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候鸟式的农民工又迎来了返乡高峰,一票难求的尴尬局面再次出现。尽管今年火车票实名购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人们可以通过电话订票、网上订票和火车站代售点的售票三种渠道购买火车票,但是,对于农民工而言,提前12天、不用出门、通过网络或电话就可以预定火车票的便捷方式真的有效么?
事实证明,电话订票就算打通了也基本上都提示没有余票。那么,网络购票呢?且不说网上订票又要注册、又要通过网上银行,手续繁杂。单是网上售票系统登录就已非常困难,更何况网站网速慢、购票时间长、余票不能查询、网络因访问量大而瘫痪、扣钱不出票、身份被抢注等各种问题还频频出现。这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那些完全不会电脑、不懂上网的传统农民工来说,更是两眼一抹黑。
客观地说,网络购票是今年春运的一个最大亮点。好多事的确是万事开头难,不过,还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用去车站排队买票了。据铁道部统计,1月2日,铁道部门共发售车票603.7万张,当天旅客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成功订票160万张,占铁道部门总售票量的26.5%。实际上,火车票网购整体的推进,从去年的6月1日刚开始在高铁实行,半年的时间就全面推开了,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铁路部门采取增加带宽等相应的措施,网络订票将会变得越来越便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包括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网上订票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完全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农村金融领域也是如此:网上金融服务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之时曾经提出:“美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上网,在我正式担任总统后,我将力争为每个孩子提供这个机会。”套用他的话说,中国每个农民都应该有机会上网,政府和社会应力争为每个农民提供这个机会。对于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也要力争让每个农民像城里人一样,有机会享受到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这才是当前值得努力的方向。
当前,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以信息化手段带动银行业务发展、驱动业务创新,已成为中国金融界共同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客户的流动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加强以信息网络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手段建设,同时以信息化为龙头,展开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网络服务能力,既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传统的金融知识和服务难以贴近广大农民兄弟,客观上造成了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目前农村金融信息化服务与产品的宣传模式主要限于柜面的介绍与营销,缺乏宣传主动性,而农村广大群众受交通、网络、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对金融信息化知识了解甚少,对各类信息化平台和电子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与操作程序掌握度较低,农民普遍缺乏信息化意识。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承载者,必须用信息化知识来武装农民,才能使农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有所依托,农村金融机构的电子化、信息化探索才真正能够产生价值。
近年来,通过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等重大工程,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目前,中国平均每100个农民家庭拥有96部手机,基本实现了每户有一部手机;99%的乡镇能上互联网,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络;12316新农村热线、农民信箱、“三农”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涌现,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数字生活”。值此契机,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正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我们不妨看看这个例子:去年年底,农行辽宁葫芦岛分行与葫芦岛市有关部门、中国移动葫芦岛分公司共同完成了葫芦岛市500家“农家店”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农家店的信息化系统增加了农家店管理功能,实现了内外部供应链的信息及财务数据交换,除了拓展商业服务以外,还拓展了金融服务和通信服务,开通了刷卡消费功能、助农取款服务功能、信贷融资服务功能,并将适农通信业务纳入农家店经营范围,增加了电话入网、话费代收、数据业务办理、定制终端销售等服务。这就很容易让人有了一个想象空间:我国农村的未来,应该是一种让农村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三流”合一、农民朋友可以享受到信息化时代种种便利与好处的发展趋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