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从硬件投入、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行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过去的一年,注会行业仍然保持着对信息化建设的“常抓不懈”。
201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战略经历了正式启动、深入调研和稳步推进等三个过程。
年初:启动
2011年2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主持召开行业信息化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行业信息化建设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行业信息化战略正式启动。会议对行业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首先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王军在会议上指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齐心协力,为实现行业信息化建设任务奉献心血和智慧。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级协会、事务所“一把手”要坚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
二是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要成立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组及若干个具体工作小组,分头攻关。三是要列出时间表,落实责任,分阶段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四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机制,用制度规范信息化建设,用制度推进信息化应用,用制度巩固信息化成果,避免“有布置无考核”、“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五是要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合作,开展跨行业的交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六是要提高全行业全员信息化素质和技能,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教育、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中增加相应的信息化内容。
年中:调研
随后,中注协组建行业信息化办公室,负责行业信息化战略的具体实施,并开展了顶层设计的调研工作。2011年4月到6月,中注协分别组织召开了地方注协、国际会计公司、中小事务所座谈会,并分赴审计署、北京市注协、广东省注协、部分事务所及软件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2011年10月,中注协组织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了两国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发展状况。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工作,形成国外协会和事务所信息化情况调研报告、中注协和地方注协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典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等,为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年末:推进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1年12月,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注协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原则,明确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步骤和保障措施,提出了行业信息化“制定规划、建设系统、整合应用”的“三步走”战略,用5年时间循序渐进地完成行业信息化建设“四大主体、四大架构”任务,全面建成“行业管理与服务、事务所管理与业务、服务经济社会”三大平台。
方案明确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到2015年,中注协和地方协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建成功能完善和服务优异的综合信息网站、行业管理和服务平台,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网上审批。大型事务所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水平,各应用软件的功能完善程度和对业务的覆盖幅度与国际会计公司趋于一致;中小型事务所建立起门户网站,普遍采用功能健全的审计软件执行审计业务。
“针对事务所的总体情况,我们将事务所分为三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规划目标、指导策略和发展措施。”中注协负责人介绍说。比如,已加入国际网络的大型事务所在本地化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使用或借鉴使用国际网络的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