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信息化 商业智能是系统整合的重点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8年,我国宣布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其中有2万多亿元投向了交通领域。巨额投资带来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同时,也会为信息化带来巨大的机遇。
  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在“十一五”期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小高潮,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都制订了相应的信息化规划,并且形成了“以国家公共信息设施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在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交通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生产、安全与效益等方面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带动交通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总体而言,交通行业在我国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计世资讯研究认为,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目前主要在进行业务系统的建设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仍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这些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进行集团财务、决策支持等管理系统的建设,即非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二是进行不同系统间的整合。计世资讯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交通行业信息化的重点将从系统建设转向系统整合及信息的挖掘利用(即商业智能的建设)。预计到2013年左右,交通行业信息化将步入成熟期。
  研究同时表明,在交通行业信息化中,铁路和民航是未来的投资重点。根据计世资讯的调查,2008年铁路行业延续了近2至3年来,IT投入快速增长的局面,与2007年相比增长35%,达到41亿元。铁路近几年的基础建设呈跨越式发展,铁路新干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等的建设大量出现,也带动了很多IT新项目的建设以及IT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2009年铁路信息化将新增一些重要系统,如客运专线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系统和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值得注意的是,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铁路的重要载体,将是近几年铁路信息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课题,并将逐渐在一些路段进行试点推广。
  和铁路调整增长相反,计世资讯的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中国民航业信息化投资总额相比2007年的增幅有了显着回落。增幅趋缓的原因之一是,航空公司的亏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民航业信息化的总体投入。
  根据预测,2009年中国民航业信息化投入总额相对2008年将增长6.3%,达到87.7亿元,国家对机场建设的投资成为民航业信息化主要增长动力。这其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干线机场,以及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支线机场,将成为2009年民航业信息化投资的主要拉动因素。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发布国(境)外产业信息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产业振兴规划要求以及部领导关于“为我国企业提供国外产业信息,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信息”的指示,经研究,选定你单位开展国(境)外产业信息收集试点,所收集的信息将在商务部政府网站主站和你单位子站发布。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收集信息的内容
  (一)根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纺织、钢铁、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石化、物流、有色金属等产业的振兴规划要求,请你单位重点搜集驻在国(地区)在发展上述产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我可借鉴、学习的经验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技术创新等有益的信息,同时做好驻在国(地区)其他特色产业信息的收集工作。
  (二)高科技产业信息和与驻在国(地区)双边可开展高技术领域合作的项目信息。
  二、信息发布方式
  开展试点的驻外经商机构子站分别设立“产业技术”栏目,集中发布驻在国(地区)产业信息,并在商务部网站主站“国(境)外产业信息”专题中同步发布。
  三、部内工作分工
  (一)商务部办公厅负责根据信息收集情况,整理上报其中重要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
  (二)商务部产业司、产业损害调查局负责结合产业振兴规划和产业现状,对你单位信息收集工作予以指导;
  (三)商务部信息化司负责在网站上开设相关栏目,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四)报刊总社负责宣传报道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试点单位所收集的信息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信息内容完整、及时、准确,信息收集工作要做到常态化。各试点单位产业信息收集工作完成情况将列为驻外经商参处子站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境)外产业信息收集试点工作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施行。

  商务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七日