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拓展政务微博的民主功能
来源:人民论坛 更新时间:2012-04-14

袁峰

    编者的话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网民已达4.57亿。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也随之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个体网民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加强,问政信息通过实时化、碎片化、关系链式的传播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微博也因此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问政渠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开始借“网”问政,政府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开微博蔚然成风。如何借微博之力,达沟通之能效?微博问政能否成为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新渠道?如何使微博在透明化问政、帮助党政部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为此,本刊特邀相关专家就此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以政府为后盾的政务微博的大量涌现,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微博可以成为政务公开的新媒介、倾听民愿的广阔平台、以协商为中心的民主论坛、精英与草根的沟通渠道、群体心理的风向标。它使人们有条件对信息时代的民主生活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高级技术社会中展开政治生活。]

    当社会的民主精神得到充分弘扬的时候,民主的发展应当是没有限度的。然而,民主的发展是需要条件的,否则,使民主更加民主的期望就是空中楼阁。民主的发展与进步,除了需要制度、人员、环境等支撑条件之外,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既往的公民参与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更大的可能来容纳人们的参与要求。成熟的民主社会总是不断鼓励人们尝试新的技术以创新民主的参与形式。作为一项民主化的技术,现代传播技术为现有民主生活的更新提供了便利,因为它具有满足更广泛参与和更深度参与的双重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满足成员充分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与要求的大国而言,开发与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的民主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与传统政府网站相比更为贴近大众的互联网技术——微博,正在成为现代传播的新宠儿。鉴于微博有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互联网的新入口,各门户网站均投入大量精力发展微博业务。在微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以政府为后盾的政务微博的大量涌现,为推动政府行为方式以及官民沟通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技术前提,使人们有条件对信息时代民主生活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在高级技术社会中展开政治生活。

    政务公开的新媒介

    民主是建立在一定信息基础上的。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思考、决策和参与,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有些参与者就是因为自己实在是一无所知,因而不愿参与。民主社会中应当具有一定的媒介机制让更多人能接近使用大多数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公民将更加期望政府能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他们关注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的分析原则、是否方便并具有较高的品质。根据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微博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的出现影响了网民对于传统网络新闻渠道的使用。通过微博发布政府信息不仅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且国内第一份关于通过微博发布政府信息的官方文件也已经诞生。2011年6月27日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强调,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综合性的政府信息方式不同,政务微博的部门性质清晰,公开的信息专业性较强。由于目前在政务微博上公开的政府信息大多是部门信息,属于一种选择性公开,微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要有选择地关注某类政务信息,而不必登录政府综合性门户网站到冗杂的政务信息中去寻找。此外,政府网站上的相关信息通常不具有信息推送功能,人们只有上了政府网站才能获知,而微博用户通过电脑桌面客户端或手机终端就可以得到新信息实时提醒,而不必通过浏览器登录微博查看信息,为用户及时了解政务信息提供了便利。新浪微博提供的微数据分析功能弥补了以往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发送信息无法直接获知受众状况的问题,它可以帮助新浪微博上的政务微博进行信息影响力分析:一是覆盖面分析,涉及活跃的粉丝数的统计、每天粉丝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二是传播力分析,涉及被转发、被评论的有效条数和人数,这样便于政府及时掌握所发布信息的实际影响力。有人认为一条微博140字的容量会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这其实是一种误会。微博可以采用多条发送的方式完成一份政府文件全部的文字公开。不仅文字发送没有障碍,图片与视频也可以在微博上完整呈现。如果有关政府部门希望在微博上全方位展现大型活动进程,可以通过依托于微博基础的微直播平台汇集来自各方面的实时信息。因此,政务微博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专业性政府信息以及实时送达的需求,而且使政府部门在不降低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与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及时掌握政府信息对受众的影响。

    倾听民愿的广阔平台

    2000年7月八国集团通过的关于全球信息社会的冲绳宪章表达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推进民主方面的基本态度:我们对于信息社会的看法是,它能够更好地让人民发挥他们的潜能,认识到他们的抱负。作为民主政府的服务对象,公众是以支付税金的方式购买政府服务的;而作为民主政府必须把为公众提供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提供服务的整个流程中应当主动获取与分析公众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因此,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十分有必要对来自公众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此类分析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公众当前的需求,而且要预测公众未来的需求。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微博了解相关信息,政务微博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运作模式,与以往政府网站重公开轻反馈不同,它允许公众在浏览政府信息的同时直接进行评论,即使不是实时登录的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智能筛选找到有关信息后进行评论。微博用户在政务微博上发表评论后,可以同时转发到个人微博上,吸引粉丝们的关注与评论;可以通过个信私信通软件使特定对象能够通过手机短信立即对你以私信发送的微博评论作出实时回应;还可以转发到微博用户加入的可能数十个微博群中,在可能数以万计在线群友中发起群聊。层层转发的“蝴蝶效应”将会使政务微博上的政府信息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评论。根据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北京公安局的“平安北京”网络公共关系平台开通一年来,已发布各类资讯9千余件,其中微博博文7千余件,微博粉丝数量已超过150万人,收到网友评论留言18万余条。①目前,不少政务微博都能以平和的态度对待群众的批评与误解,以亲民的语言解答群众的疑问与困惑,以负责的精神回应群众的困难与求助。民众在微博上对于政府信息的反馈实质上是一种网络上的政民对话,只有依赖政府与民众广泛的沟通对话才能寻求共识,共同的知识、经验、价值观是凝聚力量、保持社会共同体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民主稳定的前提条件。罗伯特·D·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指出:“从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到罗伯特·达尔的民主理论家都断言:‘民主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政府不断地对其公民的意愿作出回应’。”②

    以协商为中心的民主论坛

    现代社会公民的参与通常有三项要素:一是参与应当是公民个人自觉自愿的亲自参与,不应是强迫或由别人替代,因此,应当鼓励人们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每个人的参与都为其他人创造了有益的“外部氛围”。二是参与者相互之间应当有对话或辩论,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让人们表达各自的需求,而且要彼此交换想法,讨论什么是对大家都好的,什么是对的。三是人们之间的讨论或辩论应当与最终的决策存在某种联系,通常会起到优化决策的作用。那些发表的意见最终没有被选择的参与者,会感到遗憾,但是他们的意见得到了人们的倾听,在讨论中,他们的意见得到了被驳回的理由。他们会因为感到决策过程的公平性,最终会倾向于支持集体决定的结果。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不是通过操纵、灌输、欺骗或威胁,而是非强迫性的协商讨论。这是相互尊重、促进公民友谊的民主形式。民主给予公民的不应只是普遍参与投票这样的机会,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只是提供了确定输赢的机制,它无法为公民提供基于自己的理由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机会,缺乏在发展共识、塑造舆论、形成妥协方面的机制。深度民主应当是以协商对话为中心的民主形态。现代传播技术是一种社会化的技术。人们通过互联网络不仅需要得到信息,还希望能够聚合、沟通并获得观念、情感、思想方面的支持与认同。互联网技术对于一切群众都是开放的,人数的增长在网络空间不会受到阻碍,可以为所有的人(公民或民意代表们)在一起进行对话和协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人们之间的协商对话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任何身份、地位、职业、权力、财富等方面的因素在网络世界中都不会干扰人们之间的交流。政务微博为人们就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协商提供了可能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发言功能在政务微博上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在浏览并思考了其他用户的评论发言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常,在政务微博上会设立友情链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登录其他政务微博获得由浅入深、具有差异性的官方权威信息,这有助于提高用户就相关话题发言的质量与水平。

    精英与草根的沟通渠道

    现代民主社会要求政治人物能够听到并且识别有关公共问题的各种观点及其论据,充分地向民众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念以及进行相互间的交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直接听取民意,又怎么能代表好民意呢?近年来人民网陆续推出了“地方领导留言版”、“部委领导留言板”、“代表委员留言板”、“公安局长留言板”、“直通中南海留言板”等板块,对网友留言作出公开回复。如今,从主流媒体组织领导们上网的时代已经开始跨入了领导个人主动触网的时代。由于传统博客的开放性、连通性不足而限制了内容的传播,许多领导已经成为微博客。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到普通的公安民警都已经主动开设个人工作微博,得到了普通粉丝的广泛关注,引领着政务微博风潮。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时常存在着差距,需要在他们与草根民众之间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上官员、代表、委员与民众的互动功能尚未健全,即使开设了官员、代表、委员与民众在线交流的栏目也因为受到时间限制,能够参与的网民十分有限。微博的乐趣在于关注一批感兴趣的人,关注之后对方的更新将会出现在你的首页上。一个愿意主动听取民愿、与网友平等交流的公职人员,他的个人工作微博当然会受到民众的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腾讯微博在开通后的十几天时间,便吸引了近30万粉丝。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被称为“微博达人”,在他的带动下,浙江省组织系统的干部90%已有个人微博,全省有3000多干部拥有微博。微博正在成为浙江官员下基层的一种新途径。与以往官方门户网站上的“官员风采”、“委员之声”等栏目不同,“官员微博”、“代表微博”、“委员微博”的互动功能使群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在线对他们发布的微博内容进行评论,也可以向他们反映意见、建议,官员、代表、委员则可以亲自了解草根阶层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切实去代表、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

    群体心理的风向标

    民意调查作为群体心理的风向标,通常是与政治相关的事物。现代社会中很少会有政治家对于一定人口规模基础上产生的民意采取漠然的态度。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表达了对民调的态度:民调数据若在40%以下不会被采用,50%有可能考虑,如果达到60%~70%很可能会好好考虑。③民意研究专家曼德森认为,所谓的“新政治”就是民意调查、电脑和电视三者交互运作之下的产物。④网络调查是指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问卷或网络互动交流等载体,在互联网空间迅速、准确地收集网民的意见。它的发起者可以是政府部门、媒体或独立个体。与传统民意调查受到时间、空间、资金、人力等因素限制相比,网络调查具有参与者众多、成本低、时效性强、统计迅速等特点。传统民意调查对于被调查者通常具有被动性,意愿表达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网络调查则具有主动参与的特性,调查者不会对被调查者的意愿表达产生影响,能够较好地保持民意的原生态性,有利于调查者把握真实、客观的群体心理。网络统计调查的结果一般是可以公开、共享的,这不仅增加了被调查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在表达自己态度的同时,了解其他人的观点与见解。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传媒上的每一进步,都对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有极大的影响。印刷出版业以及发行极广的报纸改变了政治辩论的性质。广播,还有接下来的电视,使得政府领导人可以直接地、亲切地和大众交谈。类似地,信息高速公路也将对政治起到独特的影响。政治家们将第一次可以立刻看到对公众意见有代表性的调查。投票者将可以在家里或通过他们的袖珍个人计算机直接投票,从而减小了统计错误或有意欺骗的危害。信息高速公路对政府的意义将和它对工业界的意义同样重大。”⑤今天,这一网络政治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在实施登录实名制等保障措施的前提下,政务微博应当成为社会民意调查的重要阵地。当前应当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在社会民意调查方面的作用,改变单纯依靠门户网站搞民调的局限,哪里网民多就到哪里去民调,主动谋求与大型商业性网站的合作,在微博上实现民意调查的“外挂”,以吸引更多网民参加有组织的民意调查。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注释

    ①余荣华:“‘平安北京’微博一年发帖7000件”,《人民日报》,2011年8月10日。

    ②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③赵可金:《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5页。

    ④Comstock G:《美国电视的源流与演变》,郑明椿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第10页。

    ⑤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7~3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