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的六项建议
来源:国脉互联 更新时间:2012-04-14

 

  互联网已成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党务、政务、军务、商务、家务等各项事务的不可或缺的新工具。网络的广泛普及及其信息传播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经济、广泛等特点,已被各国政府所接受,也改变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思维行为逻辑,其影响之深远和广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及其实现形式,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建立“以人为本”、“透明、服务、民主”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趋势。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基础之上,实现政府信息传递网络化、公共服务在线化、资源高度共享化,是当前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之一。时至今日,政府网站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中一种重要力量,也成为政府工作不可或缺的平台。对各级政府来说,政府网站正日益成为提升地方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成为面向公众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服务窗口。广大网民对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服务与互动交流能力不断提出了新要求,对政府网站管理运营的工作方法与业务能力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国脉互联举办的“第三届(2011)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一共对全国432个各级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调查、集中采样和科学评测,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我国政府网站普及程度较高,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网站建设水平仍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持续存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但信息发布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在线服务整体得分偏低,网上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公众参与互动渠道基本健全,但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用户体验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地方、行业特色以及服务特征仍需提高。此外,鉴于互联网技术应用日新月异,政府网站新技术应用及多渠道多终端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网站科学发展,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继续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把握“十二五”时期政府网站的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机制,引导和推动我国政府网站快速、健康发展。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对2011年度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下一阶段中国政府网站发展提出六大建议。

  1.完善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内容保障力度。根据我国政府网站发展趋势和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继续增强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力度”。按照公众的需求和法定要求,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建立上下级网站内容保障的长效机制,调动各信息联络员的信息报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信息公开的质量和实用性要求,使网上信息公开做实做深。

  2.整合服务资源,提高网上服务能力。针对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的“服务鸿沟”,要根据自身为社会提供在线服务的需要,在整合各部门信息和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围绕用户需求,按照服务和用户对象、办事流程和场景等方式组织网站内容,打造“一体化”处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网站的办事效率。并以用户为中心,整合提供与广大公众最密切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交通等民生领域基础性服务。

  3.完善政民互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互动实效。政府网站公众参与互动渠道的建设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网站作为公众参与互动渠道的建设主体也要真正地参与进来,必须切实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健全有关互动渠道信息快速反馈制度,让各类互动栏目建设的具体目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强化具体执行层面的责任制度,使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同时,还应主动、负责任的与公众交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4.加大新技术应用,提升网站用户体验。把握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向,及时应用新技术改造网站,提高网站使用的便捷性。通过WEB2.0、移动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全方位满足各服务群体的信息服务,及时运用政务微博来促进网站发展。

  5.采取网站群整合发展模式,改变各网站绩效发展不平衡状况。评估结果表明,各省份的地市级政府网站差距还较明显,长此下去将会影响各省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各省级政府需要以建设政府门户网站为抓手,采用“顶层设计”思想和网站群建设规划方法,加大对所属各部门、地市、县、区政府网站的规划指导和信息内容协作的力度,开展评测,保持所辖区域内政府网站的均衡发展。

  6.加强培训指导与经验交流,提高网站工作者的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积极宣传并推广优秀典型网站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政府网站建设培训与交流。加强各级政府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公务人员的认识水平,不断创新地将网站服务手段与政府工作相结合;加大对政府网站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重点组织开展“三种交流”(即交流成功经验,交流特色栏目,交流优秀解决方案),为促进政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