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电子政务的内涵、发展现状以及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中,提出了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电子政务的建设以及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事务处理;教育管理;构建;运用;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张大成(1972-),男,河北乐亭人,硕士,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教育管理;代尤佳(1982-),女,吉林敦化人,硕士,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码艺术设计;吴昊(1984-),男,河北大城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0)02-0015-03
电子政务系统是互联网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目的是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它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这种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实现政府管理层次的扁平化,提高政府办公效率。高校作为业务相对简单的行政管理机构,其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更具迫切性。一方面,高校的科研优势要求高校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上应走在其它行政部门的前面,另一方面,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也要求其政务系统尽快实现电子化。
一、高职院校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
1.高职院校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参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高校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和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2.高职院校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完善高校管理和服务相关的办公与信息系统,各高校的办公信息系统和监管系统,开通全国高校视频会议系统,实施高校电子政务示范工程;
3.公共电子政务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高校政务公开与信息服务,建立以教育部政府网站为核心的高校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开通部分面向高校系统和社会公众的网上24小时电子办公服务系统,建设学历认证系统、考试信息服务系统、就业咨询与服务系统等一批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4.高职院校政务信息资源库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高校政务信息资源库和公共的学校信息发布检索平台,在各高校建设教师、学生、财务、设备房产、科研等基础数据库以及配套的统计和应用系统,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为管理、教学和研究服务,部分面向社会服务;
5.完善高职院校电子政务规范和标准规范。实施国家政务信息标准,在教育信息化规划的框架下,完善高校管理信息标准、各类学校发布信息规范、高校信息编码标准、政务网络及设备参考标准和视频会议接入标准等,为全国高校系统信息联网和政务信息的共享铺平道路;
6.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系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培养机制。采用网络课件(远程教育)、专业进修、本地培训和讲座等多种形式,逐步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开展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可靠的技术队伍,保证高校电子政务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正常运转;
7.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支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研制、采购和配置教育电子政务的网络信息交换加密和认证系统,建立高校电子政务的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制定应急技术方案,制订和完善高校电子政务的法规和保密制度、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研究信息技术支持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方式方法,为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决策分析、数据抽样调查和数据与信息挖掘等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二、高职院校电子政务的功能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重点,不在于技术平台和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安全策略的实施,而是明确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处理程序及实现逻辑,以及服务的表达策略即服务界面构造。而这一切,必须从高校服务需求分析开始,需要明确需求及其背后的处理逻辑。在对高校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时,在方法上,须对服务需求进行类别划分。划分的标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政务系统本身的业务需求;二是消费者需求。因为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高校的日常事务,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政务工作具有连续性及相关性,这就要求在建立高校电子政务系统时,必须对其每一项事务的处理逻辑及为实现这一处理的前提条件进行确定,同时,还必须描述这一处理与其它处理之间的关系[1]。实际上,高校政务当中的每一具体事务的处理过程是一种顺序的串行结构,其中的关键是权力的划分与责任的明确。因此,要明确高校的业务需求,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每项事务处理的前提条件,二是明确其中的权力与责任。可以看出,明确这一需求的关键在于高校内部各管理部门职责的明确及事务处理的优化。这是在构造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和其它电子政务系统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与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过程同步进行,而不应分离。因为,事务处理的需求及其处理逻辑最终要在电子政务系统中通过软件方式进行实现,一种分离的需求分析策略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电子政务系统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或者是事务处理者不能适应电子政务系统的处理逻辑,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将丧失电子政务系统的有效性,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者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结果。
1.学生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由于大学生在高等学校的基础理论学习与学科建设的分析研究离不开高等学校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育,更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公共服务系统。因此电子政务功能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
大学生们的电子政务需求具体地包括:学生公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查询、网上选课、多媒体课件教学服务、办事程序指南、投诉受理、信息反馈、就业指导服务、留学与深造、电子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服务、邮件系统服务、留言板、申报大学生科技项目的网上审批、科学研究的咨询服务、电子证件服务、人生保险网络服务、运动与健康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网上服务等等。
2.教师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分析。大学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是造就人才摇篮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而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满足教师的需求,一切服务于教师是好人才培养的基础的先决条件之一。那么对于教师来说,高等学校的电子政务功能需求包括:教师公告、学术交流与信息反馈、网上学习的课件制作、网上的信息查询与投诉受理、教师证件服务、教师人生保险网络服务、网上医疗服务、数字办公自动化与各类文件的查询、视频会议、远程办公、档案系统的建立与教师数据库的建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查询、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南与网上审批等等。
3.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分析。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防御管理体系,从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软件程序,系统运行环境,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工作组织和岗位设置,规章制度,法律到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采取规划控制等一系列技术,管理手段及措施,防止对电子政务系统有意和无意的,人为的和非人为的任何形式的破坏,非法使用和信息泄露,以及保证当系统遭到破坏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手段等。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降低了学校运作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使信息实现了跨区域快速而自由的流动,但经由政务网络传输的机构间敏感的涉密数据信息吸引了更多的来自互联网的计算机病毒入侵和非授权访问攻击,从而给高校政务系统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正因为电子政务涉及对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的核,政务的保护,涉及高校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为在校师生及相关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因此电子政务系统容易成为不法之徒的攻击目标,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使通过互联网运行的高校电子政务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建
(一)高职院校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
高职院校对整个社会来说,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与人才集聚地,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是大众媒体密切关注的中心,是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地,也是人们向往与敬佩的殿堂。随着电子政务的运用和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公电子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监督电子化、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化、学生疑难解惑网络化、心理咨询多样化、学生活动信息化等等都在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们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2]。因此,在高等学校实行电子网络信息系统的推进对于学校尽快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与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与启示,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的运用与构建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与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与管理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立好数字化校园实施21世纪向一流大学迈进的基础,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新观念的必要保证,是利国利校利民的大事,是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化与信息事业发展的助动力,是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明智举措。
(二)高职院校推行电子政务的具体设想
高职院校的电子政务系统,应该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的条件下,在学校领导负责成立的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组织专家进行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划,积极筹集一定的资金,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更新信息与服务的内容要求,保证学校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3],真正体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与帮助。
1.构建学校的教师、学生、学术专家电子档案系统。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信息系统查询与人才库的建立,也是为了便于学校的人才管理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今后各个院系与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与研究。
2.构建学校的办公电子化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方便教师与学生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办公、无纸办公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
3.构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网站与学校网站相适应的配套服务系统。这主要是为了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与信息查询,便于教师与学生申报各种科学研究的课题,参加各类科研与教学活动,参加学生各类科技活动与社团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与对话的窗口。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进行的各类咨询、各类服务需求。
4.构建一个资源整合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体系。这是学校网络建设与网络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网络管理与网络服务的需要,更是学校教学、科研、军工项目实施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高科技发展的需要。
5.加强学校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办公室人员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提高部门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的水平,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与服务理念,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
6.加强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培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畅通与正常运转,保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服务与需求不受任何干扰,同时也是真正体现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理念[4]。
7.利用多种技术加强合作。严格采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四种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法有线路加密和端一端加密两种。前者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后者则指信息由发送者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旦到达目的地,被将自动重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其次,数据存储加密,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5]。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再次,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的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最后,密钥管理,为了数据使用的方便,数据加密在许多场合集中表现为密钥的应用,因此密钥往往是保密与窃密的主要对象。
8.制定完整的运行管理体系和安全保密制度。安全管理必须靠一套完整有效的贯彻,执行监督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去规范。除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外,各高校应结合自身业务的需求,建章立制以实施规范管理。政务系统的运作管理,绝大部分高校是依附于校(院)长办公室的部门或者是独立的部门——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网管部门尤如管家,网络维护,安全监测面面俱到。现实的问题是网管部门工作忙起来或经费紧缺时,容易被忽视的是网络的安全问题.加强对网络部门的网络安全监督,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高校应针对各个业务系统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有一定安全等级的部门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以节省各个部门在安全问题上耗费的人力和财政资源。
9.加强对系统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高校电子政务系统是信息技术与高校管理的结合,完全依赖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新型工作方式,电子政务人才需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政务管理两部分的知识,因此,除对系统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做计算机技术及使用操作培训,还要重点培训系统使用方面的安全操作知识(包括登网,退网等)及口令保密意识;对系统管理员,还要做更深入的技术培训,除系统的运行维护外,还主要包括对非法入侵的识别能力及防范能力等,从而使其充分了解和理解政务管理的需求,善于提出满足政务管理需求的电子政务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1]黎连业.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开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0.
[2]王立信.论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30(01).
[3]丁先存,等.论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及法律保护[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4]谭建武.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8).
[5]贾晶.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