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999年,我市提出并推动“数字北京”建设,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信息惠民”、“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三大计划和“数字奥运”专项工程顺利实施,“数字北京”建设目标全面完成。近年来,我市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现已达到世界主要国家重点城市的中上水平。“数字北京”建设成果,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活动及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与国家的检验。实践证明,“数字北京”既是“人文北京”的弘扬手段,也是“科技北京”的时代特征,更是“绿色北京”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是覆盖首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举措,已经成为首都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城市管理创新的新动力,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新手段,政府服务改善的新途径,更是首都迈向现代化的新标志。当前,世界主要城市正向智慧城市阶段迈进。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北京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战略目标。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迈进,是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城市经济社会对信息化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北京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时期是为“智慧北京”建设夯实基础最为关键的五年,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等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目录
一、过去五年的精彩“网”事
(一)一大工程铸就首都功能、城市运行新辉煌
(二)二项主题展现政府履职、城市管理新风气
(三)三点突破彰显北京制造、北京创造新品质
(四)四条途径树立信息公开、公共服务新标杆
(五)五个倍增呈现设施提升、应用普及新局面
二、信息时代的战略选择
(一)历史机遇
(二)主要挑战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四、智能化经济转型
(一)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培育信息化经济新业态,创造首都发展新增长点
(三)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增强经济网络辐射能力
(四)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绽放古都魅力
五、网格化社会管理
(一)推动市民卡普及,提高人口精准管理服务能力
(二)完善适度普惠公共服务,营造便捷有序生活环境
(三)推进政务系统顶层设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四)整合涉农信息化应用,夯实城乡一体化根基
(五)深化各领域信息化交往,创造国际化生活环境
六、精细化城市运行
(一)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国内领先的“车联网”
(二)部署资源网络全感知,夯实城市健康运行基础
(三)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智能化管控
七、数字化文化传承
(一)拓展网络传播渠道,加强文化数字化交流
(二)繁荣信息化文化,提升首都软实力
(三)规范虚拟空间的交流秩序,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八、宽带化设施提升
(一)建设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
(二)创建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
(三)打造一流的信息枢纽城市
(四)率先建设国内物联网传输基础设施
(五)升级改造全覆盖的政务网络
九、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
(一)完善法律法规,优化信息化发展法制环境
(二)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
(三)加强标准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
(四)统筹加强资金投入,引导社会投资
(五)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民信息能力
(六)推动区县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七)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城市安全屏障
(八)滚动实施本规划,加强评估与检查
一、过去五年的精彩“网”事
过去五年是首都信息化惠及民众效果最好、信息产业创新最多、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度最高、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数字北京”成为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行列的重要标志。
(一)一大工程铸就首都功能、城市运行新辉煌。
作为首都,北京紧紧抓住城市发展的重大契机,围绕重点需求,在城市安全运行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履行国家赋予北京“四个服务”功能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期间,北京承担了诸多国家大型活动的筹备举办工作,信息化为保障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数字奥运”专项工程成为奥运会上一道璀璨的风景线。建成了全方位奥运信息化支撑体系,奥运票务、计时计分等核心信息系统全面发挥效能,系统业务量刷新奥运史上的纪录;建成了高效奥运城市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高效地获取信息服务,实现首次互联网直播、首次手机直播、首创手语播报等近三十项“世界第一”;“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从田园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建成了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城市应急、医疗卫生、防疫、交通等支撑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针对最复杂的无线电保障需求,形成广播、卫星电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三位一体的无缝通信网络和各类基础设施,实现了可靠的无线电和通信保障,保障了奥运通信畅通。“数字奥运”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在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等大型活动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二)二项主题展现政府履职、城市管理新风气。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不再是单纯的政务信息化,已向国民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渗透,已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核心业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网格化实现快速发展。全覆盖提高政务运转效率,信息技术已成为政府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重要工具。我市已建成涵盖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科技文化、社会服务、党政事务等各个领域的政务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区两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共73个单位接入了市共享交换平台,初步实现系统整合与信息资源共享。网格化推动城市精细管理,我市已建立覆盖城六区的两级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主动发现和解决了城市管理问题约600万件,形成了“属地管理为主,市级综合协调”的两级信息化城市管理体系协作机制,基本实现城市信息化管理常态化,并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向污染源监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监管、经济运行监测等领域渗透,逐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的应用,引领全国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三)三点突破彰显北京制造、北京创造新品质。
信息化支撑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金融危机期间,信息化成为首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因素。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5—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由797亿元增加到1635亿元,年均增长达15%。截至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57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17.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930亿元,出口达到13.2亿美元,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手机、液晶面板等关键产品产量稳居国内首位,电信业务总量突破千亿元。两化融合促进首都经济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两化融合有效推动工业企业信息化从单项应用阶段向集成应用阶段迈进,水平居全国前列,北京已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3700亿元。信息化成为首都科技创新催化剂,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集聚区。首都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稳步增强,主导或参与制定了闪联、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家标准。成功研制刻蚀机和离子注入机等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具有国际主流水平的65纳米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实现批量生产。基于自主技术的8.5代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生产线投入建设。
(四)四条途径树立信息公开、公共服务新标杆。
信息化在首都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安防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公开成效显著,市民充分享受社会进步各项成果。网站——“首都之窗”整合了大部分网上服务事项,已成为“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的有效渠道,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绩效排名首位。热线——“12345,有事找政府”,市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整合了全市各领域政府便民呼叫中心资源,走在了各地政府与公共服务热线的前列。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市社会保障卡应用全面推进,累计发放社保卡825万张,近18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实时结算。“一站式”服务大厅——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建设正在积极推进,逐步整合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资源,实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一站式”服务。
(五)五个倍增呈现设施提升、应用普及新局面。
北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尤其是在《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2009—2012年)》发布后,网络能力大幅提升,信息化终端应用全面普及。截至2010年,与2005年相比,互联网家庭入户带宽翻了两番,达到2兆(M);网民数增长了近2倍,达121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9.4%,增长了1.5倍,位居全国第一;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1.5倍,达2129.8万户;网站数增长近3倍,达37.2万个,位居全国第二。此外,我市已建成全球最大800兆无线政务专网,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70%;第三代移动通信(3G)用户从无到有,已达到254万户;有线电视注册用户达到435万户,其中高清用户超过50%;建成各类大型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近百个,高性能计算机占全国百强的40%。
此外,“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了《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2006—2020年首都信息社会发展战略》、《北京市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推进两化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初步建立了信息化标准体系,为规范全市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法规政策依据。
二、信息时代的战略选择
信息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以计算机、互联网、个人通信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为代表信息化发展已进入高平台期,但在技术融合、应用创新的推动下,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技术、产业、应用的新一轮突破正在孕育之中。“十二五”时期仍是首都信息化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历史机遇。
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城市发展正向智慧城市阶段迈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功应用,催生了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一系列智慧城市管理创新解决方案,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
我市城市管理创新与信息化的融合正逐步由外界推动向内生需求转变,信息化发展动力强劲。深入推动网格化管理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未来北京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选择。
创新技术产业的机遇。电子信息产业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信息技术是引领其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正孕育新一轮的突破,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2010年,世界电子产品产销值达到1.65万亿美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1.03万亿美元,全球电子商务规模达到5725亿美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数字内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产业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电子信息产业是北京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约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0%以上企业属于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试点、六大应用”中三网融合、智能交通等六项示范工程,均离不开信息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信息社会的机遇。信息化如同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即时通信、远程办公等新的生活方式已逐步形成,网络化生活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选择,逐步改变工业社会传统的消费体系。在信息化的支撑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全球工业时代服务模式正在与信息化融合,衍生出规模庞大的新市场。
近几年,我市网民以每年百万人数的速度增长,其中三成以上为即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3.6个小时;2010年,企业对个人(B2C)网络零售额达到170亿元,网络购物使用率达到4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十个百分点,整个社会具备强劲的虚拟消费能力。此外,全市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网络作为最大的平台和载体,必将迸发巨大能量。
(二)主要挑战。
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驱动的挑战。在有限的战略机遇期内,实现北京信息技术与产业更高层次上的新突破,既是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距世界高端还有一定距离,部分产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学研体系不健全,在形成世界级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必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
破解深层次问题,推进城市一体化管理取得新突破的挑战。信息化发展已经从政府主导向全社会深度参与过渡,工业时代的城市管理模式在信息化全方位不断渗透条件下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我市已建设了700多个业务系统,随着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融合度越来越高,要求其以业务为主导进行整合、重组、重塑,从系统、技术、制度等角度的整合难度巨大,如何推动城市管理一体化平稳过渡,信息化亟需探索攻坚。
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挑战。网络化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市民对信息化产生越来越多的期盼,要求信息服务向泛在、高效、优质、普遍发展。目前我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在支撑市民信息服务需求上还有差距,信息服务资费占居民收入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依然较高,三网融合推进阻碍仍在等问题拉远了信息化与市民间的距离。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覆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挑战。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随着网络应用的开放普及,业务在线办理率的提高,保障工作难度大幅提升,安全风险越来越大,信息安全保障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我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健全,如异地灾备、社会化灾备等问题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加强改革创新,推动信息化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发展的挑战。信息化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自身同样面临着科学发展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如何从项目驱动的形式向统筹建设过渡,实现集约化建设管理,如何让相关部门实现城市管理的联合应用,如何完善信息化工作层面的体制机制等发展瓶颈问题,急需改革创新。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重大战略构想,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为着力点,积极迎接信息化向高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创新引领为重点,发挥首都优势,以电子政务发展为先导,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速资源共享与整合,充分释放信息化在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优化城市运行模式、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构筑城市安全屏障等方面的巨大能量,为推进我市迈入信息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发展中要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1、依法推进,创新引领。
坚持信息化依法建设发展,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推动信息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全面提高本市信息化水平。
2、统筹规划,市场运作。
全面统筹城乡、区域、行业信息化发展,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推动集约化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面向有效需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需求主导,以人为本。
不断适应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深化信息化应用。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铺网络、建系统转移到使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上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以人为本,惠及全民,营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4、绿色低碳,安全可信。
坚持低碳绿色、绩效导向的发展理念,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推进节能降耗,持续提高信息化的绩效。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诚信体系的建立,防范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建立可信的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经济引领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和社会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至新台阶,公共服务适度普惠,城乡信息化差距进一步缩小,健康向上的信息化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建成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化全面渗透,引领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把北京打造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信息枢纽、国家创新驱动的网络引擎、城市运行顺畅的智能典范、文化传承永续的智慧摇篮,实现“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跃升。
1、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信息枢纽。
建成世界级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强化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全球贸易金融、文化教育、科研创新、新闻媒体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京聚集和深度开发,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有序、节能环保的综合信息服务。
建成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集约化建设信息管道3000沟公里,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全市所有家庭用户宽带能力达100兆(M),社区宽带能力达1千兆,高端功能区和重点企业宽带能力达10吉比特(G);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1.5太比特(T);打造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大规模开展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实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移动宽带普及率超过60%,实现最高接入带宽达到100兆(M);建成覆盖全市的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高清业务用户比率达到75%以上;为企业国际化提供全球经营所需要的信息通信服务。
2、打造国家创新驱动的网络引擎。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巩固我市作为国家信息技术创新高地的地位;释放信息化力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辐射能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信息化经济的策源地。
推动信息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所有企业实现顺畅应用互联网,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00亿元,培育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元规模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12000亿元。
3、打造城市运行顺畅的智能典范。
大力提升基本资源、交通、生态环境、人口、市政市容、公共安全数字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服务网格化,构建支撑领导科学决策的网络体系。满足市民在医疗、卫生、缴费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数字化需求,完善面向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和特殊人士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均等化发展。
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车联网”;在有条件的社会单位、家庭、农业用水点部署智能水表;实现公用智能电表普及率达到98%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建成2000个智能社区(村);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普及率达90%以上;实现市民卡基本覆盖,意愿拥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常住人口建档率达90%以上;全程在线办理的事项百分比达到90%以上;建成覆盖全市的安全生产监测网络。
4、打造文化传承永续的智慧摇篮。
建成文化资源数字化典范城市;数字内容产业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巩固文化创意产业领军地位;拓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首都文化传播途径,开启中华文明智能传播的窗口;构建发掘引导机制,实现首都信息化文化繁荣发展;初步建立虚拟社会的管理机制,首都文明可以智能、安全、有序地传承,充分展现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北京风采。
建成多元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营销网络;完成全市主要旅游景点重要部件全感知;建成展馆、文物保护监测系统;完成文化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信息化改造;建成虚拟社会管理中心。
表1“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四、智能化经济转型
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完善信息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机制,助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重大专项和现有政策,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培育信息化经济相关产业,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使信息化成为首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一批面向工业重点领域的网络协同设计、供应链管理、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平台;聚焦重点工业行业,支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加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围绕产品创新、节能减排、产品质量及追溯等方面开展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促进管理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转型发展效益;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的可回收利用,促进形成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运行方式;提高石化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及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装备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供应链管理精细化和全程化;提升高端数控机床设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汽车产业设计制造数字化,以及物流、生产管理等系统的集成发展,支持开展协同设计制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服装制造、数字出版、工艺美术等都市型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鼓励个性化制造,实现产业高端化转型;促进信息技术在现代中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和生物制药、生物农业、工业生物等潜力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建立工业生物技术共性服务平台、新药研发系统性创新服务平台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建立药品安全双向可追溯体系,支持将企业生产控制与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整合应用;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快速研发、柔性生产和敏捷管理的能力,建立关键零部件数字化和设计制造一体化的应用体系,提升协同研制及管控能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为依托,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推动新型工业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并完善金融后台服务园区,推进人民银行结算中心、征信中心等若干重点金融后台项目的建设运行;支持金融机构以信息技术完善后台支持体系,拓展电子商务、手机银行等各类网上金融创新服务;吸引汇集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拓展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建设北京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科技支撑平台,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信息技术和应用系统,发展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共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信息网和信息服务体系;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新型服务,提升旅游企业、景区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广旅游场所全感知;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基于网络的旅游产品创新。
重点支持一批中小企业综合性、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金融、房地产、批发零售、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实现网站建设、客户服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应用,显著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扶持从事信息化经济的中小企业,实现中小企业和信息化经济的双提升双跨越。
鼓励企业大范围推广网上工作,并制定内部计划、组织、协调、沟通和控制准则;为企业间设计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协同和协同营销所需的网络化环境制定完善统一标准;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覆盖重点耗能单位、区县的能效数据库,加快重点企业建立能源管理监测平台,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
(二)培育信息化经济新业态,创造首都发展新增长点。
鼓励和推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经济发展,发掘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兴信息化经济业态,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操作系统、通用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自主化;突破超大容量超高速光纤接入网核心芯片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3G/4G)终端核心芯片及主板的解决方案,研发光纤与无线通信相融合的综合接入控制关键技术,开发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软件平台;研发面向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海量数据智能化搜索技术,加快发展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做大做强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信息服务业,打造软件外包交付和再发包中心;突破传感器件地址代码标准、海量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积极参与制定物联网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创新城市应急、安监、物流、医疗、旅游等物联网典型应用解决方案,促进应用数据和支撑平台的建设,推动物联网应用体验和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业链;推动信息化领域计算科学发展,加强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微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和云服务所需的基础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创新云计算商业模式,形成云计算产业链,支持超级云计算中心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超级计算网格,深化其在气象、工程及生物信息、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应用;提升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生产线的产业链带动和技术整合能力;推动数字传输技术发展,研究和制定新一代数字电视传输和信源技术等关键技术和相关标准,实现与数字生活相关的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领先发展,促进“三网融合”的业务融合。
积极推进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链,引导在京企业开展安全软件、安全芯片和嵌入式安全部件研发,促进高安全等级的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产品以及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和产业体系的形成,推动安全产业规模化发展。
逐步提供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网上工作环境;推动在线资料存储、网络协同、高清会议服务等网上工作软件和服务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规范网络创业环境,鼓励网络商店、网络创作、远程咨询、远程文件处理等新兴的网络就业方式。
(三)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增强经济网络辐射能力。
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范围,面向行业的共性需求,打造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展为第三方平台,并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总部落户我市,建立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相匹配的新型交易市场,成为全球网络经济交易的重要节点。
聚集、培育一批综合性、行业性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力推进网上零售业发展,打造知名品牌;在化工、服装、生活用品等10-20个现有优势行业,进一步做强一批细分行业类第三方企业对企业(B2B)服务平台;完善支付结算、交易保障、诚信服务、物流配送、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广试点,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结算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实现重点行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化;培育5-10家电子商务国际化服务平台,扩大电子通关、报检、报验、国际结算等电子化服务的应用范围,形成一批面向海外、多语言支撑的国际电子商务服务龙头企业。
鼓励企业不断优化和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实施一批基于信息化的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通过网上订购、物流配送等新方式,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培育服务全国的电子商务服务集群,支持电子商务高端咨询、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和外包服务企业的发展,在物流、金融、信用、公共信息、电子商务工程等领域成为辐射全国的服务中心。
(四)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绽放古都魅力。
推进三维仿真、宽带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应用,鼓励企业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文化创意新型业态;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网络游戏、移动内容服务、数字教育等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基地和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用信息化手段,培育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公共部门信息和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建立和完善数字内容技术、标准、传播、安全等体系。
五、网格化社会管理
推动精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落实责任机制,全面推广网格化在物件、事件、人员、组织、地理位置等管理方面的运用,将网格化理念向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建设、文化传播等领域延伸,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社保卡等为载体,通过功能拓展,普及市民卡,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全民步入“数字生活”,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塑造一个便捷、安心、绿色的活力社会。
(一)推动市民卡普及,提高人口精准管理服务能力。
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社会保障统一管理体系;发放居住证,建立社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实时管理数据库;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卡”,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一卡多用,建设以市民卡为中心的便民利民的人口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支撑首都功能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又实现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宏观调控的人口数据库;建设京津冀高端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管理平台,形成寓管理于服务的网格化人口管理体系。
(二)完善适度普惠公共服务,营造便捷有序生活环境。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市民主页”;统一全市电子病历标准,普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信息网络系统,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整合完善首都疫情、病情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等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完善包含条码标签、感知芯片等智能技术的农产品和副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溯源信息系统和网络交换平台;整合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缴费服务平台;集成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在社区、养老中心、残疾人托养机构基本普及老年人及重度残疾人远程看护和紧急事件响应系统,建设面向残疾人、老年人的信息服务体系和提供智能化无障碍辅助设施服务;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拥有率,推广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和数字校园,推进残疾儿童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在学校、社区建立儿童安全保障服务系统;推动建设和整合包含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市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三)推进政务系统顶层设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根据业务需求,将政务管理系统按照大民政、大城管、大交通、大信访、大健康、大空间、大环保等业务领域进行整合与对接,推动政府核心业务跨部门协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全面普及基层数据“一表化”采集,打造基层社区“一口式”信息数据采集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信息采集服务平台,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服务;完善市区(县)及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进一步加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基础数据库在全市的应用。
加强政务网络资源储备,建立与公众网络资源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通信网络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大力推进行政办事代理制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乡镇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普及镇村联网办公,积极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实行村级事务管理信息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社区管理;加大执法信息化建设力度,扩展政法专网,建设公、检、法、司、安、政法委各部门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司法监督和制约,逐步推广远程视频庭审方式,同步推广庭审网络直播;推进政务服务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深度融合,建设统一的北京移动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建设等领域政务服务的移动化;在党委、政府内部大范围推广在线文档处理、在线知识库、在线培训、远程协同等服务及视频会议等办公手段。
(四)整合涉农信息化应用,夯实城乡一体化根基。
整合农情、土地、科技等涉农信息资源,建立涉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农业基础信息平台,解决农村资源信息采集和共享问题;以“221信息平台”为依托,开展“12316”、“12396”、移动农网、旅游服务系统等多种信息服务渠道的整合,打造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高端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镇村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息化提升,在生产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等各领域推广信息化应用,促进一产与二产、三产的融合,实现农业的精准化生产、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流通和智能化决策,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社区和行政村提供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优抚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设施在农村信息化中的应用。
(五)深化各领域信息化交往,创造国际化生活环境。
完善与友好城市及国内外其他城市的信息化合作机制;积极关注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对话,加强与信息技术创新、信息资源开发、人才交流与培养等领域相关的合作;参与有关信息化的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与合作。
创造国际化市民教育环境,推动国际远程教育模式,促进信息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建设国际远程医疗信息中心;建设国际化的统一旅游信息系统。
建设满足国际人士从“抵达”到“离开”的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化信息服务中心、咨询中心、呼叫中心、外语电视台,为国际组织或友人提供无障碍信息服务,完善国际事务一站式办理流程,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我市,完善适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语信息化服务体系;打造世界级城市门户网站。
六、精细化城市运行
利用信息化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促进智能交通发展,完善基本资源网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控,拓展城市管理的对象、时空和功能,实现城市绿色感知,提升超大城市智能化管理。
(一)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国内领先的“车联网”。
统筹部署全市传感器、探头、电子车标等各类传感终端,建设全市探头统一管理系统,完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覆盖城区和重点城郊区域的交通道路违法监测与分析系统;构建智能交通数字资源中心及出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网站、手机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提供实时、便捷、个性化的路况视频、出行路线引导、交通管制等信息服务,推广车对车短程通信技术应用,推进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辆的互动感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管理方面的应用,推动智能监控停车场建设,逐步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联网”。
构建具备车流预判和道路车流智能控制能力的交通控制系统;建设覆盖五环路内全部灯控路口,六环、远郊城镇主要道路实现交通信号联网控制;建设覆盖我市所有本地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质量动态监测网络;推进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向京津冀区域的扩展和联动。
(二)部署资源网络全感知,夯实城市健康运行基础。
建设覆盖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智能电网监控管理体系;在企业和家庭推广安装智能电表;建立和完善燃气管网智能运行、维护保养和应急保障统一管理系统;构建“水务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加强信息化在城市供排水、农村节水灌溉、自备井远传、用水大户水量监控、供用水计划分析与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建设覆盖全市大中型水库、内城河湖、重点流域的水务实时监测物联网,建设覆盖水源地、城市自来水厂和取水口、城市河湖、公园绿地、供水管网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动态自动监测网络;在社会单位、家庭、农业用水点推广安装智能水表。
建设和完善煤、水、电、气、热能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的统一监控平台,实现城市基本资源的生产、运输、调配和使用的全流程监控,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体系。
(三)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完善基础设施智能化管控。
大力改造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基于城市空间实体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部城区和主要郊区城市部件的感知网络及精细化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空间实体可视化管理的协调工作机制,运用流媒体技术,建设城市规划、国土管理、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市政管理、园林绿化、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行业的空间实体多维、可视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地上、地表、地下空间实体的管理及共享服务水平;推动建立低碳管控的智能楼宇;建设智能基础设施网络应用监管中心,出台智能基础设施网络监管机制;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云,使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协同化。
七、数字化文化传承
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我市文化对外交流渠道,依托雄厚的文化底蕴,提高优秀信息化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文化改革创新,维护信息化文化交流秩序,努力打造世界文化名都,加快我市软实力的提升。
(一)拓展网络传播渠道,加强文化数字化交流。
加快重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构建首都文物、图书、艺术作品、园林文化、旅游等文化资源的可视数字资源库;充分发挥首都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建设首都数字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播平台,促进北京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共享;整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传播渠道,建设多样的中华文化信息化传播渠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网络杂志、数字电台、网络电视等新的传播形态,促进首都文化的对外展示和推广;提高历史遗迹和文化产品的互动体验能力,建设网上名园虚拟展示平台及市民互动平台。
(二)繁荣信息化文化,提升首都软实力。
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健康向上的信息化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在网上努力培育具有中国气派、京都韵味、体现时代精神的古都文化;加强政府网站及其他重点网站文化特色建设;积极支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建设和发展,推广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鼓励相关企业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重点网站技术、装备水平和提升信息化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信息内容生产的能力;积极构建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的信息化文化业态,保障公众共享信息化文化发展成果,完善市民信息文明素质教育体系。
(三)规范虚拟空间的交流秩序,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网络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网络信任体系,推动在网络系统中全局性身份认证体系的应用,建设和完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布局合理、经济适用、运行有序的网络信任体系;积极倡导网民自律,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模式和习惯;建设和谐网络,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化文化氛围,特别为青少年创造文明健康的信息化环境;加强虚拟社会空间管控,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规范虚拟社会各种组织自治,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全方位参与,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和净化,初步建立完善的虚拟社会法规和制度管理体系。
八、宽带化设施提升
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网络,提升城市宽带能力,扩展网络覆盖空间,加强集约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夯实首都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全面建设高速、泛在、绿色、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
(一)建设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
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已建区域加大光纤化改造力度;加强光纤宽带网络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规划建设达到城区水平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积极推动以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建设,实现大规模商用;大幅度提升IP骨干网及传送网能力,推动网络资源的智能化调配,提高骨干网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扩大互联网国际、国内出入口带宽;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
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以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干线传输网络和接入网络;加快推进基于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家庭网关的研究、开发、推广与普及。
大力推动信息管道的集约建设。鼓励采用多孔化管型、便捷化管材,加速信息管道网架构转型,适应光缆网发展;加快信息管道建设,鼓励管道共享和经济化租用,保障用户接入与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实施进度。
提升城市重点功能区和重点产业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标准、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示范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项目,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大力推动三网融合,鼓励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核心业务大规模应用,以及交互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智能家电等产品的批量应用;鼓励和支持三网融合相关的产品研发、市场培育和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确保北京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创建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
大规模开展无线城市建设。建成国内覆盖面最广、网络最稳定、性能最优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使第三代移动通信(3G)应用成为移动通信主流;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建地铁线路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政务专网等移动信号全覆盖,移动基站与新建地铁线路同步规划、建设;开展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网络建设试点,将北京建设成为国内最好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TD-LTE)试点城市,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发展夺得先机。全市累计建设无线接入点(AP)超过20万个,实现本市机场、火车站、高端商务区、星级宾馆、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区域及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的统一认证和便捷接入;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由政府购买基本服务,为公众提供公益性的无线宽带接入。
(三)打造一流的信息枢纽城市。
发挥首都总部集聚的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推动北京信息通信和数据交换枢纽建设,建成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中国电信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
打造全球高端的信息内容中心。合理规划、布局各类数据中心建设,降低能耗,扩大规模和服务能力;加强建设面向全国和国际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商务信息中心、广播中心,逐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信息内容中心城市之一。
建设国际一流的信息服务中心。加速推进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建设;建设北京超级计算中心,深化超级计算应用;合理规划布局云应用、云产品、云服务和云基础设施,以应用为驱动,把北京建成全国最重要的云计算中心。
(四)率先建设国内物联网传输基础设施。
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和无线宽带专网为主的物联网传输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作为电子政务网络的有效补充,统一建设基站800个,信号覆盖全市平原地区,具备支撑百万级传感器信息汇聚传输的能力,为政务物联网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传感信息无线传输通道;积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无线宽带专网,累计建设基站2000个,实现信号覆盖本市五环以内及各郊区县已建城区,具备并发传输10000路以上高清晰度图像的能力,为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移动图像传输和移动业务提供安全可靠、高带宽的服务。
(五)升级改造全覆盖的政务网络。
高标准升级改造有线政务专网和800兆无线政务专网,提升政务网络性能;推动政务部门的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统一接入;整合政务需求,构建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的政务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形成高效服务公众的集约化的政务数据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集中的主机托管、灾备和运维服务;加快政务信息安全及应急处置相关设施的建设部署;推广能源利用率高的信息技术在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积极建设城市立体的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网络系统,以及高清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建设视频监控智能信息处理中心,形成高效的城市视频监控运作体系。
九、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
(一)完善法律法规,优化信息化发展法制环境。
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依法制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法规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等相关法规。在政府信息公开共享、电子文件管理、个人和企业信用管理、电子商务、虚拟社会管理、信息化项目外包等方面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对承担信息化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北京市重大示范工程、系统建设以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和产业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各类基站、无线电监管设施和通信设施共建共享政策,加强信息化行政执法力度。
(二)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信息化管理工作。
继续完善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决策与协调机制,完善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决策咨询机制。强化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发展的监管与绩效考核,将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和干部绩效考核。建立全市信息化跨部门、跨层次的协调机制,加快区县和政务部门信息中心管理职能的转变;整合全市信息社会的研究资源,完善北京市信息化研究支撑体系。
(三)加强标准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发展。
更新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重点编制智能交通、经济运行、应急指挥、人口管理、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和信息资源标准,积极推进信息安全和政务网络等管理标准的建设。制定和完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楼宇小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规范。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相关标准化工作,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机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机构的作用,开展信息化标准服务,推动信息化标准的试点示范应用。完善信息化标准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规范网络秩序,促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四)统筹加强资金投入,引导社会投资。
加强全市信息化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力度,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优化信息化资金结构,设立信息社会建设引导专项资金,加强资金审核与监管,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国家鼓励产业发展的各项投融资政策,拓宽和优化投融资渠道。优先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倾斜。加强政府部门对绿色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及服务的采购力度,发布年度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广计划。通过政府的引导,专业机构的运营和带动,建立政务部门与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之间共赢发展的协调机制,通过担保补贴、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通过发布规划、特许经营等手段,创新社会化信息化项目的投入和运营模式,引导社会投资。
(五)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民信息能力。
贯彻落实《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完善信息化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和引进计划,搭建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监测及紧缺专门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对接中央“千人计划”和北京“海聚工程”平台,集聚掌握前沿技术的信息化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党政机关、市级主要部门、区(县)政府设立首席信息官(CIO),鼓励和引导在重点企业设立专职首席信息官(CIO)。继续促进全民信息能力提升,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活动,做好教育培训配套工作,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信息化培训,培养公务员网上工作意识及操作技能,完善政府信息化人才考核、表彰、激励、职业发展等机制;促进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强信息化主管能力提升工作,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批两化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数字家园、爱农驿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途径,提供针对农民的全方位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信息化培训手段推广生产技能、信息技能与科技知识,打造一支农村信息化的专业服务队伍。
(六)推动区县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各区县间信息化的沟通交流,促进经验共享;推进区县间教育、医疗、卫生、人口、科技等数据的共享互动,鼓励区县合作开发跨区域信息化项目,制定相关机制和标准。完善京津冀信息化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京津冀都市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探索建立跨省区的、全方位的、统一的政务协作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区域合作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促进京津冀政务、技术咨询、商品供求、招商引资、旅游、交通等各方面政策法规信息、办事信息和动态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七)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构筑城市安全屏障。
建设一流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应急指挥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公共网络、政务网络和无线电的信息安全体系;完善网络安全和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电信、互联网的安全可信管理;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保障建设,运用安全可信的接入传输技术,防范非法攻击和非法插播,提高广播电视业务可靠性。
规范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建立信息安全长效监管制度,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保障基础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建立健全以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跨部门应急预案,推进区县、部门、社会单位的技防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畅通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快速执行的长效工作机制,保障基础网络与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实现虚拟社会安全与现实社会安全的对接与融合,加强对由虚拟世界引发的社会安全的管理。
(八)滚动实施本规划,加强评估与检查。
以本规划为基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设计和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与时序,对规划中所确定的任务进行进度跟进。信息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分析评价新出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规划执行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把本规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