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未来第六代战争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驻京记者 杨春

  正当人们怀着美伊在波斯湾是战是和的猜想进入2012年时,新型的战争——网络战硝烟的味道已经在东亚弥漫。

  上周二,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指出,该国防卫省正在研制一种病毒,该病毒可以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顺藤摸瓜反向探测攻击路径,并对攻击源进行打击。据报道,日本从2008年开始至今一直在研发一种病毒,应对Stuxnet病毒,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网络武器,以进行网络战。此外,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土屋大洋也向该报透露称,其他国家也已开始相似的项目。这表明网络战正在加剧。未来可能有一场网络武器库的竞赛。

  而早在去年7月,美国就发布了首份《网络空间行动战略》,这份报告将网络空间上升到同陆、海、空、太空并列的“行动领域”,称将网络攻击视同“战争行为”。此外,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等在内的国家纷纷表现出加强网络部队建设的立场。

  各国对网络空间的战略部署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一书的作者、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由于具有无可比拟的辐射力和渗透力,网络必将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成为塑造军队形象的主要手段和增强军队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信息制控即是战争

  未来学家托尔勒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网络作战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层的破坏和保护,来降低敌方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夺取和保持网络空间的控制权。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军队的神经中枢,传感器网、指挥控制网、武器平台网等网络,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中心和重要依托。

  美国是最早组建网络部队的国家,其前陆军参谋长沙利文上将说,信息时代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而很多年前,这样的改变就发生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和俄罗斯的计算机高手就成功侵入美国白宫网站,致其瘫痪。与此同时,北约通信系统遭到病毒攻击,美国海军陆战队带有作战信息的邮件服务器几乎全部被阻塞,就连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的指挥控制系统也因黑客袭击而被迫中断3个多小时。

  “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拥有信息网络优势的发达国家军队,能以电脑病毒及黑客对其作战对手的网络及通讯系统实施攻击,完全主宰了网络空间,取得信息化战场优势,并在极短的时间内瘫痪了对手的防空指挥系统,有力地支援其他战场作战。”李大光说。

  美军在全世界拥有逾1.5万个网络和700万台电脑设备,对网络空间的依赖,与在网络安全上的不足形成了鲜明反差。美国国防部报告称,五角大楼的网络每天遭遇数以百万计的试探,而成功的侵入已导致数以千计的文档泄密。

  事实上,美国遭遇网络袭击并不是孤例。2010年8月23日,不明黑客袭击了俄联邦警卫局网站,造成众多内部文件在网上曝光数小时。据俄联邦安全局统计,自2005年以来,俄国家机关网站每年都会遭到近100万次网络攻击,其中针对总理普京官方网站的攻击更是高达12万起。

  “一旦计算机网络遭到攻击并被摧毁,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国家军事机器就会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李大光说。

  全球皆在网络战备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先后发布了《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国家安全战略》。

  “‘9·11’事件促成了信息安全战略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战略。”李大光说。

  2009年,美军提出21世纪掌握制网络权与19世纪掌握制海权、20世纪掌握制空权一样具有决定意义。此后,《2009网络安全法》通过,该法案给予美国总统“宣布网络安全的紧急状态”的权力,允许“关闭或限制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网络”。2010年10月,美军网络司令部正式投入运行。

  据了解,为了提高网络战能力,美军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举行了三次“网络风暴”系列演习。尤其是“网络风暴Ⅲ”演习,是美军网络司令部成立后进行的首次跨部门大型演习,模拟了一些关键基础设施遭受大型网络攻击的情景,模拟事件多达1500起以上。

  随着美国对“网络战”的积极部署,世界其他各国也做出了响应,纷纷跟进。截至2010年底,俄罗斯、日本、以色列、法国、德国、新加坡、印度和韩国等国家军队也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网络作战部队。甚至有研究指出,伊朗也拥有相当先进的网络战武器和攻击计划,包括对具体政府网站和基础设施发动网络攻击。

  “网络战的行为主体更多可能是个体和组织层面,往往一个黑客就能发动一次网络攻击,控制起来很难。美国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做法,必定会使得世界各国加入到竞争中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分析。

  其实,俄罗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的信息安全委员会;1995年,俄宪法将信息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管理范畴;2002年《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通过,将网络战提升到新的高度,称作未来的“第六代战争”。

  “互联网由美国发明,主要供应商都在美国和少数几个西方国家。美国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优势,继续掌握在网络空间上的主导权。”倪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将网络作为新战略制高点的美国,想要再次制定游戏规则。

  第六代战争理论

  ■小知识

  第六代战争理论

  “第六代战争”的理论最早由俄罗斯军事学者B.N.斯里普琴科提出。

  按照斯里普琴科的理论,第一代战争是指以冷兵器进行的战争,它在人类原始社会结束后持续了3500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战争形式。

  第二代战争是火药发明后,出现滑膛武器为标志的。它持续了约600余年。

  第三代战争是18世纪末以枪膛和炮膛中开始有了膛线为标志的。它大约持续了200年。

  第四代战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种自动武器、装甲车辆、作战飞机和作战舰艇以及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器材的大量使用为标志的。这种战争一直持续到现在。前四代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都是接触式战争,是以体力角逐或是以枪炮及各种作战平台在可视距离内进行的搏击。

  与第四代战争同时代还出现了将原子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用于军事,引发第五次军事革命,也标志着第五代战争即核时代战争的形成。

  20世纪后期,人类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军事领域中高精度武器大量出现,为第六代战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专家访谈

  网络战关乎生死存亡

  《读卖新闻》报道了日本新式“网络武器”的研发情况后,再次引起人们对于“网络战争”这一新型战争的关注与讨论。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

  南方日报: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了非军事化改造,近年来却着力于网络战钻研,是出于什么考虑?

  冯玮:现行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体现于第二章第九条。这一条由两项内容构成,一是永远放弃战争和武力威胁;二是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近几年,修改这一条文的动向不断。

  另外,日本很清楚,在高科技背景下,军队若没有精良装备,只能充当“活靶子”。因此,日本“自卫队”虽然仅有24万人,但军费开支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近几年不仅一直在提升装备水准,而且日益重视情报信息。2009年8月1日,日本建立了统合幕僚监部,统领三军自卫队作战信息工作,并消除不同军种之间的壁垒,实现海陆空三位一体协同作战。

  南方日报:近年来,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日本显示出更加主动的军事姿态,是否因为日本一直梦想恢复其军事力量?

  冯玮: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周边国家日益加强军备,对日本构成“威胁”。例如,日本最近发布的《我国周边安全保障环境》对中国国防政策,国防费用及透明度、陆海空作战能力、核导弹攻击力、宇宙空间军事利用能力以及信息战能力等进行了详尽分析,再次传递了“中国威胁”的强烈信息。二是国际安全保障环境不容乐观。该文件在列举了朝鲜半岛局势,俄国日益活跃的军事活动、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国际恐怖活动等因素后写道:“国际安全保障环境依然复杂而不确定。”

  南方日报:日本自卫队在调整编制体制、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同时,还提出一种新作战理论——“网络瘫痪战”。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打算在发展军事实力上独辟蹊径?

  冯玮:日本政府有关省厅已制定在2013年前必须实施的《保护国民信息安全战略》。同时,日本防卫省已经决定,在陆海空自卫队之外,新设立“网络防护专门部队”。日本不算独辟蹊径,只是日本认为:“应对网络攻击以及确保网络空间活动安全,对各国军队来说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链接

  网络战怎么打?

  李大光介绍,网络战与其他作战一样,也包括进攻和防御两个方面。进攻包括体系破坏、信息误导、综合三种模式。通过发送电脑病毒等方法破坏敌电脑与网络系统,造成敌方指挥系统的瘫痪;向敌方网络传输虚假情报,对敌决策与指挥控制产生信息误导和流程误导;综合利用体系破坏和信息误导,对敌指挥控制系统造成多重杀伤。

  在网络防御样式方面,主要包括电磁遮蔽、物理隔离、综合防护三种样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小己方电磁辐射的强度,改变辐射的规律,从而保护己方信息系统的安全;采取各种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侵入己方网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黑客攻击和新概念武器等的防护。

  “网络链接作用使作战力量、作战行动、作战指挥和综合保障等各种作战要素高度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将传感器、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系统紧密联接起来,使得以往主要依靠平台(武器、部队)自身探测为主的‘以平台为中心’作战模式,转向借助网络实施联合作战的‘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模式。”李大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