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在全国“吃香” 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来源:东方今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维护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城乡繁荣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前提,而现代化基础设施又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保障。这两个支撑体系的建设,对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和物流发展,意义重大。  

  □东方今报记者 王秋欣 首席记者 梁新慧 记者 沈翔

  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

  ◎让河南粮食在全国“吃香”

  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加强兴利除害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一批新灌区和引黄水源工程,推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发展现代种业,建设全国小麦、玉米育种新基地。

  壮大优质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产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产基地。加快特色优势花卉品种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积极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重点推进黄河滩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牛、肉牛,沿京广生猪、肉羊,豫南淮河流域家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突出龙头带动,加快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治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让农民增收让农产品安全

  建立健全“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建设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解读】

  要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走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三化”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

  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实现省辖市均通快速铁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通达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市的半小时通勤圈。增开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实现所有县城20分钟上高速,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

  ◎实施“气化河南”工程

  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大中型矿井建设,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实施“气化河南”工程,依托西气东输等国家骨干天然气管道,完善支线管网,推进濮阳、平顶山等地建设天然气储备基地,提高燃气覆盖率。加强油气,资源勘查,稳定产量,完善油品输配网络。

  ◎建设一批应急备用水源

  推进黄河、淮河治理。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

  ◎建设“宽带中原”打造“数字河南”

  实施智慧中原、无线城市、中原数据基地和光网城市等重大工程,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光纤接入网建设和普及延伸,建设“宽带中原”,打造“数字河南”。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行政服务平台和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建设。

  【解读】

  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便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具体从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四个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其中,要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枢纽基本框架,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