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任务,侨务工作的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侨务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科学化”将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侨务工作的新理念。侨务工作要切实服务科学发展,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方向
1. 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新世纪新阶段,侨务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的要求,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新时期提升侨务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坚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基本原则,坚持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工作目标,为实现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做出新贡献,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创新成绩。
2. 要以实现“两个服务”的有机统一为要求,明确侨务工作的基本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上海侨务工作,要按照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围绕我党三大历史任务及上海“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努力为侨服务和为大局服务。要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后续效应,着力提升侨务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水平;着力发挥侨界侨胞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拓展海外联谊、引导、服务渠道;着力推进华文教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着力加强侨法宣传,提升依法行政为侨服务的水平;着力深化理论研究,推动侨务工作的实践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侨务工作新局面。
二、以科学发展为原则,推动侨务工作的不断创新
侨务工作的规律表明,侨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重心转移,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配套。在科学化理念下,侨务工作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原则。
1. 要适应“三情”变化,创新侨务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首先,工作的重点对象需要整合。新世纪新阶段,海外华社的结构变化,要求侨务工作的重点要从以老华侨华人为主转向以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和老华侨华人并重,从传统的侨团为主转向传统侨团和新华侨华人社团并举。就上海而言,国内侨务工作的重心还应该根据早期归侨数量减少,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数量日益增加的趋势,将工作对象的重心逐步转移至新华侨华人群体。其次,工作的内容和重心需要调整。针对新侨人数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和海外分布更加广泛的特点,侨务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海外工作的力度, 拓展到一切有侨胞的地方,把亲情延伸到侨胞工作的各个领域。上海侨务工作要根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围绕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将侨务引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根据国外侨务工作的主导地位,从落实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在国内合法权益,向依法护侨与关心维护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的正当合法权益相结合转变;根据国家新阶段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将“引进来”发挥海外侨胞作用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发挥侨胞作用相结合转变。其三,工作的方法和机制需要创新。进入新世纪以后,侨务工作的方法尤其是资源涵养的方法渐渐由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后要向精细化发展,并根据华裔新生代群体的特点及个性化需求,推动他们融家乡发展与实践个人事业发展于一体。要针对侨务资源突破地域界限、重新组合的趋势,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和创新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举措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使侨务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10年,上海人口城镇化与人口郊迁化将同时推进,人口老龄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不仅会引发人口结构的重构,也会引发民众对政府服务需求的变化,上海侨务工作必须依据城市化的进程,创新侨务工作的机制,动态掌握变化的侨情信息,妥善处理好侨界人士在城市变迁中的矛盾,更好地贯彻党的侨务工作十六字方针。
2. 要立足区域特点,确定侨务工作的重点发展领域。就上海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及国际大都市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上海市政府侨务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的工作:其一,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将招贤纳才作为服务大局的重点。根据《国务院侨办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2008-2010)》的要求,市区联动,深入实施“海星工程”,加强与海外专业社团的联系,深化“相聚上海、共谋发展”品牌活动,扩大“张江华侨华人人才创业系列活动”的影响力,以举办“华侨华人创业培训班”为载体,进一步招贤纳才;加强与海外专业社团的联系,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侨务引资引智中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沪投资创业;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联系,成立海外华侨华人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智库作用;拓展高校侨务工作,挖掘高校海外“校友会”人才资源,鼓励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其二,切实关注民生,把构建侨益保护和助侨机制成为服务侨胞的重点。重点加大侨法宣传的力度,在全社会树立爱侨护侨的氛围,优化维权环境,使涉侨部门紧密配合落实“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密切关注工作对象需求的变化,增强服务能力,重点做好海外新华侨华人尤其是留学生在国内眷属的服务工作,构建“空巢家庭”的精神生活关爱机制;重点关注在沪创业发展的新华侨华人群体的排忧解难工作,研究建立生活困难、创业破产的社会救助机制,形成侨界内外共同帮困互助的机制;高度重视海外侨胞的利益保护,利用信息网络及联系渠道为其开展力所能及的服务。其三,重视政策研究,破解侨务工作的发展瓶颈。近年来,经过上海市政府侨务部门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华侨在沪参加社会保险的资格、涉侨经济纠纷处理的协调机制、华侨子女在国内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国民待遇等问题,已从政策法规层面解决,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较好的实施。新形势下,应根据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现实需求,确定本市侨务政策法规工作的研究重点。其四,强化服务的职能和自身建设,提升侨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积极做好《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后的宣传和实施;加快推进社区侨务“三依托”工作,深化社区侨务工作机制;重视国外侨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侨团联谊机制的建设,与海外部分社团建立重点联系。广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不懈努力;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加强侨务理论研究,推动侨务实践创新;推动基层侨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侨务信息化进程。
三、以科学制度为保障,提升侨务部门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侨务工作制度化是侨务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制度,既是提高侨务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侨务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坚持以科学制度为保障,就上海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的贯彻实施,启动《上海市华侨捐赠条例》的立法修订,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进一步树立“大侨务”的理念,完善涉侨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积极营造社会、社区、社团广泛合作,社区、校区、园区积极联动的良好局面,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和支持侨务工作。其次,要完善调查研究的制度和机制。领导干部要深入了解侨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改进工作,让侨界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中国腾飞和成功举办世博的成果。要高度重视基层街道社区和机构基层一线的工作,高度重视侨界社团的引导和发挥作用,延长工作手臂,沟通凝聚群众,切实了解侨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需,真正为侨服务到位。其三,要切实加强基层机构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层侨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对侨务工作的宣传,提高对侨务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努力帮助基层侨办解决人手少、兼职多、经费不足等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要建立和完善侨务部门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做好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真正提高侨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四、以科学方法为路径,提升侨务工作科学化的效率和效能
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侨务工作,既要继承发扬各级政府侨务部门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侨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也要结合新的实际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同时,也应当探索运用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不断提高侨务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
(本文摘自国侨办2009-2010年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