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城市劳动保障局长深圳“论剑”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昨天举行的首届全国部分城市劳动保障局长“劳动保障工作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广州、西安、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的劳动保障局局长先后发言,介绍的创新措施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就业、社保、技能人才培养、劳动合同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劳动保障社区平台建设,焦点则集中在就业和社保两大问题上,并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

深圳要借鉴兄弟城市优秀经验

首届部分城市劳动保障局长“劳动保障工作创新与发展”论坛的隆重举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各城市劳动保障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多年来,劳动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建立起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系较完善、法制较健全、机制较灵活、运行较高效的劳动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和劳动保障仲裁实体化改革等多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受到普遍赞誉。深圳能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居条件较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与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积极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深圳也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劳动保障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今年,深圳市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市劳动保障战线的全体员工进一步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深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深圳要抓住论坛这个机会,加强沟通和联系,向全国各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优秀经验,加深对社会保障改革实践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市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提高劳动保障执政能力,推动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莉

适当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筹资渠道是以企业缴费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决定了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程度。目前,我们遇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在国有、集体、三资企业的参保面已达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非常之难,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千方百计逃避参保责任。

今年以来,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保险专项执法检查,近半年的地毯式检查,仅增加参保人数二万余人。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除少数人逃避社会责任外,企业负担过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市企业现承担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达到企业工资总额的32.1%,如果再加上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采暖费等,承担比例更高。一些中小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难堪重负,断保欠缴的现象越来越多。另外,现在实现灵活就业人员较多,社保缴费率偏高,多数人感到难以承受。对于一个责任政府来说,有义务使国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责任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为此,我认为应适当降低企业参保的缴费比例,逐步提高国家财政的支付比重,逐渐向建立由国家支付为主,企业和职工缴费为辅的社会保险体系过渡。

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建宁

创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征缴、监管、金保工程、社会化服务五大工作体系,增加保障能力,惠及百万职工。

首先是完善政策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小康目标。通过完善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保政策、创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创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等。较早出台了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全市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的23万人、参加医保11万人,有力地保障了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政策上的不断创新,为更多的困难群体提供了社会保障。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提前半年实现了“五个过百万”。目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1.2万人,其中,城镇企业养老保险143.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8.79万人,农村养老保险38.71万人;失业保险127万人;医疗保险145.01万人;工伤生育保险104.1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从去年底的91%提高到97.3%,实现小康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工作中,完善征缴工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同时以防范基金风险,增强保障能力为核心,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完善监管工作体系,增强社保的强制性;完善信息化技术体系,提高管理服务层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平台。

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崔学贵

“社区就业工程”助8.7万人就业

为给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有效载体,沈阳实施了“社区就业工程”。实践中我们感到,要解决沈阳市就业再就业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从沈阳市的市情出发,充分挖掘社区就业的巨大潜力,采取沈阳特色的就业再就业新举措。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04年初,沈阳市开展了“社区就业工程”,明确用三年时间安置24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使70%的社区进入就业工作达标社区行列的“社区就业工程”工作目标。为保证社区就业工程的有效开展,市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了对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之中,并专项注入经费800多万元。各街道、社区也把社区就业工程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援助。

目前,这项工程已成为沈阳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沈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4年,全市通过社区就业工程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8万人。今年1-10月份,沈阳市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就业登记制度、失业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和就业实名制月报制度,加强了对灵活就业和稳定性就业进行分类和动态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社区就业8.7万人。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杰明

增加社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比例

目前,广州市有超过50万退休职工领取养老金,每月约需5亿元,全年需60亿,现在历年收支结余约80亿,刚好符合国家今年要求的社会保险参保人个人账户做实5%的要求,但如果国家要求进一步提高做实个人账户比例,加上现正处于退休人员增长较快的时期,今后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需要量还会持续增长,广州市的社保金负担压力很大。

因此,要破解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基金收不抵支的难题,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得力举措,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尽快形成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的财政拨款增长机制。同时规范缴费工资基数,发行特种国债,专门用于社会保险改革,将养老保险的历史重担和未来几年内必然出现的增长压力,分散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发行特种债券、征收特种税、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

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是大数法则,统筹互济,如果没有覆盖全社会的“面”,没有包容所有劳动者的“群”,就无法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因此,今后要根据经济成分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确定社保扩面方向和重点,及时把外商投资企业、新兴行业、多种经济成分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纳入覆盖范围,实现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同时解决好提高经济效益和做好社会保障之间的结合问题,既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收入和高效使用,又避免企业负担过重,影响投资发展。

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包国华

社会化管理“待遇不降服务更优”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市按照“待遇不降、服务更优”的总体要求,夯实基础、创新举措,退休人员有关待遇得到落实和改善,管理服务日益优化和完善。

我们健全完善了管理服务网络,普遍建立了联谊会、自治会、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退休人员组织,引导他们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社区服务工作;做好重大节日、大病探望和孤寡、特困、高龄、残疾、独居等各类特殊困难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主动上门关心,加强沟通联系,深入掌握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救助帮扶;制定倾斜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中介为退休人员提供各种无偿、低偿的居家服务;我们还把为困难和生活不便老人的公益性服务纳入公益性就业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为退休人员服务,实现“一岗解两难”。

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副处长张咏刚

进一步探索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劳动合同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我们考虑,一是在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范围上,应实行全员化,特别是对于临时用工和农民季节性用工也应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对签订劳动合同主体资格的定义,应明确企业以法人为签订人,在出具营业执照的同时,还应出具法人执照;三是规范非全日制、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中止问题。对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小时工资的标准;对劳动派遣要在签订协议的同时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中止应明确责任,并加大对权利、义务及应负担的责任的条款;四是对商业秘密中竞争行业的禁止条款要加强规范,从事商业秘密的人员调转前,应在本单位提前一年调离涉密岗位,调转后三年内不得从事同一竞争行业的同一工作;五是对分立、合并的企业处理劳动关系时,应在变更或重新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将原合同的权利、义务由新的当事人全部承担,新合同除体现当事人双方的用工关系外,还应保持与原合同的连续性。对破产、解散、撤销时劳动合同的终止,要按相关法律明确经济补偿的标准和年限;六是对开除、除名等行政处理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方式都是行政手段,从法律角度讲,应与其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手续;七是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形式,我们建议统一使用规范格式的书面合同,不宜采取口头等其它无法认定的形式。

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平均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

西安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总体上说,西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体上呈现出行动快、步子大、机制活、政策全、措施硬、工作实、效果好的势头。但同时,全市技术工人队伍仍然存在着高技能人才比例低、高技能人才严重老化、高技能人才学历低的现状。

我们认为,要改变高技能人才的现状,除了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外,还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多方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从国债资金、教育费附加、职业教育经费和市人才培养基金等多种资金渠道,筹集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表彰、交流和技能人才基地的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的改善更新等项工作。同时,要规范培训机构的收费办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的高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从地方再就业培训经费中给予补贴。

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张济滨

创新推动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劳动保障平台是适应劳动管理社会化、退养管理社区化新形势,依托街道办建立的就业和保障服务网络。

作为新生事物,平台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首先,创建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建之初,市财政局发挥参与管理职能,会同劳动保障部门深入全市每一个街道、镇进行调研,提出了“统筹布局、完善功能、高效运作”以及“建立统一平台、落实工作职责、构建信息网络”等一系列指导性和建设性意见,全力推进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其次,平台必须靠创新来推动发展。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岗位少的矛盾,槐荫区中大办事处昆仑街社区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由最初的3人家政服务社发展成为槐荫昆仑阳光就业股份有限公司,使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都有活干、有收入。针对退休人员死亡后补助金及遗产易发生纠纷的问题,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率先采用召集所有家庭成员签订补助金发放协议书的形式进行规范,有效地预防了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