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晓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实践探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脱离业务工作谈廉政风险以致形成“两张皮”的现象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解决“两张皮”问题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社科院“反腐蓝皮书”调研组在对吉林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行的专题调研发现,吉林省就促进廉政建设与效能建设互促双赢作了大量有益探索。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反腐蓝皮书”调研组吉林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王红艳介绍,吉林省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时,突破了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将“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引入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清晰地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强力推进的脉络。
据了解,吉林省推进试点地区和试点部门效能政府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互促双赢,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具体做法和安排各有特色。比如,吉林市追求的是“以廉促勤”的联动效应,在全市部署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长春市则明确提出要“推进反腐倡廉和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廉政、效能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从各地和各部门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的情况来看,吉林省现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效能建设主导模式,即强调从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方向破题的模式;另一种是廉政建设主导模式,即着力从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预警方向破题的模式。”王红艳说。
王红艳进一步分析,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设计来看,吉林省的两种探索模式破题方向不同,实践路径相异,效能建设主导模式侧重于通过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模式重于通过加强领导干部廉政预警工作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效能政府建设,这两种模式追求的都是政府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的互促双赢,在核心设计上还有不少相同之处,表现出以下特点:
形成廉政防控的领导机制。吉林省委、省政府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省纪委着力推进实施,各地区、各部门有序展开,并对此明确指出,党委党组书记是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要具体管。
教育先行。例如,吉林市纪委曾举办了廉政风险防控培训班,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108人参加了学习。培训班紧密联系实际设置了三个专题,每个专题穿插播放电视专题片和经验交流。
注重督查考评。为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保质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了督查考评。比如,吉林市就曾组成7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和市直试点单位进行了专项督查,市纪委召开常委会,听取了督查情况汇报。
以加强风险防控为主题。上述两种模式都坚持主动预防、关口前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发生的动机,减少腐败发生的环境,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实现治乱提效和爱护党员干部的双重目的。
处理好权力基本问题。吉林省紧紧抓住权力这个关键不放松,围绕权力授予、权力分配、权力运用、权力制约和权力的监督几个环节做文章,取消没有法律依据设置的权力,整合归并交叉重叠的权力,适度分解过于集中的权力,规范权力乱作为现象,覆盖没有制约和监督不到位的盲区,从而使职能部门建立起了一套“权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工作机制,领导班子之间形成了一套“授权有据、集权有道、分权有序、用权有度、制权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
强化流程管理。效能建设从加强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入手,廉政建设从加强廉政风险预警的管理入手。比如,吉林省人社厅实施预警防控、全程防控、重点防控和公开防控相结合,对权力运行的整个流程进行有重点、有措施的监控。
制度建设为保障。例如,长春市提出要建立起“人人有准则、事事有遵循、处处有章法”的内部控制机制。该市参加第一批试点的34个部门,一共制定防控措施6450条,健全完善相关制度1016项。
建设科技支撑平台。例如,吉林市建立了行政效能投诉动态评价管理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当地国土资源局率先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建立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使有偿使用建设用地审批,划拨建设用地审批,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租赁用地审批,临时用地审批、采矿权申请、采矿权变更、采矿权转让等项审批权力均实行网上审批,确保了审批过程公开透明。
“吉林省的实践表明,实现廉政风险和业务风险同步防范,解决政府职能行使与廉政建设‘两张皮’问题,是完全可能的;要解决‘两张皮’问题,必须要有‘一盘棋’的谋略和部署,将推动效能建设与廉政建设的互促双赢设定为目标;要推动效能建设与廉政建设的互促双赢,必须坚持以处理好权力问题为主线,以强化流程管理为手段,以建设科技平台为支撑。”王红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