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降低广州市民宽带上网成本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5年企业网速100兆家庭30兆 “智慧广州”体系2020年基本形成

本报讯(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刘时良)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吴奇泽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将用5年时间构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成为“智慧广东”建设示范城市,2020年,智慧广州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智慧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网络普及率

预计将达80%以上

吴奇泽说,“智慧广州”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市民需求,从市民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方面实现市民“智慧”。

“首先,市民可随时随地享受到高速便捷、低价优质的网络服务。2015年,广州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80%以上,企业平均接入带宽网速达到100Mb/s,家庭平均接入带宽网速达到30Mb/s,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突破30万个。90%以上的市民将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

在免费无线上网的覆盖方面,去年12月底,广州市41个重点区域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其中包括白云机场、火车站、广州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和政府办事大厅以及北京路、白云山等旅游景点和多家医院。今年1月,又新增了31个重点交通站场WIFI服务的免费开放,服务时间将持续到今年3月31日。

吴奇泽说,广州将加快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在全市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全覆盖,不断降低市民宽带上网成本。

九成多行政许可审批

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

吴奇泽说,“智慧广州”的建设还包括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和办理公共事务。“今后,市民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网络问政平台、社会保障卡、市民网页等载体,以及电话热线、自助终端、移动终端和数字电视终端等渠道参与公共事务,80%以上的成年居民和企业拥有个性化政府服务网页,拥有相应的云存储空间,90%以上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

随着“智慧广州”的建设,市民出行将更快捷,就医更方便,学习更轻松,饮食更放心。他说,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信息服务将“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所想所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将实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卡通行;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将跟踪个人一生健康状态,预约挂号和远程医疗服务将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智慧教育将整合共享全市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为市民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食品安全溯源工程将使市民吃上“放心肉”,实现食品从 “农场”到“餐桌”的全流程监控。此外,通过智慧生活行动,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社区等示范工程以及智能水网、智能环境等,将为市民营造智慧的生活环境和生态友好型的人居环境。

五个1示范工程建设启动

一页

市民网页汇聚服务。目前已建成超过156.5万个市民网页,提供交通违章、社会保险、公积金、水费、电费、燃气费、移动话费、电信话费等 8 大类民生信息订阅服务,提供143项事项网上办理、300余项事项办事结果查询、180多项办事结果主动推送服务,并加紧推进在食品药品、医疗、卫生、文化、住房、信贷等领域的应用。

一库

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汇聚信息。已建成包括自然人、企业法人在内的数据库,接入45个政府部门,开展10个专题应用。目前已启动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前期规划工作。平台将汇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感知信息的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

一卡

社会保障市民卡汇聚服务。目前已发放160万张,实现劳动保障、民政、卫生、交通、公积金、文化休闲等6个业务领域9项应用。目前正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市民卡加载金融功能工作,实现社会保障卡、市民卡、银行卡的三卡合一,已在越秀、海珠、番禺、天河等区启动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受理。

一台


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汇聚应用。电子政务平台现已支撑市政府门户网站、社会保障卡、市民邮箱、市民网页、数字证书、市民网上服务中心、企业网上办事大厅等公共服务,并有望实现一次认证、一站通行。

一城

“一城”(天河智慧城)汇聚示范。天河区是广州市的新城市中心,具有以CBD为基础、以ITD(即信息技术圈)为依托的“双圈”结构。智慧广州的示范应用将在天河进行先行先试,再向全市推广。广州还将着力推进南沙智慧岛、中新知识城智慧城市和北部山区镇的智慧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