑点,CA认证体系(基于PKI基础框架上的公共密钥管理体系结构)在技术上能够解决开放环境下(如互联网环境)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鉴别以及数据保密传输与存储。

根据省统一部署,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电子政务CA认证系统,江阴市政务CA认证体系将是其组成部分。

CA认证系统主要由证书查询服务器、密钥管理系统和认证授权体系组成。通过其完整的认证体系,保证网上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通过其严格的访问控制体系,保证网上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通过其保密通信体制,确保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通过其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数据资源的不可更改性和不可抵赖性;通过完善的审计功能和分析处理能力,实现事故的自动跟踪、分析和处理。

(八)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建设

数据备份中心是指在已有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外,另外建立一套市区统一的数据备份系统。这套系统能在突发性灾难造成源信息丢失、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运转时,及时恢复备份信息,减少或者避免因突发性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我市的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具有实时备份和非实时备份两种模式。

实时备份,就是在实际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之间通过通信线路,将实际系统的数据实时复制到数据备份中心的存储设备上,实际系统和备份中心之间的数据完全一致。

非实时备份,只是定时对实际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在数据恢复时会丢失最近一次备份后至突发性事件发生这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但只要根据实际系统的特点合理地设定备份周期,就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恢复。

(九)远程视像会议系统

依托政务网建立一套交互式网络会议系统。通过结合数据、视频、声音及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接入点可以同时与网上的其他接入点进行交流。参与网络会议的成员能实时交流会议的内容(文字、图片等)和各自的声音图像,并对其进行注释和修改。利用本系统能进行高效率的文件传送、方案讨论、工作汇报、远程教学等各种会议。

网络上的任一接入点只要配备少量的设备,就可以很方便地与其他人进行交谈。各种信息(注释、说明、图解)都可实时地传给对方。参加会议的人员能清晰准确地交换各种意见、建议,并可随时将信息存储、打印后分发。

(十)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是将公安、人防、消防、气象、水利、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指挥系统有机融合,全天候监控公共场所和敏感地区发生的事态,利用全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市领导可以通过指挥中心或计算机屏幕,及时了解全市范围内的突发事态,制定应急指挥方案。

应急指挥系统包括紧急事件处理、领导辅助决策、紧急事件实时监控和信息适时传输等功能。

(十一)其他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

我市电子政务的应用将围绕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改善政府行政效率、促进政务透明公开、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来展开。除了加快完成国家、江苏省和无锡市统一要求的重要业务系统开发外,结合本市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建设各类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按照《江阴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重点建设“诚信江阴”联合征信系统、统一行财管理等一批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

四、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5年底前):

2004年底,完成政务专网的建设;实现市政府与政府各部门、各镇、开发区及市级党群机关全面宽带联网,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初步实现核心政务电子化,建成全市公文交换系统。

2005年底,初步实现公文、信息、督查、会议管理等政府业务处理的网上运行;配合无锡市政府,建立政务CA认证体系;完善政务专网安全体系。

建成电子政务大厅,争取有一半以上政府部门实现主要业务网上公共服务,有一批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网上办理。 

制定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专网管理规范;制定电子政务的相应技术标准。做好各单位技术人员和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第二阶段(2006年):

在前期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深化电子政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全面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各重点业务系统在应用层面实现互联,为社会提供联动式服务。

完成数据与网络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建成异地数据备份中心,确保政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

初步建成覆盖市区范围的以公安、人防、消防、气象、水利、安全生产等为核心的应急指挥系统。建成基于政务专网的远程视像会议系统。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成立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完成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调查工作,建立我市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政务专网实现政府各部门现有信息资源的初步共享,加快推进相关部门的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的政务应用。

建设好以自然人为对象,联结劳动社保、金融、税务、民政、公安等部门的社会保障卡系统。

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重要的数据库,如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建成全市大比例尺的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异源数据共享,基本建成全市电子政务的分布式信息资源库,并提供全社会服务。

建成以自然人为对象,覆盖银行、税务、公共事业、工商等部门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和以企业为对象、覆盖工商、税务、银行、质监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根据全市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逐步完善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及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